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糕点房

乡村记忆——逝去的糕点坊

文/游传化



     糕点也称点心,我们这里习惯称为“馃子”。馃子是民间百姓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过去,走亲访友、探视病人总要到街上称几斤用油纸包裹、纸经绳捆扎的糕点(高档一点的包装是用方形木盒),拎着出门,这就算是当时最好的礼品了。因此街上就出现不少从事糕点加工的作坊,谓之“糕点坊”。

    老人们说,解放前我们镇上最大的糕点坊要数“万盛货栈”。万盛货栈不仅有油坊、酒坊,还有规模不小的糕点坊。  

    近日,我怀着敬意和好奇走访了“万盛糕点坊”的第五代传人刘銮栋先生。

    刘师傅继承祖业,在游集镇开办了一家规模化食品加工企业“灵璧县盛康食品厂”,专门从事传统糕点制作,并已成功注册“盛康”商标。目前刘师傅正在申报灵璧传统糕点“八大样”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说明来意后,刘老板和夫人张红梅女士把我带到他们的食品加工车间,让我大致了解一下糕点的加工流程,然后到办公室耐心详细地讲解过去传统糕点的制作工艺。

    刘老板说,过去传统糕点品种很多,但我们这里最著名要数“灵璧八大样”,即:三刀、羊角蜜、麻片、马蹄酥、雪饺、芙蓉、金钱饼、寸金。每一种糕点加工工艺都不尽相同,有的属于油活、有的属于炉活、有的属于糖活。

    说到这里刘先生介绍了传统糕点坊的设备及其工具。过去糕点坊制作工序复杂,设备工具繁多,一般有烘烤用的土炉或吊炉,碾皮的磨盘、几张大案桌、几口烧柴的大铁锅,另外还有各种花刀、糕刀、烫刀、模具、走锤(滚轴)、捞罩、箩筐、面盆、铲勺等。制作糕点的原料有:面粉、白糖、蜂蜜、糖稀、猪油、豆油、蜜饯等。每个糕点把式(师傅)都要带着几个伙计和徒弟,他们都有明确严格的分工,有的配料、有的管锅、有的管炉、有的管案。

     刘先生话语顿了顿,便逐一介绍“灵璧八大样”的传统制作工艺和相关典故。

    三刀,因每块糕点上都要划三刀而留下三道刀痕而得名,又因过粞(蜜)也叫“蜜三刀”。

    有关三刀还有好多典故呢。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一路追杀至彭城西南,躲至一山洞里(今萧县皇藏峪),饥饿难当。一贴身将士从山下百姓家寻得几块糕点,刘邦接过狼吞虎咽,连声说道:“香甜可口,人间美味也!难得!难得!”肚饱心喜,于是他随手抽出宝刀,在洞旁的青石上,连砍三刀,青石上顿时留下三道深深的刀痕。将士请求,如此好吃的食物,大王赐个名吧!刘邦见青石上三道刀痕,随口答到:“三刀是也。”汉军随后反败为胜,一路追打项羽至垓下(今灵璧境内),三刀这一食品亦被汉军传播到垓下。刘邦称帝后,三刀便在垓下广泛流传开来,名噪一时。清代,三刀又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三刀具体做法并不复杂。它属于油活范畴,要用两种面,一种是用面粉、油和糖稀和面、发酵后去酸而成的芯子面,另一种是用水和油和的皮子面。把两种面团都放在案板上,分别用擀面杖擀开。将“皮子面”擀成两块长方片,将“芯子面”擀成一块长方片,二者大小相同。然后用一块“皮子面”片作底,中间铺上“芯子面”片,再把另一块“皮子面”片盖上,成为三层,厚度约五厘米。叠好后,用刀切下一长条,将长条面擀薄,切成长小块,将宽边四角对齐折上,折边中间顺切三刀,成为四瓣,将其下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随即用捞罩捞出放入另一糖锅中过糖稀,出锅晾凉就成三刀了。三刀趁热吃口感更好,故民间俗话说,有钱难买热三刀。      

    羊角蜜呢,因其形状像绵羊头顶上的两只犄角,芯里又有蜜糖而得名。

    传说项羽与刘邦相战于垓下(今灵璧境内),人困马乏,饥渴难耐。附近一牧人用一只羊角装满蜂蜜,献给项羽与虞姬饮用。军中谋士提醒项羽勿忘牧人之恩,项羽命人在帐中以面粉蜂蜜制成面食。后来民间纷纷效仿。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垓下百姓为纪念这位豪杰英雄,便把霸王项羽当年曾食用过的羊角蜜尊为礼物,并一直流传至今。

   羊角蜜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羊角蜜也属油活范畴。制作时,用面粉和面擀成面皮,两层中间夹油,不至上下粘连,再用一种特制的、形似羊角的小模具套在食指上一个个卡切出来,然后放在沸油中炸制,膨胀(这时内中是空的)后趁热捞出,放入预先备好的粞浆中,因热胀冷缩的原理吸入粞浆(这就是所谓蜜),最后捞出放在白糖或熟面中轻拌即可。

    麻片也称芝麻片。

    其特点是薄如纸片,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民间也因此称之为“薄脆”。它属于糖活范畴。制作时,先将糖和米稀在热锅里炒浆,达到一定火候时,放入去皮芝麻翻匀,立即取出放到案上摊开,趁热迅速用磙锤擀轧成薄饼,用刀裁切成方块即可。

    马蹄酥也称蹄酥,因其香酥可口外形又像马蹄而得名。

    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当年领兵打仗路过灵璧一街市,远远闻到一股油炸香味,命人前去探问购买品尝。朱元璋正要品尝时,突然士兵高喊敌军追来,朱元璋手中点心顿撒一地,被马蹄踏碎,匆匆逃离。后来朱元璋做了开国皇帝,就根据记忆中马蹄下酥馃的形状,下旨让宫中御厨做成花酥切成马蹄状的糕点,并御赐其名"马蹄酥"。马蹄酥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

   马蹄酥由荤素面卷成,属于油活类。制作时,用一定比例的面粉、猪油、素油、白砂糖加热水和面,趁热用湿布把面盖好。醒好面再分成剂,用手揉光压扁,擀成直径约四五寸的圆饼,用刀一切两半,并在每半表面划数条线(防止油炸时表面鼓泡)。然后将半圆饼直径处两头沾粘合成马蹄形,放入猪油锅内,炸到表面呈淡黄色时,捞出凉干即可食用。

   雪饺则一直被民间称为高档点心。其得名在于外面有绵白糖和熟面粉包裹,“白如雪,形如饺”。

   雪饺的具体做法是,用一定比例猪油和面(因猪油活面起酥快),用金桔、杏梅、楂糕、白砂糖制馅。先用面粉、熟猪油加水和成水油面团,做皮面用,称外皮。再将面粉加猪油和成油酥面,将油酥面包入皮面中,称内皮。将内外皮压平后卷成长条,分切成块,再将分成块的油酥面团逐个压平,放入饺馅,然后包成饺子形。把包好的饺子放入沸油锅炸制,呈金黄色时捞起,放在竹箩里滚上糖粉或熟面粉,雪饺就大功告成

    芙蓉,外形粗壮,里面呈蜂窝瓤状,质地脆酥,尤招老年人和儿童喜爱,民间称其为"芙蓉馃"。

    说起芙蓉馃还有一个典故。相传公元608年,隋炀帝幸游扬州,开凿规模宏大的通济渠--古汴河。炀帝游玩途径泗州青阳镇,路遇名曰“芙蓉”之妙龄女子。次日,炀帝邀芙蓉前往离宫游玩,离宫旁一片荷塘,塘中长满荷花,有的已经盛开,红白相间,有的含苞待放,在荷叶的衬托下,争相斗艳。美景下芙蓉女柔情娇语、妖媚风骚。初得芙蓉女,又观芙蓉花,炀帝欣喜,遂命太监总管和泗州知州,池岸植柳,待柳荫植成,在芙蓉池旁,设芙蓉宴庆贺喜得佳丽芙蓉夫人,奖赏植柳有功的大臣。老太监了解炀帝食性,向泗州知州提议,派人将青阳镇大头酥店老板和糕点师傅找来,要他在三日内做出形似芙蓉的大头酥百斤,以备食用。三日后如期举行了"芙蓉宴",炀帝坐在芙蓉池旁,观赏芙蓉花、畅饮芙蓉酒、倾听芙蓉歌、欣赏芙蓉舞,手搂芙蓉女于膝上,仿佛置身于芙蓉中。再说青阳糕点师傅,为了使大头酥更脆更酥、更香更甜,在糯米精粉中加黄豆粉,经油炸制,糕点越发松酥。师傅又在糕点上做成待放荷苞,油炸后果色发黄,酷似一朵朵待开的芙蓉花。群臣食后,不但饱了口福,而且开了眼界,尽管他们心中不少人身居高官要职,但从未吃过这样好的糕点,都赞口不绝。隋炀帝也因第一次品尝这样好的糕点而特别高兴,大加赞扬,询问知州此种糕点叫何名?知州奏曰:老百姓称"大头酥"。隋炀帝曰:“不妥!不妥!此糕点形非大头样,而似芙蓉,今赐名'芙蓉馃',作为泗州贡品,定期定额送入宫中。"泗州知州遵旨谢恩。从此,芙蓉馃之名蜚声遐迩,一直在泗州(今泗县、灵璧、泗洪一带)流传至今。

   芙蓉馃制作时,先用糯米面和黄豆面做成手指状馃坯,风干备用。炸制时须先将馃坯放入温油中浸发,然后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捞出后饯糖沾面即可。  

   金钱饼,因其外形小巧、裹满芝麻、一身金黄、形如金钱、酥脆可口而得名。它和桃酥、条酥一样都是需要上炉烘烤的食品。

   传说北宋时期,庐州(今合肥)一带就用面粉制作一种铜钱大小、实心无馅的饼,其外还布著密密麻麻的芝麻,当时称之为「金钱饼」,是百姓逢年过节常吃的点心。元朝末年,朱元璋的部队中将领所率领的水军都来自同一家乡,将领命家乡父老制作一种以糖为馅的“大 金钱饼”,当时称做“麻饼”,作为水军的干粮。水军吃着家乡的点心,精神振奋,一鼓作气打败元军,朱元璋非常高兴,又称这种饼作为“得胜饼”。后来金钱饼一直在安徽的凤阳、蚌埠、灵璧等地民间流传。

   金钱饼的做法是,用猪油、白糖、面粉一起和面,醒透后上案用磙锤擀至两厘米,均匀撒上去皮芝麻,再用专用模具卡切一个个圆形面坯,然后放在托盘内,送入土炉或吊炉中烘烤至金黄色即可。

   最后来说说寸金。

   寸金也称“芝麻棍”或“芝麻条”,因外形为一寸来长的金黄色小条“寸金”之名是由此而来,当然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寓意。

   寸金是“灵璧八大样”里工序最为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食品,至少要六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熬糖、揉糖、拔糖、包馅、掐条、粘香等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手法极其讲究,对时间、温度的把握非常严格。比如熬糖的温度,温度太高糖稀无法凝固,温度太低糖就硬了;再如拔糖的过程,拔轻了,糖的黏性太大影响口味,拔重了,易使糖皮在包糖时发生脆裂,一旦脆裂,这一批寸金也就报废了。因其工艺复杂,民间很少用这种传统做法制作,大都被改作简单方便的方法了。

    即将结束采访时,刘师傅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手工作坊渐被现代化机械和先进技术代替,传统糕点虽然市面上有售,但已不是老作坊的味道了。“盛康食品”这几年一直致力于传统糕点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努力使大家找回记忆中的老味道。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

(0)

相关推荐

  • 味美糕点,手不沾面,拌一拌,搅一搅,比蒸馒头包子更简单

    味美糕点,手不沾面,拌一拌,搅一搅,比蒸馒头包子更简单.你还在为早餐而发愁吗,试试这个发糕吧,香甜松软,制作简单,全家都爱吃,它就是玉米发糕,粗粮细作,一起看看. 玉米发糕需要用到的是玉米面,何为玉米 ...

  • 再品 混糖饼

    混糖饼(全国老字号,传统地方特色糕点文化挖掘,执笔 {挖掘.整理}:中点工匠杜德春.探究中国糕点人文历史溯源精髓) 很久以前混糖饼作为北方的一种烘焙饼子,一直以来是中秋和春节的佳肴美品,但随着技术的普 ...

  • 郭杜林

    郭杜林(全国老字号,传统地方特色糕点文化挖掘,执笔:中点工匠杜德春.探究中国糕点人文历史溯源精髓) 典故溯源: 清崇德三年(1638年),太原城内一家糕饼铺的郭姓.杜姓.林姓师徒三人专做唐饼的营生.八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槽坊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槽坊 文/游传化     清乾隆年间,我们游集镇上酒肆林立,店铺鳞次栉比,是方圆几十里的官盐等物资集散地,热闹非凡.当时街上最著名的商号有:"德源"."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菜馆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茶馆 文/游传化      茶馆是人们对过去集镇记忆的一部分.      我们这里的茶馆和南方的茶馆或茶楼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的大部分所谓"茶馆"只不过是卖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文/游传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油是人们一日三餐烹调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佐料.那么过去传统食用油是怎样做出来的呢?随着时光流逝,知道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客栈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客栈   文/游传化 乡间集镇上过去都会有几家大小不等.供来往客商住宿的地方,谓之"客栈".有的地方戏称客栈为"挡子店",有出门在外遮风挡雨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吆喝声

    乡村记忆--逝去的吆喝声 文/游传化  过去沿街摆摊和走村串户的各行业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吆喝声.吆喝声就是一种广告形式,一种身份说明,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唤起和提醒人们的消费注意力.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黑黑的猫猴帽

    黑黑的猫猴帽 文/胡桃夹子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冬天,上学的路上,我们都是顶着西北吹来的寒风,使劲的缩着脖子前行.因为刺骨的寒风总会随时顺着脖子,钻进我们的衣领里.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 ...

  • 【灵璧故事】乡村记忆——戽鱼

    戽鱼  文/朱现凤 我的老家住在老濉河岸边,所以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小时候最有趣的就是戽鱼了. 记得那时候,每到汛期过后,河道的小叉沟里,都会冲进一些小鱼小虾.起初,我们只是觉得好玩,在里面逮一些鱼虾, ...

  • 【灵璧记忆】乡村记忆——看青

    禅堂湖记忆--看青 文/胡桃夹子 "看青"就是看护庄稼,要从庄稼初长,看到庄稼成熟. 从前生产队,都有"看青"的人.特别是玉米,黄豆,白芋,花生,棉花在将熟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