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牛角尖:抬与落(问题篇)
在做上期《拉扯之形,提拔之意》的时候,想起曾经练拳时钻过很多的牛角尖,其实现在也会被很多类似的太极术语卡住,因为本身天资差,再加上是个it宅,身体的直觉感悟能力在长期的伏案工作生活中已经消磨殆尽,所以很多事要脑子先理解,身体才能慢慢跟上,所谓的“拳到千遍无师自通”对我来说根本没希望,所以很依赖这些理论术语来打开我的感悟之门,好处是经过不断地揣摩与自我纠错,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之前用十几篇所讲的“腿胯、腰裆、丹田与炁”,其实就是这套体系里最重要的部分:“缠丝合力”,我觉得不管是太极还是其他武术都是在研究如何更合理地用劲,而众多武术术语都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经验,虽然并非都十全十美但基本都有他的道理。
这次主要是想提出个问题,也是我曾迷惑过的,一起来探讨下“抬脚逆缠,落脚顺缠”。
单纯字面理解并不难,“抬脚逆缠”就是抬脚时腿带着脚动,脚不发力,也就是所谓“抬脚不蹬”,结合动作就是抬右腿时实际是左脚顺缠发力,左胯撬动右胯,右腿带右脚抬起,右脚不使劲,比如金刚捣碓抬腿时右脚是耷拉着的。而“落脚顺缠”稍微别扭点,可以理解是脚落下时应该主动施加一个外旋的力,这个和抬脚腿应走内旋里合的劲相对应。但在不发力也就是放松落脚时会缺乏感受,但通过对太极运动的标兵——猫科动物进行观察,会发现比如大猫会在行进时落脚后会随即顺缠蹬地,而落脚更像是蹬脚前的准备动作,那把落脚和蹬脚看成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就会好理解了,所以这句改成“顺缠蹬,逆缠提”是不是更恰当呢?
视频加载中...
最后留下我这次的问题:大家觉得,金刚捣碓震脚时,脚是顺缠发力下落的吗?要是真把这个落脚当成是在做“跺”这个动作,那如果你跺的目标在你身体偏前的位置,还是要顺缠发力吗?
视频加载中...
估计很多人觉得钻这种牛角尖没意义。其实我觉得这样可以验证你所掌握的理论到底对不对,如果对,那放在所有动作上都应该能讲通,哪怕只是抬脚的一瞬间。如果讲不通,那就要返回头去看看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欢迎大家在评论中留下自己真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