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因何被孙权逼死?道不同,不相为谋

翻看全本《三国志》,除了帝王,仅有两人单独立传,一人是诸葛亮,另一个人则是陆逊。

公元222年,东吴大祸临头,刘备倾全国之力,已经到达前线,而此时吕蒙又刚刚病故,孙家基业一时危在旦夕。此时,陆逊站了出来,用一场大火教会了刘备做人,保全了东吴,一时风光无限。

(陆逊)

23年后,已经出将入相,位极人臣的陆逊被迫卷入孙和和孙霸的夺嫡之争,惹怒孙权,惨遭陷害,最终在孙权的指责中郁郁而终。

一起一落,一兴一亡,神将陨落,令人唏嘘。

提到陆逊的死,很多三国迷会把其归咎于孙权晚年的昏庸,年轻时的孙权被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确实英明决断、雄才大略,但是老了却犯糊涂了,开始疑神疑鬼、嗜血好杀。最终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发党争,致使陆逊成为了牺牲品。

(大帝孙权)

但是事实上,立储之争只是陆逊与孙权矛盾爆发的一个导火索,两人的不和其实由来已久,表面上君明臣贤,关系和睦,实则观念不同、各执己见,即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那么,陆逊和孙权各自“谋”的是什么“道”呢?

  • 陆逊奉行的是儒家思想的“王道”;
  • 孙权奉行的是法家思想的“霸道”。

在解释为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何为“王道”,何为“霸道”?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孟子

(霸道)

孟子说,用武力假借仁义之名则可以称霸,因此称霸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力;用德行践行仁义之名则可以称王,使天下信服,国家也就不必太强大。于是,与“霸道”相匹配的法家强调严刑苛法用以富国强兵,而与“王道”相匹配的儒家则强调广施仁义、以德治国。

可见,同“儒法之争”一样,王道和霸道也是背道而驰的,即使起点相同,最终也只会是渐行渐远。

不同

了解了霸道和王道的区别,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陆逊和孙权会走上不同的“道”,用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原生家庭。

先来说陆逊,陆逊出身于江东大族,其叔父为大名鼎鼎的江东名士陆绩,其从祖父为庐江太守陆康,从陆康一直往上可以追溯到汉初名臣陆贾,纵观整个汉朝,陆家几乎可以说世代为官。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了汉王朝的主流统治思想,当官的都以能够成为“大儒”为目标,世代为官的陆家当然更是如此。于是,从小跟随其从祖父陆康学习、生活的陆逊自然深信儒家之道,也即“王道”。

(儒学)

再看孙权,虽然往上数三代孙家也是做官的,但是多以勇武著称,特别是其父孙坚和其兄孙策,在奠定江东政权的时候,靠的是残酷的征伐以及血腥的杀戮。孙策在南渡的时候更是对江东士族采取了极为残忍的压制政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孙权自然而然也就会信奉武力、崇尚强权。因此,激烈而高效的法家思想自然也就是孙权的首选,即“霸道”。

在这里要多提一句的是,当年孙策在围攻庐江时,时任庐江太守的陆逊从祖父陆康兵败忧愤而死,陆氏家族也死伤大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陆逊和孙权是有世仇的,虽然后来孙权委以陆逊重任,陆逊也尽心辅佐孙权,但这段往事终归是两人绕不过的一个“梗”。

(小霸王孙策)

“原生家庭”的不同,给了两个人不同的思想观念,也指引着两个人走向不同的“道”,那么陆逊和孙权又是如何在各自的“道”上渐行渐远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不相为谋

陆逊和孙权在各自的“道”渐行渐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治国观;
  2. 天下观;
  3. 嫡庶观。

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一、治国观

陆逊曾经给孙权上过一份奏疏,是这样的:

臣以为科法严峻,下犯者多……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陆逊

信奉儒家“以德治国”思想的陆逊是极力反对法家的严刑苛法的,他认为为政应该“施德缓刑,宽赋息条”,如果刑罚过于严苛就容易失德,失德就会失去人心,人心不附,“王道”则不成。

(儒家“为政以德”)

那么信奉法家思想的孙权是怎么回复的呢?

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陆逊

言外之意,你陆逊说我严刑峻法,难道对于小人、恶人,不该惩戒遏制,以儆效尤吗?孙权不仅对于陆逊的观点不以为然,甚至曾向诸葛瑾吐槽过陆逊,“伯言(陆逊)长于计较,恐此一事小短也”。

可见,在治国理念上,两人早就各执一词、各执己见了。

二、天下观

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而周文化建立的基础是分封制,是一种小国寡民的状态,各安天命,其乐融融,是一种守成之道;而法家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大一统的集权式文化,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法家更多的是一种进取之道,这也是秦国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

因此,对于天下的态度,陆逊和孙权也是势同水火的。

对于孙权来说,他是不甘心偏安一隅的,他的志向在于破魏灭蜀,建大一统之功,成不世之伟业。而对于陆逊来说,安安稳稳地守好一方之地,发展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王道。因此,在攻天下还是守天下方面,两人经常发生冲突,孙权经常被陆逊泼冷水。

(孙权)

公元230年,孙权想要攻取夷州(今台湾)、朱崖(今广东徐闻及海南岛),陆逊上奏疏说道:

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陆逊

陆逊认为如今对于江东来讲,不宜穷兵黩武,而是应该发展民生。说白了,就是反对孙权这次的对外扩张,让孙权安安心心管理好江东就好了,结果孙权没听,一意孤行,最终无功而返。

公元233年,辽东公孙渊先是表示对吴称臣,但随后却违背盟约,并斩杀东吴使臣,孙权大怒,欲兴兵讨伐,结果陆逊又来劝说了:

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耀将来。——陆逊

(公孙渊)

陆逊反问孙权,仅仅为了辽东的那点人口和骏马,难道连江东的基业都不顾了吗?还是留下大军,威慑魏国和蜀国吧,等到中原平定了,公孙渊自然也就臣服了。孙权听后,只能作罢,但是被陆逊就这样泼了冷水,心里不爽那是肯定的。

所以,面对天下的态度,陆逊和孙权,一个守成,一个激进。在陆逊眼里,孙权那不叫打天下,那就冒进,而在孙权眼里,陆逊之志“徒守江东”,并表示他“自守可陋”。

三、嫡庶观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最终把陆逊逼死的嫡庶之争。

其实,嫡庶之争归根结底也是“儒法之争”,前文提到,儒家文化建立的基础是分封制,而分封制又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宗法制的核心又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强调,就是对宗法制的强调,也就是对儒家文化的强调。

而对于法家来说,优胜劣汰即为“法”,只要是当皇帝的觉得你不行,就可以随时废嫡立庶。所以当孙权想要废掉太子孙和时,陆逊和孙权“道”上的矛盾又激化了。陆逊曾上疏到:

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陆逊

(太子孙和)

陆逊表示,太子是嫡长子,是正统的继承者,而鲁王只是藩臣,不应该得此宠爱,应该让他们各得其所,这样才能保上下平安。

然而孙权这次是真的怒了,你个老腐儒,天天管东管西,现在连立太子的事儿都要管了,是时候给你个下马威了,于是,便有了对陆逊的轮番指责,陆逊也在责备中郁郁而终。


所以,综上,由于陆逊和孙权所信奉的“道”不同,导致他们无论是在治国观、天下观还是嫡庶之争上都各执己见、矛盾不断。最终在立嫡立庶的问题上迎来爆发,直接导致了陆逊的死亡。

总结

信奉儒家“王道”的陆逊最终倒在了信奉法家“霸道”的孙权的面前。

陆逊的死,再一次证明了帝王的老师从来都是嬴政,而不是孔子。就像汉宣帝对他儿子汉元帝说过的一句话一样: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宣帝

虽然表面上独尊儒术,宣传的是儒家的“王道”,但实际上采取的依然是法家的“霸道”。

儒家和法家的关系也正如陆逊和孙权的关系一样,陆逊是孙权的“工具”,同样的,儒家也是法家的工具。

(沐茗,为你解读历史!)

参考文献:《三国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