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算法下催生的名爵MG5

今天,咱们聊聊最近刚刚上市的“名爵MG5”这款车型。

在我们的后台也经常能看见有人留言,咨询这款车到底能不能入手?

我也曾经年轻过,很清楚来咨询的听友大多都年纪不大、收入不高,甚至刚刚走入社会,买车的钱还是父母赞助的。

想用10万预算落地买台新车,又希望外形够骚气,又要动力说的过去,还要保养省钱又省心,配置还不能太低……看了一圈,发现实在太难了。

合资车里面基本没的选,国产车不是对品牌不满意,就是对车型不中意……那么,MG5就真的那么香吗?

首先,我们得清楚一件事,MG5有一个兄弟车型,那就是荣威i5,而很多人对于荣威i5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网约车的层面。

虽然在南京的路上,我没有看到太多荣威i5的网约车,这是由于每个城市的网约车规定导致的。

因为,滴滴平台对于网约车的限制是车龄不超6年,公里数不超10万,但是每个城市还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比如上海、南京等城市,对于网约车的要求还规定了轴距必须达到2700mm以上,发动机功率达到108kw以上,所以轴距2680mm的荣威i5不符合南京网约车的要求,成为不了营运车辆。

但是,在其他很多城市里没有这些规定,因此i5跑网约车就很常见。

MG5虽然外观设计的很运动,但其实骨子里就是台普通的家用代步车,虽然有1.5T的版本,但我相信不会有多少客户真的愿意花8、9万去买1.5T的MG5。

因为有这个预算直接买MG6就可以了,毕竟MG6更高一个级别,而且知名度也比MG5大的多。

有人会说,MG5我也听说过啊,这也不是台新车,以前的老款MG5怎么路上很少见呢?

关于这一点,我就要说说上汽名爵现在的玩法,真的很奔放。

按道理说,一款车型要成为经典,必须有非常清晰的代际关系,比如我们之前聊的高尔夫,这台车为什么卖那么贵的价格,还是有无数的死忠粉丝愿意去消费,就是因为粉丝们看到每一代车型都在进化,无论是操控性、舒适性、科技感、外形、内饰……各个方面的变化都很明显。

虽然,也有不少人骂高尔夫减配,但经典的元素都还在,最关键的是,高尔夫的代际传承清晰,骂归骂,买归买,而MG5在这一方面却是硬伤。

MG5的历史比较复杂,要了解这款车首先要清楚他的家庭背景。

1904年,英国诞生了罗孚汽车,发展到1967年,罗孚公司登上了人生巅峰,英国首相以及女王都把罗孚汽车当成自己的私家车。

但是,好景不长。

20世纪70年代,日本车大举进入欧洲市场,罗孚公司的业绩一落千丈,之后还曾出让过20%的股份给到本田汽车。

我们都知道,罗孚集团旗下有两个大名鼎鼎的车系,一个是路虎,一个是mini。

当年路虎初代的Discover发现车型,还曾在1993年挂过本田的标上市销售过,这是迄今为止本田唯一一台搭载V8发动机的量产车。

后来罗孚越混越差,自己也懒得开发车型了,直接把本田的车换个罗孚的标就在当地卖。

英国车给日本人拿去换标卖,英国人忍了,但是拿日本车来贴个英国车标,他们不能忍,结果罗孚被骂的狗血喷头。

再之后,罗卖给了宝马。

宝马玩了两年,发现这个企业自己也救不活,于是聪明的宝马自己留下了Mini品牌,又将罗孚旗下的路虎越野车以30亿美元卖给了福特,不知道宝马现在会不会后悔当年的这个决定。

如果当年宝马能留下路虎这个品牌的话,也许BMW也能出一款抗衡奔驰G63的硬派越野车了,到现在为止,宝马没有硬派越野车,是个硬伤。

被宝马把优良资产剥离完随手丢弃之后,罗孚公司已经走向破产的边缘。

正当英国佬苦于没人疼,没人爱的时候,有一家中国公司突然找上门来,说是想要接盘,这家公司就是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成立于1978年,曾与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组建过合资公司,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设计、开发和测试,上汽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正准备摩拳擦掌的准备自己造车,弄一个完全独立的自主品牌。

鸡贼的德国人虽然与我们合资开厂,但从来不给我们提供核心技术,所以上汽要打造独立的自主品牌,只能满世界的寻找有核心技术的厂家,然后花重金去收购。

正好,英国罗孚要卖,上汽一琢磨,这家公司自身有百年历史可以拿来吹牛,而且本田和宝马还曾经参与改良过它的技术,买下来应该能一口吃个胖子。

简单的讲,英国人缺钱,中国人缺技术,两家公司一拍即合。

2004年6月16日,上汽以6700万英镑收购了罗孚25、75车型和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这就意味着上汽得到了研发中至关重要的发动机和底盘等核心技术。

但是,到了2005年4月份,因为某些原因这项收购又暂停了,随后罗孚又进入了破产程序,继续对外嚷嚷着要卖,上汽看罗孚还想卖掉自己的发动机厂,于是就提出要不再加点钱,一起给收了吧。

这时,南汽集团杀了出来,与上汽竞争收购罗孚,最终在6月份,南汽击败上汽,整体收购了罗孚、MG所有的组装厂、发动机工厂以及罗孚的发动机供应商Powertrain,代价是花了5300万英镑,再加上之前上汽已经支付的6700万英镑,罗孚这么家濒临破产的公司,最终被中国的两家企业用1.17亿英镑收购。

2007年1月,荣威品牌亮相,首款车型就是荣威750。

这台车参照2004年宝马对罗孚75车型改款后的设计,然后进行小改款,其实主要就是轴距加长了100mm。

当年上市后反响还不错,毕竟那时候的消费者,还没多少人见过雪茄车身的英伦车,大家对英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捷豹、路虎、劳斯莱斯这样的豪华车型上。

再加上荣威一上来就把荣威750的调性弄的挺高,首发的750车型还是2.5V6发动机,很多人当年心中对荣威的定位都比咱们纯国产品牌比亚迪、奇瑞、吉利要高出一截。

另一方面,南汽集团也在筹备发布新车。

荣威有750,南汽也有MG7,不仅如此,南汽还推出了敞篷小跑MG TF,这应该算是南汽的巅峰时期。

同样是在2007年,南汽也展示了一款MG5车型,但是外形比较老旧,只是亮了个相就没下文了,因为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上汽集团以107.38亿元整体收购了南京汽车,MG品牌从此归上汽所有。

随后,上汽推出了大家熟知的MG3和MG6等家用车型,MG5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

直到2008年北京车展,荣威发布了荣威550,媒体就猜测名爵的MG5很可能就是荣威550的两厢版。

这一晃又过了2年,到了2010年4月份,荣威又上市了一款新车荣威350。

从这时开始,关于名爵MG5即将上市的消息就一直不断,一直拖到2012年3月,MG5终于上市了,售价8.77万~12.87万。

现在回看8年前MG5的定价,是不是感慨如今的车价就跟白菜价一样?

可是,荣威350这款三厢车都卖不好,当年消费两厢车还不成气候,MG5就更没存在感了,跌跌爬爬的卖到2017年,MG5正式宣布停产。

大家如果留意一下2017年前后的中国市场,会发现国产轿车的更新换代已经非常慢了,所有厂商的精力都放在了SUV车型上,荣威RX5和名爵MG ZS都是在2016年底~2017年初陆续上市的。

消失了3年的MG5怎么现在又重新上市,而且之前明明是台两厢车,怎么现在又变成了三厢车了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名爵这两年找到了消费者的G点

MG6主打运动家轿,吸引了不少的年轻人对这车爱不释手,最近上市的新款,更是推出了Trophy版本,四出排气+运动模式,整出了一点小钢炮的范儿,价格也一路飙到了13.98万,跟思域正面硬刚。

我了解了一下终端的销售情况,竟然这个版本的销量还不错,并且优惠还不多,也就1万上下。

再加上MG5的姐妹车型荣威i5,通过打折促销,销量竟然能排进国产轿车前三名,虽然说月销在1万台上下徘徊,跟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的月均2万台上下还是有些差距,但对于荣威来说,这个销售成绩睡觉都能笑醒了。

同样站在旁边偷笑的,当然还有名爵了。

因为国产车排行榜第四名就是MG6,月销在8000台上下,再看看荣威i6的销量月均5000多台,虽然比不了MG6,但是最近上市的荣威i6 Max反响也还不错,后期如果打折力度大,业绩很可能还会再上一层楼。

所以,荣威i6(i6 Max)+名爵MG6+荣威i5,这三个车型已经让对手压力很大了,现在是时候再给火上浇点油了,毫无疑问,那就是推出MG5啊。

但是,MG5不能出两厢版,因为国内两厢车市场很明显是个死局,10来万的价位有飞度、致炫这种消费者无脑买的车型,12~16万有高尔夫这种贵上天也有人舔的大众封神之作。

因此,名爵也放的开,管不了什么MG5的历史背景、代际关系,别说MG5以前是两厢车了,就算以前是台跑车,只要现在出三厢版本能赚钱,那就能改成三厢……必!须!改!

现在的国产MG,其实跟当年收购的英国罗孚公司旗下的MG,已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所以还拿着英国车的历史来宣传,只是个宣传手法而已,为的是让自己的品牌加一点厚重感,消费者并不需要当真。

在我看来,MG5就像是某种算法催生下来的网红车型,就像抖音和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总是会推送一些你喜欢的内容。

上汽集团最恐怖的一点,就是他越来越像是汽车圈的字节跳动,造车的思路就是“Fade流”,也就是喂养用户,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但我想说的是,客户并不一定都是对的,品牌也需要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要有自己坚持和傲娇的一部分,否则客户与品牌的关系,只是非常肤浅的消费者与商家关系。

就像现在很多人,已经明白了浅阅读与深阅读的不同感受,重视知识价值的人已经开始丢弃浅阅读的习惯,开始了深阅读的体验,而汽车品牌也应该从长远考虑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MG5这款产品就是在浅显的层面,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优势,然后刷卡、买单,这也是上汽名爵最想达到的目的。

对外宣传,MG5肯定只会对比合资车,但是消费者一定只会对比它真正的竞品,国产车中的帝豪、逸动和艾瑞泽。

因为有荣威i5打头阵,前面的路都已经被探过了,i5的低价策略非常成功,1.5L手动低配7.59万,结合终端2万多的优惠,成交价5万多,肯定能打动消费者,9.28万的1.5L自动挡高配,优惠后6万多,也是老百姓能接受的定价。

所以,冲着性价比去的消费者大有人在,这也是荣威i5能把销量做到国产轿车第三名的核心原因。

再看MG5上市的定价策略,6.79万的起售价很吸引人眼球,但是这款车是否会生产,真的不好说。

因为荣威i5也有一款6.89万的手动入门版,至今没看到荣威经销商卖过几台,而MG5的畅销车型也一定不会是手动,更不会是低配,对于消费这种轿跑风格、拉风外观的客户来讲,自动挡是必备条件。

并且,车内的配置丰富程度也是他们考量的重要因素,因为不能光是外观拉风,坐进去啥配置也没有,今后带妹子出门兜风会很没面子。

所以,8.29万的MG5 1.5L豪华版,肯定是关注度最高的版本,这台车有12.3英寸大屏、车联网功能、360°全景影像、自动空调、定速巡航……甚至还有远程启动这种华而不实的功能。

不用担心1.5L+CVT被人吐槽动力太肉,因为这个级别的车型,没有最肉只有更肉。

兜里的预算有限,客户心里也清楚,要想动力好,票子不能少,有实力就上1.5T啊,但是有这预算干嘛买MG5?

预算到了10万范围,更高一级的车型我也不一定偏要买MG6,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如果年轻用户家用代步,预算不足,又想要外形拉风,真的看上了MG5就入手吧,这个级别的车型,比它能装X的,没有MG5便宜,比MG5便宜的,没有MG5能装X。

但是,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姐妹车型i5成交价也就手动5万多,自动6万多,如果脑袋一热,按8.29万原价购入,那真的是对不起你自己的血汗钱。

个人预测,在半年左右,MG5的优惠幅度会在1.5万~2万区间,这个时候入手才算合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