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优势,也许会成为进步的阻碍

 · 3小时前

始终保持对自我的探索,看到未来的各种多样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智学堂”(ID:openmindclub),作者 柳一一。36氪经授权转载。

优势陷阱其实有点像茧房效应。你的关注范围,退缩到了你最擅长的那些事情里,你很难想起来要去主动关注茧房之外的其它事情。主动的选择和被动的推动,共同导致了茧房的出现。

今天聊一个最近让我悚然一惊的话题「优势陷阱」。这是我之前从没考虑过的一件事情。

我们总是努力去把事情做好,却很难想到,自己的优势最后可能会演变为拖后腿的因素。

00 序言

小学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和语文成绩不相上下。但是,到了六年级却来了一次大转折,语文成绩突然超过了数学。而且,至此以后,数学成绩再也没能翻身,始终被语文成绩碾压。

为什么六年级时会出现转折,我估计很大原因得归结到从三年级开始的大量阅读。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我阅读了上 50 本左右的国内外文学名著,比如《红与黑》、《乱世佳人》、《基督山伯爵》、《西游记》等等。我还阅读了很多通俗小说,金庸老爷子的全套,琼瑶阿姨的大部分言情小说。除了小说,我读了不少神话故事,童话故事。

大量的阅读,让我的理解力越来越强,学语文倍感得心应手,作文更是经常上墙。所以到了六年级,语文成绩水到渠成的反超了数学成绩。

这个转折点,直接改写了之后六年的学习史。到了初中,我更是沉迷于阅读。语文成绩一直很好。而数学呢,甚至有过一次不及格。

当时我只是以为,语文学得好,是因为我有语言天赋。在数学方面,我实在是平平无奇。

现在去回想,我发现原因真没那么简单。实际上更可能的原因是,我掉入了「优势陷阱」。

一个人会持续的的去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把自己的活动范围缩小,限定在自己最有优势的那些内容上。这就是优势陷阱。

当语文成绩很偶然的成为优势后,我掉到陷阱里了。我会更愿意去大量阅读,去练习写作文,然后语文成绩也越来越好。数学却逐渐成了我避之不及的噩梦。

优势陷阱,是每个人都很难设防的。一旦你掉进去,你会发现,世界在不断缩小。而你,至始至终,可能都一无所知。

图片来源 Pixabay

01 为什么很难避免优势陷阱

在工作、生活中,优势陷阱无处不在。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你经常炒的菜,基本就是自己最擅长做的那些菜,大部分都很少探索和变更。再比如,一个人练习打球,他会不自觉的只用某种姿势接球、发球,这是他最熟悉的、发挥最好的招式。

优势陷阱是如何形成的?其实很简单,你擅长的事情,就是你的舒适区。一旦到了舒适区,我们就会本能的愿意舒舒服服的呆着,并保持下去。

因为在舒适区内做事,我们有很强的掌控感。掌控感,事关幸福。除此之外,你擅长的事情,往往会成为你价值感的来源。

做好一件事,我们会赢来自我和他人的认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既然享受到了好处,我们肯定会顺其自然的维持下去,不会想脱离、推翻。

然后,会形成一个持续的循环:越擅长——越能得到认同和影响力——更加愿意去做——擅长程度再次升级…

另外,你之所以陷在优势陷阱里,还有一个因素是外部对你的依赖。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小张,他很擅长做杂事,那领导就会越来越倾向于让小张来完成这些杂事。因为杂事只要交给小张,领导就可以完全不用操心了。

这样的下属,谁会想到再去派他做一个其他类型的任务呢?不是担心小张能不能做好其他任务,而是领导离不开小张。他不愿意再耗费精力、时间去培养一个小张的替代者。

大家在家庭生活中应该也有这种体会。比如,一个家庭,本来最初夫妻都有时间,经常是轮流做饭。结果几年过去后,经常做饭的只有妻子,或者老公了。

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对方更喜欢做饭,更喜欢专研各种菜谱,做得饭更好吃,孩子爱吃,老人爱吃。你说,这种情况下,做饭负责人还能随便更换吗?

外部的依赖,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这些外部依赖,会加强个人价值感的形成。你会从外部的正反馈中,形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会对优势陷阱浑然不知。在顺其自然的这种愉悦体验中,我们往往难以察觉到异常之处。

优势陷阱其实有点像茧房效应。你的关注范围,退缩到了你最擅长的那些事情里,你很难想起来要去主动关注茧房之外的其它事情。

主动的选择和被动的推动,共同导致了茧房的出现。

图片来源 Pixabay

02 优势陷阱会让你失去探索可能自我的机会

什么是自我?当你想到自我时,通常会想起什么?你愿意让自我发生改变吗?

组织行为学教授埃米尼亚·伊瓦拉长期致力于帮助人们培养领导力,以及实现顺利转行。在多年的实践中,伊瓦拉发现,人们对于「自我」有种谜一般的执著感。

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套固定的认识,也非常害怕和警惕自我的丢失。没有谁想甩开「真实的自我」大步向前。

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对你说,你别做自己了,你应该做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另一个自己。

当你收到这样的建议时,第一感觉是不是慌乱?我自己做了一个假设后,发现完全无法接受,有种世界坍塌的幻灭感。

但是,伊瓦拉告诉我们,这种感觉是错的。

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真实的自我」。

自我并不是一个确定无疑的客观存在。你此时、当下感受到的真实自我,实际上是过去的经历、身份、人际关系所塑造出来的一种形象。

真实自我和优势陷阱有什么关系?

你过去的优势,所带给你的价值感、掌控感等等正面的体验,最有可能把你捆绑于此,使你对真实自我形成一种执拗。你放不下,你坚定的认为在这些体验中形成的自我才是唯一的真实自我。

优势陷阱最大程度地限制了你对「可能自我」的探索。如果你了解了自我的来源,你就会知道,换一种经历、体验,我们就可以形成另一个自我。

在过去的优势陷阱里,你可能只知道自己适合做销售。如果你舍得抛开优势,跳出陷阱,你会发现,你其实还可以做职业主播,或者,你可以做一名企业咨询师,也可能还可以成为作家。你可能还会发现,自己的性格不只有外向的一面,还有内向深思的一面。

这些可能自我,都是只有跳出过去的优势陷阱才能发现的。明白这一点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呢?在你想转行的时候,你尤其需要对自我保持想象力。

一个人想转行,他会用什么方法呢?大部分人都会用传统的职业计划来进行转型。传统的职业计划,是先去研究职业领域,然后形成两个或以上的转型思路,去考察,反复衡量后最终确定其中的一种。然后,你选择了一个新的目标,你的转型,就这样变成了定局。

传统之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所做的所有职业计划,实际上都是根据你过往对自己的认知、你所感知到的真实自我来制定的。

而你所感知到的真实自我,不过是过去以及现在之种种经历塑造而成的自我。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恒定不变的自我,那你的转型之路就很难真正启动。基于过去来放眼未来,我们怎么可能成功呢?

当你想转型时,最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放弃对所谓真实自我的执迷。你需要明确的知道,你的自我还在路上,还在等待你的发现。你需要做的,是不断的去做一些尝试。

即使我们没有面临转行,我们也可以保持对自我的想象空间,不要直接给自己下一个永不翻身的定义: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都会形成优势,也会难以避免的跌入优势陷阱。我们要意识到这点,才能对自我保持开放性,终身去探索多样的自我。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图片来源 Pixabay

03 埋头做擅长的事视角会变得狭隘

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尤其是,当人处于稳定的社会结构中时。

但是,当社会变化非常快时,埋头于优势会让你错过机会,难以跟上变革的节奏。

20 世纪 70、80 年代,在硬盘行业发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硬盘公司的崛起。它的业务范围,往往是老一代公司未曾涉及的。比如,生产 5.25 英寸硬盘的大牌公司是希捷,而生产 3.5 英寸硬盘的公司,则换成了新崛起的康诺。

不只是在硬盘行业如此,在其他行业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新生事物,似乎会天然的被老牌公司忽视。

它们更喜欢做过去擅长的业务,并把过去的业务拔高到又一个高度,直到某一天被代表新力量的公司取代原来在行业的主导地位。

克里斯坦森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创新者的窘境」这个概念。当出现颠覆式创新时,老牌公司往往会覆没。

再说到个人。举个例子,比方说小明,他开了一个淘宝店,经常钻研如何开好直通车,如何参加一个特价推广活动,如何改变关键词搜索,来增加产品的曝光率等等。他几乎变成了淘宝的运营专家。

也正因为这些努力,他的淘宝店生意越来越好了。突然有一天,生意却开始下滑了,而且下滑的程度还越来越严重。小明又去钻研各种营销技术,试图提高销售额。然而,三个月过去了,于事无补。哪里出问题了?

问题正是出现小明的优势上。曾经,他非常擅长做运营。他的运营能力,也成就了不错的业绩。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真正的淘宝大卖家,是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的主播。他们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各个平台做视频、做直播,来提升销售额。而小明,却还陷在过去的思路里,试图通过过去的优势来达成业绩的提升。

为什么小明没有及时看到主播带货这种趋势?原因就是,当一个人凭借过去的优势成功时,他很容易对这个优势有迷之自信。

对新出现的事物,你或者彻底忽略,注意都没注意到,也可能是看到了,听说了,但是毫不在意。你并不会认为新事物能够成气候。一个人过去的优势越明显,就越可能摔在陷阱里爬不出来。

无论是人还是公司,都会陷入过去形成的「优势陷阱」。优势,会让你的视角变得狭隘,然后在不知不觉中,你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另外,即使没有发生影响到你的客观变化,优势陷阱也会给你带来麻烦。比如,当你从普通岗位转为管理岗位时。

伊瓦拉在和几十位领导者接触中发现,很多领导者的关注点还是集中在团队的内部事务上。而这些事情,是他们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时的职责范围。

之所以没有转变过来,同样是因为「优势陷阱」。他们的思考框架很窄,仍然习惯性的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些内部事务,完全没意识到作为领导者更需要关注的是外部事务,是去参加外部活动,让自己成为一座桥梁。

04 尾声优势陷阱和舒适区之间并不是等于号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一定是处于舒适区的。但是,一个人处于舒适区,也可以是做着自己习以为常的,并不算多擅长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呆了十来年,业绩平平,但是他习惯这份工作了,这也是舒适区。

做擅长的事,可不只是习惯性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价值感的来源,是真实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优势陷阱比想象中更难设防。好在,只要我们知道有优势陷阱的存在,就可以帮助自己跳出来。

跳出来的意义,当然不是说从此我们就不要优势了。而是让我们对自己永远拥有开放心态,始终保持对自我的探索,并打开第三只眼,能看到世界的变化,看到新事物的涌现,看到未来的各种多样性。

参考资料:

  • 《能力陷阱》,作者埃米尼亚·伊瓦拉,北京联合出版社。

  • 《转行》,作者埃米尼亚·伊瓦拉,机械工业出版社。

(0)

相关推荐

  • 当红童星的高考成绩大对比,吴磊还真算是学霸了

    本文由明星粉丝团作者柴扉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 说到每个高考过后,这当红童星的成绩就特别容易让人关注.吴磊他这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就直接上了热搜.他自己总分456分,这样的成绩也算不错了.只是很多网友还依 ...

  • 【学生习作】009:跟2018年挥手告别

    [开栏的话]为鼓励学生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本公众号特开设学生习作专栏,欢迎中小学生踊跃投稿,也欢迎各学校语文老师联系合作.联系电话:15008574506(微信同号).今天推出第9篇 ...

  • 家长必读:你知道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必过的第一关是什么吗?

    孩子不会写作文,不爱写作文,写不好作文,似乎是小学生.初中生乃至高中生们多年来的通病. 以至于从学生到老师,到家长,都习惯性地认为不会写.不爱写.写不好作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事情果真如此吗? 其 ...

  • 偏科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确的策略

    每个人都有偏科情况,即使学霸也是如此 爱因斯坦1896年就读于瑞士阿劳市高中时,他的代数.几何.投影几何.物理.历史5科全部都是满分,但是法语只有3分(总分6分),仅仅及格. 即使是如爱因斯坦这样的天 ...

  • 正向反馈

    有次跟朋友聊起来, 觉得很神奇, 小时候成绩好不好, 跟老师关系很大. 尤其跟老师是不是喜欢自己关系尤其大. 小学第一个数学老师跟妈妈是朋友, 但我数学成绩很差, 老师跟妈妈说, 这个娃智商有问题. ...

  • 如果你能识短用短,也许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如果你能识短用短,也许能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 刘晓都:“非中心”也许是坪山美术馆最大的优势

    自2019年3月30日开馆以来,坪山美术馆的每一次展览都能在深圳引起不小的轰动,进而辐射至全国.开馆大展<"未知城市"--中国当代建筑装置影像展>在国内首次汇聚众多顶尖 ...

  • 伊朗治疗水平也许不高,防疫却有体制优势

    伊朗现在的疫情当然是非常严重的.按照3月5日公布的数字,伊朗累计确诊3513,死亡107人,治愈435人.虽然公布出来的确诊数字排在韩国和意大利之后,死亡率也比意大利还要低,而且治愈人数占比也比较高, ...

  • 调整血瘀体质,黄芪、三七、大黄、山楂各有优势

    案例一:长了黄褐斑,月经血色变暗: 案例二:腿上经常会出现"鬼拧青",平时皮肤不太好: 案例三:老年人出现"老年斑",而经常出现皮下瘀斑.静脉曲张: 案例四:平 ...

  • 中医三大优势与劣势: 仝小林...

    中医三大优势与劣势: 仝小林院士在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上谈到,中医有三大优势:即整体医学观,个体化治疗观,中医治未病. 同时,仝院士也指出其不足:整体观念缺乏客观标准,个体化治疗独特性不能寓于普遍性中, ...

  •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我国的独特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国际竞争范式和世界格局发展走势.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互动模式亦更为复杂.在此背景下,深刻认识新一 ...

  • 文旅灯光秀互动应用有什么优势

    旅游灯光秀的大众化热潮,促使更多的艺术设计者,利用灯光的特性,进行更多的创意创造,新起典文旅科技认为需考虑光线的色温.亮度等物理属性,将材料.声音.装置融为一体,打破国界和艺术界之间的一堵墙,以虚幻的 ...

  • “劈接法”太原始?1大优势仍无敌!嫁接20天后的表现值得一看!

    “劈接法”太原始?1大优势仍无敌!嫁接20天后的表现值得一看!

  • 初识宜兴紫砂陶优势(桑黎兵、朱霞琴)

    "茗注者,莫妙于砂:壶精者,莫过于阳羡."明代杰出戏曲小说家李渔如是所云.这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历来就是茶的民族,茶道深入寻常百姓之家随处可见,而宜兴紫砂陶天生特有的"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