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一:健身静坐法
读者须知
编者按:本书虽已收集多种较显浅之丹经及练功问答,作为学者修炼入门之用,然入手方法尚嫌简略,初学之士欲习打坐,恐仍不免茫然。故选取徐真一氏所著入手方法一种,作为附录。此功较为详明,可为初学楷则。学者以此印证丹经,自可入门。
——本文摘自《丹功入门指要》
原 理
人生之根本
人之初生,由女子之卵细胞,与男子之精细胞,结合而成胎。胎在母体中,其初生也,一端为胎儿,一端为胞衣,而中间联以脐带。孕育十月,至脱胎以后,而脐带方落。以此推之,可知人类胎生之始,必始于脐。脐即为其根本,培养此根本,当以心意之作用为之。静坐者,即使吾心意凝聚之灵力,以影响生理也。
人生之根本在脐。往古有道之士,盖早知之,故有修养丹田之法。丹田者,亦名气海,在脐下腹部也。悲哉世俗之人,不知反求其根本,而安定其身心,终日营营,神明憧扰,致心性失其和平,官骸不能从令,疾病灾厄,于焉乘之。殊可悯已!静坐之法,浅言之,乃凝集吾之心意,注于脐下之一点,使之安定。行持既久,由勉强几于自然,于是全身细胞,悉皆听命,烦恼不生,悦译无量。儒家之主静,老氏之抱一,佛家之禅定,命名各异,究其实,无非求身心之安定而已。
静坐与心理之关系
人身有肉体与精神两方面,而其不可思议处,多在精神方面。概而论之,其例实多。愧耻内蕴,则颜为之赤。忧愁终夜,则发为之白。此精神之影响于形体一也。愉快时,则五官之所见所闻皆美,悲哀时则否。此精神之影响于形体二也。快感起时,则食欲增进,不快之时,则食欲减少。此精神之影响于肠胃也。忿怒嫉妒等不正感情起时,能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发生毒素。此精神之影响于血液也。至若催眠术之利用暗示,使被术者执炽热之火箸,而告之曰:“不热”,执者即不觉其苦,并肌肤不变者,其例又不胜枚举也。精神之能左右肉体,从可知矣。
世人不知此义,心战于内,物诱于外,全体精神,既妄想颠倒,涣散而不统一,不能宰制肉体,于是肉体则徇种种嗜好,戕贼其生机。心与形日离,遂生百病,共且夭折,比比然也。静坐者,能萃全身精神而统于一,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自然体气和平,却病延年。一者何,即神气混融,身心安定也。
静坐中身心安定之现象
身心之安定,前既言之。然静坐时如何现象,不可不一述。身心安定之内界,体气和平,无思无虑,心意寂然,注于一点,如皓月悬空,洁净无滓。吕新吾曰:“静定中境界,与六合一般大,里面空空寂寂,无一个事物。”是为身心安定之内象,惟静坐可以得之,其妙有不可言喻者。
方 法
静坐之方法,确两大要件:一为姿势;二为调息。此即入门之关键。今依次说明于下:
静坐前后应注意事项
一、备静室一间,或就卧室,开窗阖户,不使他人来扰。
二、制软厚之褥垫,备久坐之用,或用被毯折叠代替亦可。
三、入坐前宽衣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
四、平直其身,端正就坐。
五、静坐毕,宜慢慢张眼,抚摩上下腹及舒放手足,切勿匆遽。如身热有汗,必埃热退后,始可见风。
静坐时之两足
一、盘足而坐。既以左脚加于右股之上,复以右脚互加于左股之上,称为双盘膝。初学者不易仿效,年龄较长学之更难,不必勉强。
二、盘对或以左脚加于右股之上,或以右脚加于左股之上,均可随意。右式称为单盘膝。初学者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惟须注意姿势端直,身不倾斜,其功效相同。
三、以右脚置于左股下,复以左脚置于右股下,两小腿向后成交叉形。右式称为下盘膝。如因年老,筋骨较硬,单盘亦不易办到,可用下盘膝,其功效亦同。
四、无论双盘单盘或下盘,三种坐姿,均须于臀部处,用软褥垫高四五分,使比腿部略高,以免腰部弯曲。
五、初习盘足时,必觉麻木,可忍耐之,久则渐至自然。
六、麻木不能忍者,可上下交换其足,如再不能忍,则暂弛之,待麻木既去,再返坐。
七、如能十分忍耐,任其极端麻木,则麻木之后,自然能恢复原状。若经过此阶段者,盘坐时即永不再麻木矣。
静坐时之胸部,臀部、腹部
一、胸部宜顺其自然,微微向前,使气易下降,惟不可使腰弯曲,形如新月,反致阻碍气机。
二、胸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脊骨之形,本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故坐时臀部宜凸出,然不可有意用力外凸,循其自然之姿势可也。
三、腹之下部宜镇定。镇定下腹,即所以安定身心,然非有意运力入腹,乃集中心意于下腹部,即所谓脐下丹田,使心平息和,而身心自易安定矣。
静坐时之两手
一、两手轻轻交握,贴于小腹之前,垂置小腿上。
二、交握之法,以一手轻握他手四指,两拇指结成交叉之形。三、或以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均各随意。四、两手交握垂下处所,各随人之肢体听宜,或在腹下,或在股上,不必一定。五、两手下垂及交握之指尖,当悉任自然,不宜些须着力。
静坐时之颜面、耳、目、口、津液及呼吸
一、头颈正直,面宜向前。
二、两耳宜如不闻,
三、眼宜轻闭。亦有主张两眼微开者,此名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者。
宜用此法。若不昏睡,以闭为宜,盖闭则心静也。四、口宜噤,舌抵上腭。五、口生津液,宜咽下。六、呼吸宜用鼻,不可开口。
静坐之心境
一、宜一切放下,勿起妄念。
不起妄念之法,即将诚意存于下丹田,极力遏止杂念,
用目内观,默默返照于下丹田一点(道经所谓有欲观窍)。丹田在脐下(注:即脐内)一寸三分之地位。但返照时,只须注意脐下一带。不必拘于尺寸。使意念照定此处不移,呼觉在此,吸觉在此,息息不离此点,使心与息相依,于是注意之点愈明显,则其他杂念愈伏藏。反复练习,妄念自渐渐消除,心境自能专一。心既专一,觉神不外驰时,则不必如前时之着意,只须顺其自然而寂照之(道经所谓无欲观妙)。前者因杂念纷起,所以要集中意志于一处,制伏杂念。现在杂念渐少,神不外驰,已由勉强臻于自然。此时则当顺其自然,使脑中的注意力愈轻松愈好。如有一分注意力,即有一分不自然。不自然,就不能到“无思无虑,心意寂然,如皓月悬空,浩净无滓”之妙境,但亦不可意散,如意散,中无一点诚意,则又落空也。由此轻松之寂照,自至无人无我,清静空寂之妙境。而此时身体,已于不知不觉中,逐渐转强,容光焕发,诸病全消矣。
二、初学静坐,往往因年龄愈长,妄念愈难消除、前返照丹田之法,如不易办到,宜改用观息法。
法以观随念至(即闭目以心意观想着息头,在鼻前去来),念在于息,观在于息。念随息之出入,念念依息,息息必观,观定不移,念头即住。念头即住,即不可过于着意,只要顺其自然,有意无意的,或知而不观即可。久久练脐下丹田,自较为易矣。
三、返照丹田,或用观息法,均可兼用数息法。
一吸为一息,自一息至五息,或至十息,自存一信念,在此五息或十息中,不得起其他杂念。如被他念来扰,则另从头数。务要一念到底,数完一遍,再接数多遍。待至纯熟后,可由十息增至二十息,逐渐增至百息皆可。直至心平气和,息微不可数,则可停数。至此念头即住矣。
四、静坐本可以消除疾病,增进健康,然此等要求愈病及健康之观念,亦宜屏弃勿思
五、静坐者宜如宗教家,具有信仰心,必坚定不移,继续行持,久乃大效。有效与否,全视信心。
六、在习坐初期,尚未生效前,应尽量减少房事,否则难期成效。至要至要。
七、关于阳生采取,以及其他细微等法,可参看本书其他各篇。
静坐之时间
一、静坐之功候,到极深时,应终日行、住、坐、卧,念兹在兹方可。然初习时,不可不规定时间,以早晨起床及晚间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否则每日至少必有一次静坐。
二、每日静坐之时间,固应愈长愈妙,然不必有意求长,当听其自然,能坐至三十分钟,日久继续不断,则其收效已不少矣。
三、事繁之人,每次静坐,以四十分钟为宜,能延长至一小时更妙。
四、时间不论早昼晚皆宜。若每日只能一次者,以早晨起床时为佳。
五、每晚就寝前,能做十五分钟或二十分钟之短时间静坐,亦颇有效。总之,以起床后之静坐为主,就寝前之都坐副之可也。
静坐之呼吸
一、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宜极静细,以静坐时自己亦不
闻其声为合度,初学者不可勉强,仍宜顺其自然呼吸。久久习之,呼吸自渐渐入细,出入极微,自己不觉不知,宛如无呼吸之状态。
二、能达无呼吸之状态,则无呼息无吸息。虽有呼吸器,
似无所用之,而气息仿佛从全身毛孔出入,至此乃达调息之极功,然初学者不可有意求之,须听其自然,至要。
静坐时腹内之震动
一、静坐日久,脐下丹田发现一种震动之现象,即为气足之证。
二、震动之前,必先觉脐下有一股热力,往来动荡。
三、热力动荡既久,忽然发生一种震动,能使全身皆震。斯时不可惊骇,当一任其自然。
四、震动之速度,及震动之久暂,人各不同,皆起于自然,不可强求,亦不可遏抑。
五、震动时宜以意(不可用力),引此动力自尾闾(臀后脊骨下端尽处,名尾闾)循背脊上行,而达于顶。复透过顶,自颜面徐徐下降胸部,而达脐下(自尾闾上行至下降胸部,非一时之事,或距震动后数月,或经年不定,阅者勿误会)。久之期此动力,自能上下升降,并可以意运之于全身,洋溢四达,虽指甲毛发之尖,亦能感之。斯时全体皆热,愉快异常,是即回复胎息之始基也。功夫至此,烦恼不生,悦怿无量,延年却病,更其余事耳。惟在学者之力行何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