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风貌区,走进李国豪旧居
梧桐树下的老洋房
历经百年风雨,见证时代变迁
无数名家大亨
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生活印记
今天,我们邀您一起
漫步风貌区
感受梧桐树下的文化韵味
第32站
李国豪旧居
复兴西路34号
李国豪旧居位于复兴西路34号卫乐公寓,原名卫乐精舍,建于1934年,赉安洋行设计,占地面积1720平方米,建筑面积3797平方米,汽车间附屋802平方米,属现代点式建筑风格的公寓住宅。建筑为十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翼跌落一层,立面对称,竖三段布置,中间凸出,设一串挑出的半圆阳台为构图中心,两边为卧入式阳台形成竖向线条;水泥砂浆外墙,立面中部竖线条及突出的半圆阳台为暗红色粉刷,其余部分为浅黄色粉刷,山墙顶部及南侧有重复线条装饰,楼前有小花园。解放后,吕蒙与黄准夫妇、陈鲤庭、吴强、赖少其、峻青、王西彦等一批文化人在此居住。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人物简介
李国豪
(1913-2005)广东梅州人,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38年至1945年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专攻桥梁工程和结构力学。1946年回国后,任上海市工务局工程师、同济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同济大学副校长、校长,上海市第六届政协主席等。先后受聘为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技术委员会委员、主任,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委员会首席顾问,上海南浦大桥专家组组长,汕头海湾和虎门珠江顾问组组长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其专攻的桥梁工程学科达到中国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
人物故事
解开“大桥晃动”之谜
1957年10月15日,中国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浩浩荡荡的人群摩肩接踵,向大桥进发。突然大桥晃动了起来。是什么原因使大桥晃动?李国豪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因那几年身负国防科研任务,实在没时间研究,就此搁下了。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消息传来,他担心大桥会再次晃动。因为武汉长江大桥出现晃动后,为确保万无一失,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时,把钢桁梁加宽了4米,多用了4000吨钢。不过,大家心里还是没底,这能否起作用?李国豪决定解开这个难题。他的脑中浮现出当年留学德国时运用的方法。他将一座复杂的多腹杆菱形桁架体系桥梁化成连续体系,用微分方程成功推导了刚度转换的等效关系,并用模型试验得到了验证。对,就用这个思路来研究大桥的稳定与振动问题。就这样,李国豪凭着极强的记忆力和扎实的基本功,根据两桥梁的基本数据,开始推算。
1971年4月,李国豪从理论上给出了大桥晃动的答案。但他知道,仅有理论计算不行,必须要由试验来验证。可当时没有制作钢桥模型的工具,他思来想去,决定用赛璐珞来替代。他女婿帮忙从中央商场买回了一大堆废赛璐珞计算尺。当晚李国豪急不可待地支上锅灶烧水,放入的赛璐珞变软了,他压、剪、拉,开始制作桥梁模型。一年后,李国豪的试验数据终于出来,和理论计算结果完全一致。1974年,在全国钢铁振动科研协作会议上,他报告了研究成果: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时出现的晃动,是由于突然涌上大桥的人群荷载造成的桥梁弯曲、扭转共振,大桥自身结构没有问题。因此,南京长江大桥多用的4000吨钢没有必要。“困扰我们17年的谜解开了!'全场掌声雷动。
李国豪(左三)与朋友们
多年后,李国豪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大桥晃动的原因:“这就像坐小木船,当你一只脚迈上船时,船就会晃动;当你两只脚都上去后,船很快就不晃了。大桥的晃动,是很多人突然拥上出现的情况。而桥梁结构本身没有问题。”
1975年,11万字的《桁梁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稳定和振动》一书出版。1983年,这一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李国豪的这一理论为后人造桥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李国豪(邬海佳画)
信息来源:《200031——一个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
作者:湖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