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必备的游戏化思考能力

无论是身在互联网行业还是处于非互联网行业,我们都逐渐用产品思维的方式方法来打造我们销售的实物和服务。究其根本,主要是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延展出来的各种思考方式和方法论,让我们看到了在短时间内形成独角兽或者产生爆款的可能性。

而随着大量的产品不断被推出,我们也发现现在做东西确实很难,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确定我们做的是否正确,产品是否能够受到用户的欢迎。《模拟人生》的设计者埃米·乔·金在《产品游戏化》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她的游戏化思维帮助产品人拥有了一套方法论来打造受用户欢迎的产品。

尽管全书是围绕游戏的产品来给出了具体的策略,但是实际上对于做任何产品的工作人员都会有启发,因为书中有很多具体的工具和方法会启发读者代入到自己所做的产品当中。就如作者所说的“游戏化”思维,会让产品人通过面谈和总结工作中了解到事实真相,去关注用户的真正关切所在,这种方式就会要求产品人认真倾听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怎样的解决方案,并遵循一个科学的流程打造解决方案,这样就会与用户产生很强的联系,使得你的产品具有生命力。

游戏化思维是什么呢?

游戏化思维是一种打造特定产品的理论框架,这种产品让用户更加强大、博学和相互连接。和精益创业一样,游戏化思维是基于对设想的测试。和设计思维一样,是从一个问题领域开始(也就是待满足需求),在一个解决方案领域结束(你的产品如何满足这种需求)。

游戏化思维有5个步骤,对于一个做产品的人来说,每一个步骤当中的工具特别值得学习和在自己的工作中灵活运用。

步骤1:设想

通过明确你的产品创意来进行更聪明的实验,识别出你的高风险设想。

工具1:最小可行性产品画布

把这份最小可行性产品画布填写完毕之后,对着这份画布,就可以开始思考一下哪些设想是最需要进行测试的?为什么?哪些设想如果被证伪就可能酿成灾难?

工具2:一份简明扼要的产品战略

其实类似于一份电梯游说词,这是一份关于你想创造什么的清晰声明。模板是:

  • 我们在打造什么(简要描述你的产品概念)。

  • 我们在为谁打造(对产品需求迫切的核心用户)。

  • 这样你能(解决用户问题,满足用户渴望,瞄准用户痛点)。

这份产品战略会用早期用户来验证、被改进。

这两个工具在做任何产品的时候都是可以使用,即使针对B端用户推出的产品如果在开始设想阶段就按照这两个框架和模板进行思考,其实就会避免后期走弯路或者搭建出来无用的产品。

步骤2:共情

找到早期核心用户,他们对你的产品创意有热情,能够帮助你测试设想。

工具3:工作叙述

工作叙述是一种特殊的用户意见,它与用户第一人称视角区别开来,并遵循以下模式:

  • 什么时间——内部的、外部的或有一定条件的触发事件什么时候发生。

  • 我想要采取(行动)——为了更大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小行动。

  • 由此我能够(希望达成的结果)——价值主张或报酬。

工作叙述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它紧抓背景和目标,并且帮助你提炼研究数据,从而更好的打造产品。

举例:pinterest(一个图片分享类网社交网站)

当我为了孩子忙碌一天,终于能够有自己的时间时,

我想看一下有关我所渴望的家庭生活的漂亮图片,

这样我才能打起精神,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单调与乏味。

工作叙述是一座桥梁,桥梁的一端是问题,另一端是解决方案。为了打造这座桥梁,确保你基于研究得出的工作叙述能够在问题范畴内进行表达,也就是说在用户自身范畴内,而不要在你希望引导他们进入的解决方案范畴内。

非常好的一个工具,让我们在产品设计的开始就用用户的思维和语言去思考产品的价值,如果用简短的语言就能描述清楚,其实产品就成功了一半,更加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提出问题,去探询解决方案。

步骤3:设计

画出通往精通的路径图,也要画出把你的用户从菜鸟变成专家的学习进阶路径。

工具4:学习闭环

一个学习闭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一个可重复的、愉悦的活动,能被内部事件所触发。

  • 驱动学习和打造技能的反馈。

  • 通过再次使用产品时的触发事件获得进阶和进一步的投入。

黏性的、可重复的活动是核心学习闭环的最基本单位。当你着手打造最小可行性产品时,先围绕你的关键活动创造一个简单的闭环。

用户总是需要一个触发事件,自动自发的有驱动力不断的进行重复和愉悦的活动,这样用户就会产生黏性,产品就有可持续发展。

工具5:社交行为矩阵

作者用设计社交游戏的经验,识别出了在线环境里出现的4种行为:

一旦了解了核心用户群,就可以把社交行为矩阵当做一种分析工具。是什么驱动着你的用户?他们的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怎样的品质强化了他们的个性,并且使他们产生了认同感?

他们更倾向于竞争还是合作,热衷于自我表达还是探索?有一些普遍的行为,可以用来与4个象限对照。这些行为里,你的用户可以通过产品体验去采取哪些行为?匹配出来,你就能看到你的社交连接模式。

社交行为矩阵特别适合分析用户的动机,了解用户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可以把产品与用户进行匹配。就如作者所说,我们需要问一问自己:你的产品是如何与用户的目标产生关联的。如果的确有关联,则要加倍努力;如果没有关联,你就有事情要做了——要么重新定义你的目标用户,要么重新想一下你的设计。

步骤4:试玩

用超级粉丝的意见给你的创意画出原型,然后进行高价值的试玩,来证实你的设想。

工具6:简报

在测试对象看到过原型,并且与之进行互动后,你会花几分钟时间向他们进行一下简报,然后关注他们的反应和感觉。

问题1:习惯和触发事件。

你觉得自己在什么时候、什么时间会需要使用这款产品?在使用这款产品之前、之中和之后,你会做什么?

找出这款产品进入测试对象日常生活的切入点,挖掘能够驱动测试对象使用产品的习惯和情景触发事件。

问题2:喜欢和不喜欢。

对于这种体验,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没有对和错的问题,我们需要你直白、坦诚的观点。

找出产品体验中他们最喜欢的东西,甚至还要找出他们不喜欢的东西(这一点更重要)。要获取细节。看一下你是否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问题3:哪些东西我想要改进。

哪些东西可以为你改善体验?如果你有一根魔法棒,你想看到什么东西有所变化,从而真正地影响你在产品上的体验,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对于产品体验,问一下他们想要改进哪些东西。注意记录下所有他们拿来与你的产品体验进行对比的其他产品或者服务。这回告诉你,你的产品在他们的心目中,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通过简报进行总结,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准备好更新产品战略和设计。

步骤5:反馈

总结你所学习的知识和你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基于数据的下一步计划。

工具7:游戏化思维路线图

如果你想从零开始打造你的产品黏性,这套工具会告诉你在精通路径中该聚焦哪个阶段——从最小可行性产品到正式对外版,甚至更后面的阶段。

沿着横轴,你会看到4个阶段的精通路径,它可以指导你打造用户路径——从发现到启程、习惯打造,再到精通。

沿着纵轴,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产品初创者我们在创造之路上走到哪个阶段。

整个流程从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开始,开始时,要迭代并调试你的学习闭环。醉着你的产品成长与升级,定义启程系统,最优化你的正式对外版,最后与专家一起开发精通系统。

以上的步骤和其中的工具会很好的指导产品人去创造爆款的产品,就如作者所说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用一种不断迭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我们学习了这些工具和方法,不断的行动,不断的进行实验、犯错误、再迭代,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