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困难就变“鸵鸟”:为什么孩子越优秀,越容易输不起?

上周末带女儿和她的小闺蜜涵涵去公园玩,可把我气坏了!

公园里有一些供孩子们攀爬的巨石。涵涵瘦瘦小小的,却努力爬上去了,还站在高处招呼女儿,但女儿就是一动不动。

我不禁劝她,“你去试试呀,涵涵都行,你肯定可以的!”

女儿说,“石头太高了,我怕!”

我一听,急了:“你个子更高力气更大,怕什么?”女儿依然拒绝:“我不敢!”

任凭怎么鼓励、示范,女儿就是不肯尝试,还红起了脖子,“不敢就是不敢!干嘛非要逼我!”

看她这副可怜的怂样,我被气得肝疼!

回想起来,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畏难了:

弹到稍微难一点的曲子,就说“我不会”;

看跳长绳入迷,大伙邀请她加入却说“我不敢”;

跟爸爸跑1000米,还没开跑就说“我不行”

……

不肯钻、不要好,一遇到困难就当“鸵鸟”,总觉得自己不行。真让人为她的未来担心。

面对挑战,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畏难情绪。可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做到屡败屡战,有些孩子却像女儿一样打退堂鼓了呢?

 ·  01  · 

孩子变“鸵鸟”,源于“输不起”

在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里,有个叫凯凯的男孩,他各方面都很优秀,尤其擅长跳地板舞。可当老师在活动中教新舞种时,他却退缩了。

同伴邀请他:“凯凯,跳舞是你的强项呀!”他不为所动;

老师夸奖他:“凯凯做得对!”可一发现有点跟不上,他就停住动作,呆站在那里;

老师安慰他:“大家都不会跳,老师也不会跳,我们一起学。”他却哭起来,“舞蹈太难了!”

看着躲在门外偷看,却不肯尝试的小小身影,我不由纳闷:为什么凯凯会这么抗拒呢?

教育专家张敏老师说:因为他心理包袱太大了!这次跳舞激发了以往的比赛经历,他没有把握,所以选择了抗拒。

一语惊醒梦中人!

心理学上说,逃避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机制。孩子畏难,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保护自己。

凯凯打退堂鼓,其实就是权衡利弊,不敢面对失败的表现。

就如生活中,越是优秀的孩子,越输不起一样。

他们为了保持“优秀”的形象,为了逃避失败的代价,选择不去尝试没把握的东西。

因为:不去做,就不会输。

这样的孩子,可怜又可气!

心理学家李雪说:孩子是父母内在的镜子。

孩子的畏难行为,其实也是父母内心的映射。

输不起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同样输不起的父母。

作为曾经的女子地板舞冠军,凯凯妈认为只有“赢”才能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所以,她要求凯凯“考试次次100,比赛拿总冠军”。

一旦实现不了,就会找借口来掩饰。比如她在节目中为凯凯开脱:“除了地板舞,他对其他舞种都排斥。”

这样看重孩子的输赢,难怪嘉宾忍不住吐槽:妈妈的心理包袱比孩子还重。

可想而知,孩子倘若失败,所要承受多重的压力。

父母输不起,本质上是因为对自己和孩子都缺乏信心,他们习惯把自我评价建立在攀比之上。一旦输了,就觉得低人一等,甚至陷入绝望。

孩子变成输不起的“鸵鸟”,非他所愿。

 ·  02  · 

“输不起”的孩子,长大更难赢

知乎上有个提问:对输不起的人来说,“输”是一种什么感觉?

有网友说:就像一个自卑的丑八怪,最值得炫耀的面具还被人掀掉踩碎了,那一刻还不如死了算了。

输不起的人,无法正视真实的自己,宁可死也要维护面具下的荣耀。

在《家为何会伤人》一书中,武志红曾分享过一位北大校友的故事。

在北大读本科期间,他楼下的一位数学系同学,因为无法承受某门考试不及格,得了精神分裂症。当时发病是在深夜,他光着身子绕着宿舍楼跑,并边跑边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

明明是天之骄子,却因一次小小的挫败发疯了,葬送了美好的人生。这一幕,不由令人唏嘘!

如果说,北大曾为他的优秀盖了章,而今他彻底被套在这个身份的枷锁里,如履薄冰。

据北大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哪怕考上大学后,跳楼、卧轨、跳河的惨剧也是接二连三发生。

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因为输不起轻易交出自己的生命,父母该多么痛心!

孩子输不起,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源于孩子与生俱来的好胜心。但父母引导不当(要求太高、过度保护、看重竞争结果等),将固化孩子“绝对不能输”的人生信念。

越是不能输,越是输不起,抗挫能力也越差。

诚如杨澜所说,孩子小时候输不起,长大了也赢不了。

输不起的孩子,脆弱、自卑、面对压力不懂得自我调适,很容易固步自封,把自己囿于舒适圈里,从而放弃了探索和成长的机会。

长期如此,生命将失去弹性和张力,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这样的孩子,如何肩负起人生呢?

 ·  03  · 

勇敢去面对输,才能漂亮地拥抱赢

教育学家李希贵曾说: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实,在孩子的未来之路上,输才是人生的常态。

所以,教育孩子学会不怕输,勇敢地面对输,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放下对“赢”的执念,坦然面对输赢

回顾那天爬石头的经历,我发现,原来女儿不敢尝试,是母女俩各自的输赢心作祟。而在我内心深处,其实隐隐渴望女儿能比她的小闺蜜强的。

于是,我跟女儿道了歉,抱着她说:“不想爬也没关系,妈妈不该逼你。”

女儿转头问我:“要是我要爬不上去,你会骂我吗?”

我笑着说:“怎么会呢?妈妈当然不会骂你,更不会笑话你,妈妈自己都爬不上去呢。”女儿长长舒了一口气。

不对“赢”有执念,不把失败妖魔化。当父母率先放下输赢心、真正接受失败,孩子才能从中习得,放下心理包袱,坦然面对输赢。如此,内心蓬勃的能量才得以激发。

2.巧用“放大镜”和“缩小镜”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有一项有关如何评价孩子的实验。

实验中,孩子们独立完成智力拼图任务后,研究人员都附送一句评价:一组孩子得到的评价是关于智商的,比如“你很聪明,很有天赋!”另一组孩子则是关于过程的,比如“你很努力,很用心!”

而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当面临两种不同难度的选择时,被夸聪明的孩子多数选了简单的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实验表明,评价的方式改变了孩子的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他们面对挑战时的态度。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要自带“放大镜”和“缩小镜”。比如考好了,不猛夸“真聪明”;考砸了,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

放大孩子探索的过程,缩小对结果的评判;多夸孩子努力,少夸孩子智力,这样孩子才能慢慢摆脱“鸵鸟”的状态。

3.提升抗挫力,让孩子在试错中成长

在《女人30+》里,李娜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

她认为,孩子作为自然人,具有探索的本能,和对危险的切身感触的需求。作为父母,不该太过保护孩子,抹杀掉孩子亲自尝试的机会,以及体验失败和后悔的机会。

如此教养下,李娜的孩子,也非常阳光自信。

所以,只有放孩子去体验、去挫败,让孩子在可控范围内,去摸摸刀的锋利、开水的滚烫,他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孩子是在试错中不断成长的。把挫折当作一种历练,孩子才会越挫越勇。

爱,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本领。让孩子坦然地拥抱“输”,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  04  · 

武志红曾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教育。

为人父母,要放下输赢心,让孩子成为孩子。

孩子可以天真,可以撒野,可以犯错,也可以失败。

让TA生长在希望的田野上,拥抱真实生活的苦乐,经历自然的历练和挫折。

无需建造温室,也不必刻意强加风霜。

惟其如此,孩子才会放下“不能输”的包袱,从荣耀的高台上将自己松绑。

当TA独自踏上生命的征途,迎接生活的叵测,才能从容不迫,越挫越勇,才能拥有追寻自我和策马奔腾的底气和力量。

因为TA知道,无论成败,回家的路,始终灯火通明。

因为TA知道,父母的爱,无关输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