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 李立:在香港太平山顶(组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落马洲口岸
当年,从这里北望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田野
浅浅的的深圳河,隔开着深深的两个世界
有人从高倍望远镜里寻找乡愁的良药
有人从高倍望远镜里寻找骨子里的优越感
有人趁天黑月高,徒手横渡大海
有人死于同胞手足的冷血子弹,有人被
无亲无故的鲨鱼收留,从此杳无音信。幸运儿
多年后返乡投资设厂打此路过,泪眼婆娑
那一年,北边的田野上响起春雷滚滚
水泥丛林破土如雨后春笋,落寞的
瞭望塔已不解瞭望的饥渴,和渴望
财富升值的步伐
曾驻骅于此的宋朝皇帝,早已被岁月的潮流
淹没,路过者无需落马示敬
我们过河探亲访友,仍需落车
验证
仍然高高矗立的铁丝网,飘拂零星的碎布和塑料袋
像无言的经幡,诉说着一丝丝发黄的苦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罗湖桥
秦、汉、唐、宋是从石板桥面走过的
元和明是从木板桥面走过的,风雨飘摇的
大清,最后一趟是从铁路桥面走过的
深圳河从历史深处潺潺而来,河面被岁月
啃过,被贫穷、落后蚀过,被列强的
鸦片和洋炮撕咬过,最后成为
两岸人民无法自由跨越的一道痛苦的屏障
载着鸦片、洋油、洋布的火车,和载着
粮食、猪肉、蔬菜、水果的火车在桥上
擦肩而过,载着各自的满足和苦难
那年,风尘仆仆的红色武装和主义
在桥中戛然而止,没有迈过那道坎
后来来势汹汹的红色语录,被持枪卫兵
挡在桥头,桥南的青山绿水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后来桥北停止了穷折腾,通过这个唯一的
“鼻孔”,吸取外面一丝清新的气息和
理念,给一穷二白的眼光输送敏锐的营养
一声春雷从桥上奔驰而过,神州大地开始
下起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金紫荆广场
是谁跟在我身后,踩踏着我的满心欢喜
是谁往我厌恶里塞一叠一叠的邪教宣传单
是谁用粤语辱我为水货客,叫嚣着要我滚回
倭寇才使唤的地方去
金紫金花绽放成永恒,维多利亚湾的海风
总不停歇,湛蓝的南海之水
一次又一次的扑向堤岸,仿佛是在苦苦追寻
沿岸摩天大楼一个劲的向上疯长的
答案,这不是我
想要的答案
我从深圳口岸通过一道又一道检查,向南
奔涌而来,满怀探望东方之珠的迫切之心
那是我失联100年的手足同胞,难免不
像南海的水,心潮澎湃
可是,可是……
1997年6月30日零点寿终正寝的米字旗,至今
阴魂不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香港太平山顶
站得高,看得远
在香港岛的制高点,俯瞰
我看见100年前,太平山的前世
扯旗山被改名叫维多利亚山,英港政府立法
规定:华人不得上山
富人、高官、外国使节和统治者的豪宅
绕太平山像金字塔向上盘旋,太阳
高高在上,山顶盘踞着居高临下的港督官邸
而今,港督官邸改为市政公园,火车上到山顶
我上到山顶,凭栏眺望
维多利亚湾,盛满了祖宗海涛涛不绝的馈赠
英军贩运鸦片的舟辙已被川流不息的游轮
淹没
远处的公路上依然车水马龙,雨后春笋般的
高楼大厦,坚定不移的向云霄开拔
岁月摇曳,载着末代港督远去的那艘皇家游轮
在港湾溅起的水花,仿佛
依稀可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李立,笔名夏炎炎,先后在《诗选刊》《作品》《绿风》《扬子江》《诗潮》《芒种》《延河》《特区文学》《中国诗人》《中国诗歌》和台湾《秋水》诗刊等国内外80多家报刋发表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70多万字,出版诗集《青春树》,诗合集《蓝窗口》和《蓝海湾》,报告文学集《飞翔的金凤凰》等多部,获《中国诗人》微刊(2016-2017)年度诗人奖等,浏阳河西岸诗群成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延伸悦读
短歌行‖李立:有个叫大角卜的村(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