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下爱欲迷狂,全巴黎为其倾倒

Hello,我是秋虫子。

什么石子不言不语,却有血有肉?

(今天在文末为大家准备了小礼物哦)

音乐剧《歌剧魅影》/克莉丝汀追随魅影、乘蛇形小船穿越烛影摇曳的地下水宫

如果你看过《歌剧魅影》,想必会记得第二幕的化装舞会上,陷入爱恋无可救药的魅影骤临众人狂欢的大理石阶梯,扶梯两侧的巨型铜雕烛台映衬着他初次现身的震撼。
在故事发生的巴黎加尼叶歌剧院,无处不在的精致雕塑将奢华空间点染得尤为富丽堂皇

无独有偶,电影《甜姐儿》也曾在此取景。片中摄影师指导赫本趾高气扬地从剧院的石阶走下,想象自己是被爽约的伊索达尔皇后,对着尽头的烛台傲然转动裙裾。

电影《甜姐儿》中的经典一幕

这两幕经典都发生于极富传奇色彩的巴黎加尼叶歌剧院,而那一座座巨型人物铜雕烛台,正出自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之手,他也是罗丹6年的授业恩师——加里埃·贝鲁斯(Carrier-Belleuse,1824-1887)。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这位雕塑巨擘。

贝鲁斯在工作室的油画

和许多生前潦倒、身后才受认可的艺术家不同,

贝鲁斯在19世纪就以才华和高产著称,

在世时便已功成名就,享誉欧洲

 历练中成长 

1824年,贝鲁斯出生在法国一个油画师家庭。他自幼接触绘画,13岁便跟从金匠师傅学习打造金饰。
位于卢浮宫对面的巴黎美术学院是法国艺术家的摇篮,印象派大师卡米耶·毕沙罗,点彩派画法创始者乔治·修拉都是该校的杰出校友

青年时期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师从著名雕塑家皮埃尔·让·戴维(David d’Angers),贝鲁斯开始系统地学习雕塑。他的学艺激情一路高涨,离开学院后又在多位大师门下求学,同时也开启了长达一生的雕塑事业。

贝鲁斯早期作品 大理石雕塑《酒神节》/日后贝鲁斯逐渐多方涉足,在雕塑、绘画、建筑、家居等领域齐头并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独角鹿臻选
他是典型的大器早成者。在这一件早期作品《酒神节》中,贝鲁斯的非凡禀赋切实可感:象征着享受、欲望的酒神,化身为娇憨稚童;女祭司眼帘半阖,似是微醺。贝鲁斯用刻刀,为冰冷纯净的大理石赋予了喷薄的生命力。

 沙龙的宠儿 

在动荡而生命力勃发的19世纪,官方沙龙展成为艺术市场最重要的风向标。和当时的青年艺术家们一样,贝鲁斯在结束学院教育后,凭借沙龙展奖章的加持,真正地步入了艺术的殿堂。

油画描绘的19世纪沙龙盛况/获得沙龙青睐即是艺术家身价的转折点,就好比电影届的奥斯卡、戏剧届的奥利弗奖。即便是印象主义画家雷诺阿、莫奈还有塞尚等人,一生努力也无不渴望被官方美术沙龙接纳
《女祭司》 和《弥赛亚》两尊雕塑还为他带来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和最高荣誉勋章。《女祭司》代表了人们对古希腊女神的审美理想。坚硬石材化作婀娜女郎,她高举双臂采撷野果,身段娉婷仪态万方,宛如青藤绕树。在女祭司腰腹部,微妙的肌肉起伏隐约可见。
雕塑《女祭司》(Bacchante)1863年/女祭司代表了人们对古希腊女神的审美理想。身形修长匀称,体态轻盈,笑意盈盈地侍弄着阿波罗发间的果实。深邃明亮的眼睛迸射青春蓬勃的朝气/哥伦布美术馆

而在另一尊《弥赛亚》中,小耶稣神情庄严,被无限谦卑的圣母双臂托起,仿佛正受命于天父,又似赦免前来朝拜的众生,令人肃然。

雕塑《弥赛亚》(The Messiah)1867年/“弥赛亚”在希伯来语中指上帝所选中的人。衣褶上,雕塑家极尽精巧繁复之能事,带有沉重感的布料如水波般向下流涌,又被适当地挽留,回旋于姿势的结构中,整体上更添一种蓄势待发的动力
《弥赛亚》局部

艺术上登堂入室的同时,贝鲁斯的事业也迎来了黄金时期,他的作品遍布卢浮宫、巴黎歌剧院、法兰西剧院、巴黎文艺复兴剧院、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等欧洲地标性建筑。

卢浮宫大画廊浮雕
法国文艺复兴剧院外墙的雕塑就是贝鲁斯的手笔
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的大型雕塑

皇室、上流社会的私人订单和政府订单也纷至沓来,他的客户名录里甚至还有维多利亚女王。不少著名美术馆收藏有贝鲁斯的雕塑,卢浮宫、奥赛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著名藏馆皆囊括其作品。

不过贝鲁斯最为人所知的名作,还是他那位高徒,罗丹。

 罗丹的引路人

19世纪的法国迎来了西方雕塑历史上最辉煌的高峰之一,据说每一个家庭的会客厅至少有一尊青铜塑像。声名远播的贝鲁斯为了满足滚滚而来的订单需求,不得不开始雇佣技艺精良的青年助手,罗丹便是其一。

年轻时的罗丹正是在贝鲁斯的熏陶下逐渐成长的

我们穿梭在千百件作品中,

心悦诚服于那层出不穷的发现与创造,

便自然而然地转向这双手。

—— 诗人里克尔

师徒之间从不仅仅是简单的雇佣从属和授业解惑关系,而是一种从手艺、教养、态度到人格的全面熏染。贝鲁斯挖掘了罗丹非凡的塑形潜力,在他早期的肖像作品中尤可辨认出贝鲁斯的影响。

左边这座贝鲁斯所作的《戴头纱的幻想女郎半身像》和右边罗丹的作品《微笑的女子半身像》是不是颇有相似之处呢?

在跟着恩师前往布鲁塞尔,为证券交易所打造大型雕塑的这段时光,罗丹方才掌握了如何承接如此庞大的工程。
《地狱之门》,罗丹/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贝鲁斯携罗丹一起前往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这样大型的工程无疑为罗丹日后承接《地狱之门》打下了必不可少深厚的基础/罗丹美术馆

尽管后来合作终止,单飞后的罗丹仍然为恩师创作了著名的《加里埃·贝鲁斯半身像》,以向这位雕塑界的前辈致敬。

罗丹创作的《加里埃·贝鲁斯半身像》/罗丹美术馆
可看似无往不利的贝鲁斯,创作生涯中也不乏舆论和微词。

 盛名之下,必有争议? 

首当其冲的是裸女塑像,被指责为“过于性感”,违反了古典雕塑女像的保守端庄。比如这件1866年展出的作品大理石女像《安杰丽卡》,便曾“登顶热搜”。

备受争议的《安杰丽卡》(Angélique)

可贝鲁斯有自己的考量。

他意在通过剧烈起伏的胴体,深刻地再现安杰丽卡所经受的摧折与磨难,唯有极致地运用蜿蜒的线条,才能让冰冷的大理石传达炽烈的感染力。

《安杰丽卡》局部/起伏分明的线条冲击着眼球和肺腑,与心潮的激荡多么合拍!

另一尊铜像《劫掠希波达弥亚》也出于同样的原因而毁誉参半。

贝尔鲁斯抓取希波达弥亚被半人马掳走的一瞬,半人马的熊熊欲望化为雷霆之怒,全身的筋肉几欲迸裂,在强大的外力冲击与极度的求生欲中,希波达弥亚的身体扭曲到了极限。这一系列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作品,无疑被贝鲁斯赋予了新巴洛克式的张力。

1862年贝鲁斯应维多利亚女王之邀为伦敦世界博览会制作雕塑,其中最有名的是这座《劫掠希波达弥亚》

不过裸体自古以来就是西方雕塑的不二法门,何以到了贝鲁斯手里就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呢?原来是贝鲁斯总是把人物肢体舒展到了极点,动作幅度之大、抒情之切堪比舞蹈语言。我们为之驻足,几乎忘了雕塑本身,只见一出青铜和大理石上上演的舞剧。
而爱与欲,是艺术家们永远乐此不疲的主题。

《丽达与天鹅》赤陶雕塑/丽达颔首垂目、面容甜美,与柔软贴合于肌肤的起伏之上的天鹅深情相视,欲望被雕琢得几乎不露痕迹

《丽达与天鹅》米开朗琪罗/卢浮宫
这尊《丽达与天鹅》承袭了米开朗琪罗同名绘画的构图,细节处加强了天鹅脖颈的迂回,形成画面上流动的错觉。完美的浑圆和纤细在少女身上肆意展露,天鹅颈部的弯曲和丽达的躯体弧度达成一曲无言的协和。

“白热的冲刺下,那扑倒的凡躯,

怎能不感到那跳动的神异的心?”

—— 叶芝的诗巧妙为雕像作注

《在两种爱之间》/贝鲁斯刻画了女神与天使相拥絮语的景象,大理石上暖意融融|独角鹿臻品

这些非议在今天看来都已不足挂齿,大可视作大师创作的尝试和突破。尽管还称不上变革,但历史正是无数伟人在类似这样对传统的挑战、从故我的出走中演进的。

油画《贝鲁斯在工作室》/贝鲁斯之子路易斯·贝鲁斯创作/大师的两位儿子都是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画家。

 Sèvres 时期 


1875年,贝鲁斯被拿破仑三世启用为塞弗尔的艺术总监。他进一步地挑战大理石的冷硬特性,在雕塑中注入温润的质感与生气。

《黛安娜降服狮子》大理石雕塑

贝鲁斯在作品中糅进不同时期的艺术精髓——既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之间的折衷,又有英雄阳刚的新巴洛克风和奢华柔美的新洛可可的兼收并蓄,却总能构成美妙的和谐。

贝鲁斯在塞弗尔时期的瓷雕作品/塞弗尔至今仍是欧瓷中低调而最具收藏价值的瓷之瑰宝,王室、巨贾争相收藏。
贝鲁斯为这顶级瓷窑注入新的艺术生命,使其出品再不限于宫廷风,更添神话古韵。而此时他已51 岁,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了。可贝鲁斯似乎从未停下脚步,在塞弗尔一直担任艺术总监直至去世。
贝鲁斯为巴黎世博会制作的玉石底座鎏金铜装饰烛台,拍卖成交价格 217,500 欧元/藏于哥伦比亚国立博物馆
贝鲁斯毕生未离开装饰艺术领域,其作品在今日看来可谓应用场景极其丰富,既担得起服务于宫廷重地、大型室外项目以壮观瞻,也能宜家宜室。
这尊《玛格丽特·贝兰格半身胸像》,玫瑰花蕾丝围巾轻轻围裹,更衬出年轻夫人的柔美雅致。大理石上竟可勾出蕾丝的精致轻盈、繁复雍容。丰富的镂空花边和逼真到无以复加的花蕊,使我们想起了雕刻家的早年练就的童子功——金匠

巴黎法兰西剧院喷泉雕塑

为表彰贝鲁斯对法国艺术的长足贡献,1885 年国家第三次授予他荣誉勋章。

纵观贝鲁斯的一生,竟然没有一丝让人跌破眼镜的绯闻报道,也没有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供后世津津乐道。想想情史不断的毕加索、李斯特、雨果,还有贝鲁斯的高徒罗丹......焉知贝鲁斯不是因为顺遂无虞的人生而被世人遗忘呢?

电影《罗丹的情人》剧照

许多19 世纪学院派艺术家,在印象派和其他先锋艺术家横空出世后,似乎沉入了那个伟大时代的深处。那么多曾在沙龙上熠熠生辉的雕塑家名字,也几乎淹没于罗丹和他的情人的盛名之下。
所幸一些美好的作品被无损地保存下来,让数百年后的我们得以凝眸片刻, 也可聊以告慰艺术家曾经的苦心孤诣了。
《岩间女神与天使》大理石雕塑|独角鹿臻品

恍然间看见时代的回闪。若干个世纪前,这些石头正酣睡着,静候某种最后的审判。它们被艺术家选中,也被历史选中,在寂静的日日夜夜里被精心雕刻,而今也足以来雕琢我们的时光。

《苏格兰玛丽王后半身像》,1860/洛杉矶圣特雷科塔美术博物馆/

静女其姝,洵美且异

小编 | 秋虫子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彩蛋时间*

周末啦!小鹿呈上小小心意

留言获赞达到10的鹿友

我们将随机选出5位

分别赠出

“独角鹿文创系列”之文艺帆布包

活动期限:2020.10.30-11.1

获奖名单将会在下周一的

“鹿见不评”中揭晓

更多精彩福利,尽情期待~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由于微信调整推送规则,

请多点“在看”才不会错过小鹿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