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康震对杜甫《石壕吏》的语出惊人解读而引出的巨大争议

因央视《诗词大会》节目走红的北师大教授康震最近又火了一把,这次可不是正面的,他因一次关于杜甫的《石壕吏》的点评讲课,完全颠覆了常人对此诗词的认知而成为被“讽刺”和“批判”的对象。瞬间就被贴上了“康锡进”、“帝制复辟者”兼“不要脸的文盲”的标签。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唐代诗圣杜甫的这篇著名的现实主义叙事诗。

《石壕吏》

[ 唐 ]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 一作: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公元759)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康震教授在一次授课中对该诗做了一个语出惊人的解读,这是网友将视频的文字整理出来的内容:

从他的演讲中可以总结出下面三个观点:

1、石壕吏为何要“夜捉人”?因为公元758年,郭子仪等率领唐军与安史叛军安庆绪于相州大战,失败后伤亡惨重需要紧急扩充兵员,故而连夜“捉人”招兵。康震认为这是临时扩充兵员,可称是情有可原。

2、石壕吏虽然态度凶恶,“吏呼一何怒”,但却是国家公务员,职责所在,态度不对,行为却无大错。百姓不愿意参军“老翁逾墙走”,也情有可原。因为已经无人可招,百姓厌倦战争。

3、诗中之老妇“请从吏夜归”,表达一种明显的爱国价值观,表示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时,百姓还是会毅然挺身而出。

知名教授丁启阵痛批康震曲解杜甫的《石壕吏》,“比郭沫若更进了一步”,“不知道在侮辱谁的智商”。

丁启阵认为:过去郭沫若批杜甫时,只是怀疑他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太少”,有为“石壕吏”掩饰的可能。但是,康震似乎觉得杜甫写这首诗时,没有对老妇人产生同情。于是,在一夜之间,各大社交媒体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大量的文章都在狂批康震对杜甫名作的“暴论”、“逆向解读”、“哗众取宠”。

我们姑且不论谁对谁错,单从创作背景来看,我想从下面四方面去梳理一下:

1、郭子仪吃了败仗,损失惨重,急需就近补充兵员,征兵是国家命令,无可厚非,这一点是明确的。杜甫在诗中也对征兵没有任何疑议。

2、既然征兵没有问题,那为什么杜甫的诗中提到“老翁逾墙走”呢?那是因为老妪的家中三个儿子已经全部去了前线打仗,两个儿子战死疆场,另外一个不知死活,全家已经为国家的战事付出了全部壮年男丁,家中男丁只剩下了半截入土的老翁,如果老翁也去了战场,家中没有男丁来养家糊口了,家中的老妪、儿媳以及年幼小孙子将无依无靠,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定会被饿死或者被叛军杀死。为了保住老翁,只能让他翻墙逃走躲避一下,等征兵之后再回来了。

这个场景,应该是杜甫看到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杜甫对老妪一家的极度同情与怜悯。

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写出了老妪的无奈与勇敢的献身,说她无奈,是因为面对凶吏的蛮横无理,老妪知道家中必须要出人应征的,如果老妪不去,凶吏一定会搜出老翁的;说她勇敢,是因为在大是大非面前,老妪牺牲了自己,保住了家中剩余人口的性命。这个场景应该是杜甫在诗中最看中的一个,它写出了朝廷征兵制度的残酷无情,写出了华夏大地普通百姓为了家族的延续,在生死面前的舍我其谁的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表达出了杜甫的内心情愫,那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爱国情操。

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句充分体现了杜甫的极度悲伤和无助。看着大好河山被搞的支离破碎,乱世无序,他无力改变现状,更无力解救老妪一家人,只能和回来的老翁告别后继续行程了,他把自己当作了一个过客,一个事件的记叙者,一个无力回天的小人物。

从上面四方面的梳理,我们再看看康震教授的解读,我想已经很清晰了。康震说的有对有错:

1、征兵的正当合法性康震说的没问题,但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强征,这是问题的关键。凶吏的强征不应该是他自己的决定,而是上层领导的命令,这反应了安史之乱时期,大唐的吏治已经混乱不堪,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了。

2、凶吏的态度和强横以及老翁的逃走,康震认为是合理的,这点我不认同。凶吏在执行命令,他的态度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个强征命令的残酷和无情,这应该要批判的;老翁翻墙逃走是因为为了保住他仅有的家中男丁,来养家糊口。如果不跑,老翁一定被强征,同样应该批判这个毫无人性的强征行为。

3、康震说老妪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更有点儿瞎扯了,老妪就是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她没有那么高尚,也没有那么伟大。她只不过是想保住家族的血脉的延续,她被强征了,还有老翁能赚钱养她的孙子,牺牲自己就是为了家族,怎么可能想是为了国家啊。我想当时的杜甫先生都不会这么想吧!

对千年前的历史人物的解读,折射出了今人的心态、角度、立场。有句话说的特别刺耳:“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感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