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杠上了的人生,突然bingo了

与教练对话,不亦说乎?

通了!刷得一下,乐老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通了通了,这个问题我给5分!

我们全场都被她的热情所感染,也被她的天真的状态所打动,不禁笑了起来,通了,不应该给这好问题打个10分么?我身边Michael打趣说,她的满分就是5分。

这是上周末两天《与教练对话》的一个关于发问的练习。被教练者坐在中央,说出一个自己的困扰,环绕四周的“教练”们开始智慧地发问,教练者综合评估这个问题给自己的带来的唤醒和能量的层级,并给出分数。

作为打分的体验者,其实并没有给任何一个问题明确的回答,而练习者只是用开放式的问题,一次问一个,简洁有力不解释。很有趣的是,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的问出,被教练者有些慢慢豁然开朗,然后就如此,通了。

这让我再次相信,每个人都是OK的,这个教练原则。每个被教练者都带着答案,所以教练,不是给予,而是唤醒,只是每个人还没有和这个答案联结。

这让我又想起来第一天我们关于沟通的新旧模式对比练习,当我们面对一个小伙伴的困扰,我们先用旧模式应对,就是上来就给建议,扮演者万能的问题终结者这样一个对话角色。组里小伙伴后来反馈说,这样的对话在生活中发生得太多了,听到最后,我基本已经把心门关起来了,你们说吧,反正我也不会听。

而新的模式,则是假装我们什么都不知道,hold住自己,开始专注在被教练者身上,好奇,开放地去探索和提问。慢慢地,被教练者的问题,转化了,甚至不再是问题。这中间,我们听到她把一个词说了好几遍——杠上了。

是的,有的时候,就是杠上了,我们跟我们自己杠上了,我们跟世界杠上了,我们和谁谁谁杠上了,我们和我们的问题杠上了。都杠上了,就困住了,寸步难行。

教练课结束后,当天晚上,女儿下午声乐课回来,老师说要报名考级,她死活不肯。我开启了老母亲的谆谆教导模式,突然发现不对,似乎是我和这个问题杠上了,她不肯,我一定要她肯。

这不是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吗?

你再这样子,妈妈就生气了。——这是威胁。

你再这样子,妈妈好伤心啊。——这是绑架。

你再这样子,下次就不许玩IPAD。——这是命令。

孩子的问题,成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又把问题变成了我们自己,然后,我们和孩子杠上了。

创问 进化教练

唠哥说,进入教练课堂,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就是你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在聆听他人的过程中唤醒自己的智慧。有个坏消息告诉大家,那就是你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旧模式了。

虽然我们面对情景,我们会自动导航进入旧模式,但是很快手动模式就开始了。

我说,妞,你对于考级有什么害怕的事情吗?

我说,妞,如果你真的不想考试,我也不勉强你,那就不考。你觉得如何?

我说,妞,妈妈只是会担心,如果你这次选择放弃,以后遇到了有难度的挑战,会不会也会放弃,对此,你怎么看?

杠上了的反面,是与人联结。

就像萨提亚女士在《与人联结》这本书里说的,联结有三种,我和我的联结,对方和对方的联结,我和对方的联结。

我选择和我自己联结,说出我的担心。我选择和女儿联结,我关注她的情绪。这一切,也给了她和她自己联结的机会,第二天,她突然跟我说要报名,因为她说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

Bingo!你是OK的。

一个人的情绪,只是她的渴望、恐惧,期待,需求没有被听见时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需要被听见,被看见,被留出一个空间,一个不带评判的,安全的空间。

我们说了太多无用的话,我们过分依赖我们的语言,觉得她无所不能,也错误地运用了语言,常常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口是心非,带给对方太多的压迫感。

课程中,唠哥讲的那个关于印第安部落的故事,遥远而动人,在那里,人们彼此关注,点头微笑,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靠的是感知,而不再是语言。

聽,耳王十目一心

如果我们真的要说话,请慢一点儿。

当我们说出口的不再是评判,也就不再会是伤害,当我们撤掉我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充满了选择,也充满了灵活和灵动,那么也就不再杠上了。

教练的思维,就像一道光,一旦我们看到它,就已经不再蜷缩在人生的那些暗影里,因为顺着这道光,我们自己就会走到阳光底下。

感谢唠哥,感谢创问,感谢平姐让我与这次课程的链接,感谢兔子老师的现场助教,感谢淑华姐的场地支持,感谢所有到场的老铁,新朋友。感谢我们自己,都回不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