胶山旧事 | 名相遗迹“李公桥”
▲湛岘山
▲湛岘山李纲庐墓处遗址
无锡先贤、宋代名相李纲在锡地留下诸多遗迹,久已失佚的舜柯山余脉钱桥湛岘山李纲庐墓处及李纲手植大松坡遗址已明朗,长安大李墅李纲故里也已确定,胶山寺李纲读书地古来无疑,梁溪居尽管无从稽考却也已在梁溪河畔新建落成,惠山寺金莲桥虽有李纲所建传说但从无史籍记载,并因而影响金莲桥国保认定。那么名相李纲在无锡遗址遗迹追寻认定是否就尘埃落定了呢?
一,偶然发现
今年炎夏八月初的一天,宅居无事,偶读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华湛恩著《锡金志外》,却是应了古人“开卷有益”、“无心插柳”,一下子书中两条记载吸引了我。
▲《锡金志外》
第一条,雍正间招义乡百岁老人陆昌运“昇平人瑞百岁坊”的记载,解开了以前的一个谜团,第二天即去洛社章巷实地察看落实。陆昌运,字维周,陆氏七十一世,招义乡(洛社)戴章巷人,年百岁,雍正年钦赐昇平人瑞额旌之,坊仍存。另文详述。
▲雍正年招义乡(洛社)昇平人瑞百岁坊
▲百岁人瑞陆昌运像
紧接着,又是第二条“李公桥”记载。请看:“李公桥,在胶山西堠村,一小木桥耳,相传李忠定公所建,故名。按忠定尝以胶山寺为崇亲报德禅院,由此往胶山,因置桥以利涉,亦事所或有。后土人去桥筑坝,而仍置一板于上,曰李公故迹,不可忘也。”
▲《锡金志外》李公桥
李公桥,名相李纲所建,从没听说,问遍所有包括堠村安镇当地都无人知晓,这倒值得认真探究一番。
作者华湛恩(1788——1853),字孟超,号紫屏,别署沐云叟,金匮县荡口镇人,清嘉庆贡生,曾官安徽太和县学教谕。喜藏书,博览深究,尤擅史、地之学。著有《<纲目>志疑》,《华氏诗钞》、《黔游集》、《后汉三公年表》、《五代春秋志疑》等。华湛恩遍读前此各志,参稽往籍,深慨“邑志采访者非一人,秉笔非一手,不免阙漏讹误”,为补漏订讹以信今传后,于道光二十三年撰成《锡金志外》。名为“志外”,意为邑志外篇,以资异日重修邑志的参考。
虽然华湛恩所记,距李纲建“李公桥”年代,已相隔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有七百多年,但显然胶山堠村(安镇)当地口口相传确有这李纲所建“李公桥”。华对历史传说采信较严谨,从记载看华为此作过一番认真分析考证,一是分析其可信性。认为李丞相纲请朝廷改赐胶山寺为奉先世祀崇亲报德禅院,从无锡走驿道或水道到堠村,上胶山遇河浜无桥梁要绕道颇为不便,故于河浜上筑桥通往胶山的道路,又极大的方便堠村周边乡民出行,实是造福百姓的一大善举,真实可信。二是实地确认“李公桥”实际位置。华非堠村安镇当地人士,实地访问确认“李公桥”确切位置。道光二十七年(1847),华湛恩本人绘制金匮县七区十三扇一百九十三图舆地全图,其中怀仁区下扇四四二图,在安镇十房桥西信义渎支浜上,华就清楚郑重地标有“李公桥”。可谓有图有真相。可惜到了现代,无锡这里无人问津,“李公桥”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护。
▲怀仁区下扇四四二图“李公桥”(古地图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再全面查阅无锡地方史料专著,又有更多新的发现。
清末抄本《锡金志补》,记载更确凿细致。“李公桥,宋相忠定李公纲建,在安镇西堠村。国朝雍正中为土豪毁灭。乾隆戊寅里人不忘名贤古迹,循古址修复之。”
▲《锡金志补》李公桥
民国二十年(1931)安荣光《胶山安黄氏宗谱》,则记有安经德《踏莎美人·喜复李公桥·用弹指词韵》:
“寂寞空山,飘零大树,当年相国曾游处。我来圯上手频招,犹望英雄人物再停桡。
废院观泉,荒祠听雨,独深凭吊和谁语。尘埋古迹任风潮,且喜重还仆射旧时桥。”(仆射:李纲建炎元年五月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并记:“桥在安镇西街跨信义渎支浜上,李忠定公所建,故名,相传'李公桥’也。国朝雍正中,缘有据支浜为鱼池者,妄自填塞桥门,作土坝往来,将桥毁灭,而里人口碑不磨也。今乾隆戊寅秋,里人发愤挑去土坝,东岸旧石堍尚完好,乃重整板桥焉。是役也,虽未能大为修整,而克复先贤旧迹亦一快事,爰题词识之。”说明至少晚至民国时期,李纲所建“李公桥”,安镇当地士民中仍有流传。
▲安经德《喜复李公桥》
安经德,字诵芬,号仙岩,胶山安氏十二世,安国七世孙(安国正德五年重建胶山李忠定公祠),清无锡堠村(安镇)人,著有《胶山吟》、《余余小草》等。按安氏所记,“李公桥”,清雍正中(1729),土豪将河浜作养鱼塘,毁桥填土作坝。乾隆戊寅(1758)秋,里人挖去土坝,东岸石墩仍完好,重建复古迹板桥。安经德参与重建“李公桥”盛事并欣然题词庆贺。安还分别于乾隆癸巳(1773)和乾隆庚子(1780)倡里人重修安镇文成桥和善庆桥,此两桥原均为其七世祖安国所建。(《锡金志补》记“喜复李公桥”词为安经言作,“言”应为“德”之误,本文从《胶山安黄氏宗谱》安经德作)
▲安国墓
二,寻访古址
有《锡金志外》、《锡金志补》、《胶山安黄氏宗谱》等互相印证成链的地方史料为凭,自然跃跃欲试生起寻访这“李公桥”故址的念头。
先是确认“西堠村”。“西堠村”就是现今安镇西街。康熙《无锡县志》记:“堠村,相传为南唐设堠之地。”堠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明正嘉年间,胶山安氏五世安国,字民泰,别号桂坡,居堠村,置田号称千顷,为一邑巨富,后世子裔昌盛,遂称安镇。民国初地图简写为“西侯村”,解放后到今为“安西村”。元代谢应芳《龟巢稿》“谢徐伯枢兄弟胶山下墓田”诗有:“东胶山有牛眠地,西堠村连走马塘。”安镇街枕信义渎而建,康熙《无锡县志》记,信义渎,东连芙蓉塘河,芙蓉塘河中连走马塘。况且《胶山安黄氏宗谱》明确记西堠村“李公桥”在安镇西街,西堠村位置确定无疑。
▲民国初安镇地图
其次是将古今道光年、民国、现今地图相对照,确定西堠村即安西村的“李公桥”的原址位置范围,即是在南到信义渎,北到小大房村、药师庵,东到小八房(巷)、大许巷村,西到安西村十房桥的区域,从现今地图看,大致在建设中的吾悦广场范围内。
三是实地踏勘寻访。事先有李氏先遣已去胶山安镇当地摸底,反馈信息说,胶山周边的李家桥村,原土坝上有小木桥;以及李家湾村有李家桥。但此二桥都在胶山北面,明显与古籍及古图记载不符。
▲李家桥村小木桥原址(胶山北)
初秋九月二十四日,偕无锡李纲后裔两位李氏同人,按图索骥,正式走上寻访征途。循着史籍及古今地图资料,西堠村即安镇西街的安西村。西堠村前东连芙蓉塘河和走马塘的信义渎仍在。十房桥(现硕房桥),小八巷(原小八房),小大房村,大许巷(现许更上)等均有旧迹。首站来到熟悉中的京沪高铁无锡东站北广场(本人原为老铁路),过信义渎,从北岸按顺时针方向,过小八巷桥,到小大房村,许更上等访问旧宅老者。与沿途村民一说起古“李公桥”大致情形,小大房村一位老先生即告知,原跨大河南北向的十房桥,西面有通到我们小大房村的支河浜,支河浜口原有东西向的石板桥。那里北面是原有药师庵【《胶山安黄氏宗谱》记,药师庵顺治乙酉(1645)建】。老先生指着宅子前面说,现支河浜已填没,那石板桥也已拆,具体可到十房桥西街那里去打听,那里还有老宅老人在。老先生之说,与历史情况相符,“李公桥”在我们脑子里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信义渎
▲走马塘
按照指引来到现硕房桥的安镇西街(安西村),见场上有几位村妇,一说来意,一位热心的村妇即将我们引到其家中父亲强老先生处,强年已八旬,记忆力好,熟知安西村历史情况。其介绍,现在的所谓“硕房桥”,原来就是称“十房桥”,前些年造新桥时嫌“十房”不雅,改为“硕房”。原“十房桥”要在现在新桥的西面一点。“十房桥”西面,原是有条通到小大房村为止的小河浜,河口有二块石板的小石桥,就在我们这里西街向西延伸处,现围在建筑工地围栏内。强老先生还告诉我们,其家门口河边,原立有四柱牌坊,左边有两个老河滩码头。
▲安镇西街强老先生(中)
▲硕(十)房桥
▲古码头
▲道光二十七年地图(古地图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强老先生所述的小石板桥方位地址与古地图“李公桥”位置完全吻合,遗憾的是受围档所阻,无法到那小石桥原址去实地察看凭吊。比对分析强老先生所描述的这座桥名久已失佚,但当地人所皆知的小石桥,判断即应就是为乾隆戊寅(1758)所重建的古“李公桥”无疑。
▲安镇西街“李公桥”原址示意图
▲原“李公桥”模拟图
告别强老先生,看着古码头,站在现硕房桥堍,面北眺望近处清晰可见的苍翠欲滴宛如翠屏的胶山,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我仿佛看到,当年的一代名相,轻车简从,从这里的码头上岸,跨过新建的“李公桥”,策杖翻过胶山,重回少时读书地,上胶山寺崇亲报德禅院,进香叩首祭祀双亲;一路还在默默地沉思,担忧宋室和家国的安危,还在深深地思虑着保疆御土、救国安民的良策!
▲胶山寺
期望我们无锡当地能认真发掘保护安镇“李公桥”这一名贤古迹。倘若能在建设中的广场,开溪筑桥题名,再现重复“李公桥”的盛举,这自然不失为是一桩提升无锡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无锡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