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们沿着漆黑的隧道飞行

……隧道里面总是会被人放进一些在赌场屋顶孵化和圈养的活鸽子。这些鸽子的任务,就是扇动自己的翅膀,沿着漆黑的隧道飞行,直到出现在地中海的天空之下,然后便成为那些已经饱食过一顿丰盛午餐的绅士们的靶子——这帮人已经站稳或者趴好,备妥自己的霰弹枪,等待着这些鸽子了。那些未被射到的,或者只是翅膀受伤的鸽子,会去做鸽子们本该做的事:回到它们的出生之地,也即赌场的屋顶,在那里,周而复始的陷阱正等待着它们。
……总之,我尝试整齐有序地、以各种不同主题进行分类的方式来梳理自己的人生道路,尽管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编年纪事,不过这倒更像是生命本身行进的路线:越走越宽,直到进入毫无连贯性存在的状态。有些故事则干脆变成了它们留存在我脑海中的样子:独立存在,足以支撑它们自身,不与我意识中的任何明确指向相关联,仅仅讲述它们于我本身的意义。它们使我警惕、恐惧或是感动,让我在半夜惊醒,使我哈哈大笑。
 
—— 回忆录《鸽子隧道》
      【英】约翰·勒卡雷   著
                     文泽尔   译
最近常想起有一年新旧年更迭时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主题,“让孤岛连成大陆”。之所以想起,是发现过去一些星星点点的见闻,不知不觉间已连成了一些线,逐渐地看到若隐若现的整体轮廓。
如果这是一部分智慧,那么要感谢年岁的馈赠和时间的累积。这是变老带来的一部分积极意义。
忘记了什么时候听说勒卡雷的名字。观看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前后还是没什么印象的。
这部电影存在电脑里很久了。每次看到就想象一番可能的电影内容:是乡村发生的故事吗?还是一战二战背景?每次想播放又放弃。大概不是喜欢的吧。于是长久的,它静置一旁。
是出于想清理硬盘的念头才播放了电影吗?或许吧。
出乎意料的电影。男人戏,女性角色稀少。色调黯淡,薄薄的背景音乐,孤独寂寞的氛围弥散开来。疑云重重,里面的人物似乎习惯了沉默,抓住细枝末节,察言观色。生死攸关的时刻与权力更替都在言语不多的情景下完成。却是无可比拟的老派的英式优雅与稳重。电影暗藏的玄机与言外之意太多。
勒卡雷在去年12月离世,终年89岁。那时才知道《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是他的作品之一。在常听的播客里,听到纪念他的一期节目。当中回放了1989年、2017年他接受过的两次采访。
勒卡雷的小说大多与他早年的情报工作经历有关。这是采访中必然涉及的问题。对于过去的工作,他抱有“老派的忠诚态度”。在记者问到他一个敏感问题时,他说,“不,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记者已经习惯了与被访者有如此的对话吧。之后的采访继续。
但作为旁观者,我还是在那一刻感到小小的尴尬,以及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没有用绕弯子的方式“躲开”问题,却是直接地正面确立边界,虽然可能让双方都可能不愉快。
勒卡雷那时五十几岁,声音听起来更年轻些。柔和的嗓音里带一点脆弱,言语却是坚定。除了偶尔听出他的英式发音,大多时候他没有英国式的字正腔圆和特别语调。他似乎不是外向的人。
记者还问到了勒卡雷的父亲。一个满口谎言充满谜团的人。
回忆录《鸽子隧道》收录了一篇勒卡雷发表于2002年的文章。勒卡雷把它放在了书的后面。“因为我不想让他像他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强行跻身上游。”
原名为《龙尼的宫廷》的文章,在回忆录中改标题为《作者父亲的儿子》。有点拗口的名字。也是作家身份与儿子身份永远无法融合为一的遗憾。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着手去写有关龙尼的事情:骗子、幻想家、偶尔的囚犯,以及我的父亲。从我步履蹒跚开始写小说的第一天起,他就是我想要理解的对象,但我距离这个目标简直有数个光年那么远。”
一篇读来心碎的文章。勒卡雷以一个作家的公正尽可能全面地描述龙尼。但作为父亲,龙尼不可信赖,而且让儿子长久地陷在谜团中,疑惑,恐惧,紧张不安。
龙尼谈吐文雅,相貌堂堂,极富个人魅力。却又厚颜无耻,哗众取宠,充满妄想。他制造各种危机,从中侥幸逃生,然后继续制造下一场。他护送两个儿子通过了阶级屏障,自己却仍旧困在另一边。他送儿子进贵族学校,却花光了学费,使儿子几近辍学。他带儿子去赌场,仿佛孩子是他的欢场伙伴。
《鸽子隧道》的名字由来和父亲有关。那是少年时,父亲带他去蒙特卡洛所见的情景。鸽子们的命运深深留在少年心里。
“如今,听着自己脑内的言语,或者必须要直视自己内心的时候,我仍旧可以发现自身早已遗失的、与自己在这人世间最初起源相关的种种踪迹,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我父亲。……父亲拒绝接受关于他自身的最简单的事实,并因此把我置于永远无法回头的探索之路上。”
母亲在勒卡雷五岁时离开了父亲。不安定的童年生活似乎促成了后面的一系列发生。“逃避与欺骗是我童年非有不可的武器。青少年时期,我们都是某种间谍,而我却早已是退役的老兵。情报世界拥我入怀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
似乎习惯了夹缝求生,尔虞我诈,似乎也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生活下去。然而事实却是,“无论哪一个工作都无法持续:伊顿的教师不行,军情五处的探员不行,军情六处的探员也不行。”
写作成为勒卡雷寻找真相的方式。他试图去更多认识那些充满谜团的人,去看到他带来的种种影响,去一点点拨开笼罩在“儿子”身份上的疑云。他不知不觉已经下定了决心,用上一生去做这件事。而起因,似乎在很早年就埋下了。
探索是勒卡雷感兴趣的。无论是对人性深处,还是外在的实际探险。这本书共收录了三十八个他人生中深刻的片段。
他去往战争现场,见到了每天都睡在不同床上的阿拉法特。他在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地看到了仍保存的受害者遗体。他采访狱中的恐怖分子。他也曾目睹苏联巨变前后的社会变化。
书中有很多注解。对国际局势和世界历史了解不多的人来说,读起来并不容易。但也能在这些跨越时空的讲述中看到世界的复杂多面。
对于欧洲来说,德国和苏联是不得不说的两个国家。勒卡雷在书中坦言他对德语文化的情感,德国成为他的灵感来源,被他视为代理母亲。在情报部门工作时,他驻派德国,这也使得他对德国有更多亲身的了解和感受。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德国何以重新获得主权,进而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平等伙伴?阿登纳的领导功不可没。
阿登纳,经历了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和联邦德国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从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时便担任总理,直到1963年才卸任,外号“老头”。
阿登纳曾有一句名言,“没有得到清水之前,不要倒掉脏水”。他领导的政府中,不乏纳粹时期的政府要员。
一代德国人要面对令人痛苦的现实:为了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他们要去善待那些曾毁掉整个国家的人。痛苦和愤怒积蓄,之后一些年逐渐演变成暴力行动和分裂力量。
“现代的德国已经是一个拥有自信、毫无侵略野心的民主强国——更不用说他们树立起来的人道典范——这些对于我们英国人而言,恰恰是一剂难以吞咽的苦药。”
《鸽子隧道》虽是回忆录,读起来仍有小说韵味,作者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判断空间。勒卡雷的文字颇有古典美感。有的段落读起来像是电影画面。
会心之处有泪有笑。书中看到对人的尊重,不以成见或既定规条定义一个人,给出说明自己的机会,哪怕对囚徒都是平等对待。
想到写下这些故事的人新近离世,默默祝他安息。而跨越时空,他留下的著作依然如此有力,也是幸运的。
哦还有,约翰·勒卡雷是他的笔名,他真名是大卫·康威尔
习惯同时阅读几本书。比如读着《鸽子隧道》的一些晚上,我读了另一本阿婆的小说《天涯过客》。
是在微信读书上的偶遇。大概是不怎么读得进书的几天,想用阿婆的侦探小说“冲开”心内堵塞。却不想做了不明智的选择。
《天涯过客》是与政局相关的故事。与波洛探案系列完全不同风格。读过几章后,有点怀疑是否是阿婆的作品。豆瓣评分很低却是没想到。
小说有点难懂,疑云密布但不知道到底要把人带往何方,终局似乎不了了之。临近结尾处对希特勒去向的猜测和欧洲政局分析还是很有趣的。
德国战败前,希特勒去往一所精神病院探访那些模仿他的病患。在单独与他们见面的过程中,真的希特勒化身病患。所以,最终处决的是一名模仿希特勒的病人,而非他本人。
希特勒后经秘密安排去往南美,几年后他的儿子出生。这个雅利安男孩长大后成为一代青年崇拜的对象,并在欧洲范围内掀起一片狂潮,欲推翻旧政权。
阿婆的这个故事颇有些“野史”的意思。后来读到《鸽子隧道》中与德国、纳粹、欧洲、南美有关的部分,再想想阿婆的推测,别有一番映照。
阿婆的可爱还是在书中的小细节透露出来。比如这句,
“他需要母爱吗?这方面我可不行。”
不禁莞尔。
题图:网络引用
插图: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2011)

△△△

独立小楼

--- 从一砖一瓦开始,建筑自己的世界 ---

“Every night I cut out my heart…

But in the morning it was full agai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