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究竟是什么关系?
提起西晋王朝灭亡以后——五胡十六国的这段历史,估计很多人都有点抓狂。“五胡”这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还好说,但这“十六国”的名字的确不太好记,而且实际上当时还远不止有十六个国家,只是后人取其中实力比较强劲的十六个国家作为代表而已。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十六个国家的名字: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仔细一看,其中带“凉”的国家有5个,带“燕”的国家有4个(实际上也有5个,因为西燕的实力比较弱没有被算在内),带“秦”的国家有3个,带“赵” 的国家有2个,其他的也就只剩下成汉和夏这两个国家了。
所以说要搞清这段历史的脉络,那就必须先了解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这五个国家的兴亡。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带“凉”的国家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们的寿命都比较短,最长的五六十年(北凉64年),最短的才十几年(后凉和南凉都是18年)。
那么问题来了,这五个带“凉”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关系,又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就“凉凉”了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其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前凉说起。话说西晋时期,汉人张轨(张姓为凉州大姓)被封为凉州刺史,公元316年西晋被前赵(也就是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赵”)灭亡以后,张氏据守凉州,表面上分别向东晋和前赵称臣,实际上却慢慢发展成为一个割据政权,史称“前凉”。只可惜前凉建国后便因为皇族内部争权夺利而迅速衰弱,在公元376年,前凉被实力强劲的“前秦”所攻灭。
这里顺便提一下“前秦”这个国家,因为它不但灭了前凉,还一度完全统一北方地区和出兵西域(自东汉以后中原王朝再次攻占西域),甚至还差点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灭掉了东晋(公元383年,志在必得的前秦皇帝苻坚率八十万大军攻打东晋,结果被东晋谢安等人的八万军队击溃)。
正因为苻坚“淝水之战”的失败,导致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分裂,其它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拥兵自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鲜卑族的冠军将军慕容垂建立“后燕”;北地长史慕容泓(鲜卑)建立“后燕”;羌人将领姚苌建立“后秦”;攻伐西域取得胜利——刚刚回军凉州的汉人将领吕光建立“后凉”。
“后凉”建立没多久,其开国君主吕光手下的秃发鲜卑族将领“秃发乌孤”拥兵自立,建立“南凉”;建康太守段业(后被匈奴沮渠部的沮渠蒙逊取代)自称凉州牧,建立“北凉”。再后来,这个“北凉”治下的安西将军、敦煌太守李嵩又拥兵自立,建立“西凉”。
说到这里,这五个带“凉”国家的“来龙”就都清楚了。后凉是在前凉灭亡的基础上建立的,北凉和南凉是在后凉的基础上分裂出去的,而西凉则是在北凉的基础上分裂出去的。
最后,小编再介绍一下他们的“去脉”。由于这几个带“凉”的国家都处于中原西部,而且各国之间连年征战,再加上其中有的内部权力交接不够平稳,所以很快便纷纷衰弱“凉凉”了:
前凉被前秦攻灭;
从北凉分裂出的西凉最终还是被北凉攻灭;
北凉被北方另一个少数民族——柔然攻灭;
南凉被西秦攻灭。
由于篇幅有限,后面将陆续推出“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下一篇着重介绍其中的五个燕国(均为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关系,一起来探究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心心念念想要恢复的——那些真真实实存在过的“大燕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