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评传》之《楔子》
推前记:这是13年前的旧文了。当时正读硕士,本想毕业论文就写《苏舜钦评传》,后来被告知毕业论文不能写评传型的文章,遂只好另换题目。但是这篇《楔子》却已经写了出来,现在重新读来,倒也能自成片段,故发布于此。只是曾经计划中的《苏舜钦评传》,也许永远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计划了。
公元960年,离河南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驻扎着一队军马。夜晚突然发生哗变,次日凌晨,情绪激昂的将校们闯进帅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黄袍强行披在主帅身上,并下拜高呼万岁。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陈桥兵变”。主帅名叫赵匡胤,即后来的宋太祖。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家实已一分为二1。藩镇割据一方,时有叛乱,至唐末尤甚。“宁作开门节度,不作闭门天子”2,各路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遣。唐皇帝虽然仍坐龙庭,但内受制于宦官,外听命于武人,早已有名无实。公元907年,大军阀朱温灭唐自代,中国历史自此进入了继春秋战国、三国鼎立、南北朝之后的第四个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这是一个乱不可言的时代——战火连天,横尸遍野,五十三年间(907——960),中原地区“历五代、易八姓十三君”,政权更替如走马换灯,战乱频仍,生民涂炭。
正当中原战火纷飞之时,北方的契丹民族却厉兵秣马,伺机南侵。大概每当中原内乱之时,外族便仗着强兵铁甲,独霸一方。隋末之于突厥,五代之于契丹,无不如此。当隋之时,中原内乱,各路豪杰纷纷起兵,而北方的突厥实是整个亚洲之主,各路军团不论是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甚至李渊一支,都曾臣事过突厥3。五代时之契丹,亦是兵强马壮,胜多败少。
毛泽东词云:“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实宋太祖远不能和唐太宗比。唐太宗能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打败突厥从而臣服周边各国成为“天可汗”,而宋太祖却只能盘算着用三、五十万钱赎回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4。
的确,宋太祖能开创宋朝,有其偶然性。论德,他比不上汤、周,论功,又不如汉唐5。他只是周世宗手下的一个点检都尉,起初并不敢窥伺神器,以致当外间传闻“当立点检为天子”之时,他还慌慌张张地跑回家,向妇人寻求意见,结果吃了一面杖6。他的皇帝宝座,是手下将校拥立的。五代时将校强横7,经常拥立主帅以图功赏。宋太祖赵匡胤无功无德,这个皇帝宝座来得太容易,难免心有不安,害怕有一天其他将领亦如法炮制,夺了他的帝位。于是听从赵谱的计策,杯酒释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同时加强京师的兵力,“强干弱枝”,令诸镇自知不敌,不敢作乱。这还不够,还制定更戌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斗能力极差。这些措施虽然根本上防止了武人的暴乱,但却为宋朝的积弱埋下了祸根。
终宋之世,都在防范武人。而且弦绷得特别紧。边将稍微打了几个胜战——甚至还未作战8——朝廷就怕日久不可控制,就要千方百计地予以削斥,太祖之于石守敬、高怀德,高宗之于岳飞、李纲,皆是如此。宋帝王自太祖时便崇厚文人,之后历代帝王都对文人优礼有加,此论者皆知9。但若深入考察,便会发现,宋太祖的内心,还是看不起文人的。有两件事或许能证明这一观点。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
因为要“抑武”,所以附带也“崇文”,从太祖对“之乎者也”的藐视,以及“彼谓天下事皆由汝书生”的话来看,太祖之厚待文人,并非本心,“崇文”只是“抑武”的副产品。10
防范归防范,战却还是要打。石敬瑭做皇帝心切,不惜对契丹开出巨额条件。盖其“本出于西夷,于中国自无所爱”11,所以慷他人之慨,割让燕云十六州土地与契丹。而今这燕云十六州却成为宋太祖的一块心病。有次群臣祝贺统一,他说燕云未复,何言统一?12如何收复,他打算先财后兵,积累了三、五十万,准备采用经济手段赎回。若不成,则动以刀兵13。结果都来不及实现,太祖便去世,只好由继任的太宗来“动以刀兵”。但要动以刀兵,谈何容易!东北边的契丹民族,“一人执弓”(夷),以游牧射猎为生,天生的环境使得他们耐风寒,精骑射,加以铁骑长戈,兵士骁勇善战,国家军力强盛14。特别是耶律阿保机被推选为部落首领之后,更是四处征战,军队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无人能挡。这个历史上曾经依突厥,附唐朝,后又受制于回纥的落魄民族,仿佛是一夜暴富,俨然成为一个强国。
976年宋太祖病逝。其弟(即后来之太宗)以非常手段取得帝位,想以战功来建立威望。当时中原地区并未完全统一,在湖北地区还有一个北汉,是后汉时刘知远之弟所建,长期依附于契丹。宋太祖曾经两次讨伐过北汉,均因契丹援军而失败。979年宋太宗大举进攻北汉之时,吸取了教训,先派兵阻截契丹援军。北汉失去依靠,迅疾为太宗所灭。至此中原地区完全统一。太宗攻下北汉,声势大振,趁着锐气,率军北伐。起初很顺利,兵锋所向,辽军守将望风而降,宋军连下数郡,直逼辽国的南京幽州(即今北京),形式一片大好。幽州是辽国军事重地,也是辽国南面的门户,辽国自然不肯轻易放过。辽萧太后派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两员大将来援。宋军溃败。耶律休哥率军赶来,情急中太宗偷了辆驴车逃跑,方幸免被俘。
此次北伐太宗先胜后败,元气大伤。休整七年之久,方调遣兵马,卷土重来。此次出征,兵分三路。东路以名将曹彬为帅,中路田重进,西路潘美,由太宗坐镇后方,亲自指挥。边地人民亦奋勇争先,响应“王师”。与上次一样,宋军旗开得胜,连连告捷。但东路军贪功冒进,在岐沟关惨败。结果影响到整个战局,宋太宗急令各路撤军。西路军副帅杨业,在掩护边民撤退时,于陈家谷为辽军包围,兵败被俘,不食三日而死。一代名将“杨无敌”,就这样丧生。辽军大获全胜。
早在太祖制订“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之时,已多少有点恐辽情结15。如今再次北伐又遭惨败,宋廷朝野内外,厌战之声斐然。宋太宗亦锐气全消,从此“守内虚外”16,不复以燕云十六州为意。
这样地到了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00四年),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一面进军,一面放出和谈空气。辽人的目的只在虚张声势,趁机“协盟要贿”17,宋真宗及其臣僚却看不到这一层,吓得魂飞迫散,六神无主。金陵人王钦若建议迁都金陵,四川人陈尧叟建议迁都至四川。真宗心慌意乱,不知所从。召来宰相寇准问对。
真宗:“有人劝朕幸江南与西川者,卿以为如何?”
寇准:“不知何人发此二谋?”
真宗:“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寇准:“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
真宗:(默然而退。)18
幸好朝内主战派占了优势,加之重臣寇准的这一番应对,宋真宗终于答应御驾亲征,否则历史便将提前123年进入南宋。
真宗既已答应亲征,却全无骨气,在路上赖着不肯前行。寇准命高琼鞭打抬轿的士兵,才终于一步一步满不情愿地奔赴前线。辽军此次南侵,本是带着要挟之心而来,意图以武力威胁宋朝,逼其签定和约,从而谋取巨额赔款。所以军队“且前且却,徜徉无斗志”19,一听到宋皇帝御驾亲征,早已心凉了一半;而宋军则士气大振,个个奋勇争先。此消彼长,辽兵大败。
寇准虽然“学术不足”20,但却极具谋略。他之所以敢劝真宗渡河与辽人决战,并非拿真宗作 “孤注”21,而是他看准了辽人的真正目的,知道只要王师一到,必能克敌制胜22。事实果然。既已击败辽兵,寇准便想乘机令辽国称臣,并且献还幽州;但宋真宗过惯了皇宫安逸的生活,亲征已是勉强,此刻在战场呆了这么久,早已惴惴不安,一心只想离开这是非之地,尽快回皇宫过他的快活日子,害怕条件太高辽人不从,于是派曹利用出使辽营和谈。并交代,只要能相安无事,即使赔款百万也在所不惜。寇准无奈,只能私下威胁曹利用:“虽然有旨百万,但若超过三十万,我杀了你!”结果和谈成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兄”每年赐“弟”银十万,绢二十万。这就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潭渊之盟”。打了胜仗还要“赐币”,在全世界的军事史上都能算得上绝无仅有。在真宗的眼里,只要能息事宁人,坐稳自己的龙庭宝座,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也是,不管黄绢百银,自有老百姓辛辛苦苦为他生产创造,反正他本人是动口不动手的。
打了胜仗还要赔款,可谓无能。若单只无能倒也罢了,偏偏又要充英雄,立声名。本来要立功称雄,最好的办法就是降服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但真宗早已吓破胆,辽人不来侵扰已是万幸,哪还敢上门挑战?既然不敢对外,只好国内打主意。“知君莫若臣”,王钦若即时上言,劝真宗封禅,说只有这样才“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23此言正中下怀,真宗龙颜大悦。但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封禅大都是在国家繁荣强盛的时候,而且一般要有“符瑞”(灵异之事或物)出现才可。而符瑞本是飘忽不可捉摸之物,怎么能说降就降?真宗又难住了。还是王钦若有办法,提出可以“人力为之”24。劝真宗伪造天书。真宗欣然应允,但又怕德高望重的宰相王旦戳穿他的把戏,就召王旦饮酒,之后赐美酒一坛。王旦回家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珍珠。这坛珍珠封住了王旦的口,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力争。其他臣僚如张咏、孙奭者,对天书大加诋訾,真宗皆不予理会,吩咐王钦若、丁谓等人着手筹备封禅事宜。
于是决定封禅。这一年,是大中祥符元年,也就是公元1008年。这一年,对于北宋历史来说,是热闹的一年。万人空巷,参加封禅大典。士大夫忙着作功德文章,老百姓争先寻访灵芝仙草25。在这吹吹打打,一派太平气象的氛围中,我们的传主——苏舜钦——出生了。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
2 闽越王王审知语。
3 《新唐书.突厥传.上》
4 李涛《资治通鉴长编》卷19
5 王夫之《宋论》卷一
6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7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一“五代诸帝多由军士拥立”条。
8《涑水记闻》卷二:“李顺作乱于蜀,诏以参知政事赵昌言监护诸将讨之。至凰州,是时寇准知州事,密上言:'赵昌言素有重名,又无子息,不可征蜀,授以利柄。’太宗得疏大惊,曰:'朝廷皆无忠臣,言莫及此。赖有寇准忧国家耳。’乃诏昌言行所至即止,专以军事付王昭宣,罢知政事,以工部侍郎知凤翔府,召寇准参知政事。昌言自历秦、陕、永兴三州,入为御史中丞。”
9 如田况《儒林公议》引尹洙语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藩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不可及也。”
10 参程兆奇《略论宋代的“恢复”情结》,《史林》,2001年第3期。
11 (石敬瑭派桑惟翰向契丹乞兵,与辽太宗耶律德光约:灭掉王从珂,由石敬瑭做皇帝,和契丹结为父子之国;割让燕云十六州;每年贡帛三十万匹。参《资治通鉴》卷二八零。)
1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册第六二一页
13《涑水记闻》卷一
1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
15有论者指出,到1125年辽天祚帝为金人所俘国灭为止,辽之所以能生存达二百多年之久,主要的是靠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参杨树森《辽史简编》。
16 “先南后北”,犹“先易后难”,是为了避开辽国的兵锋。其间太祖曾掉头攻打北汉,因辽军支援而失利。参读《资治通鉴长编》卷9赵匡胤与赵普的一次对话。
17淳化二年(991),宋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
18《宋论》卷三
19 以上对话引自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20《宋论》卷三
21《宋史寇准传》张咏语。原文较有趣,录于此。“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22《宋史寇准传》王钦若语。
8寇准之谋略,及当时双方之形势,王夫之《宋论》卷三有精彩论述。可参读。
23《宋史王旦传》
24 同上。
25王安石《芝阁记》:“方是时,希世有力之大臣,穷搜而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而芝处于九州、四海之间,盖几于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