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杂谈】中国人,请别忽视了咱中国医学
不可忽略的“中国医学”
文/叶紫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中国有句古话:当地不养当地人,此地不养此地相。关于这种说法,对一个经营农资的我来说,深有体会——
同样的产地、同样的品牌、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特别是本庄的一些农户,总会去毗邻的江苏购买。偶尔有个别人,在赶集时从我这里顺便捎走,因考虑本庄关系,价格算得相应便宜一点,反而,他们回家后经过讨论,又怀疑产品的质量,于是便找理由,最终物归原主。
有趣的、也是让人费思的是,当有些家庭在平常的生活中若遇到点缠手的事情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家族、亲戚邻居。话说得老君老臣跟真的一样,咱们可是一家拉子,打断骨子还连着筋来!
如果事给办得很妥当,那是应该的;如果办得不够理想,他们会满城风雨的宣扬,直弄得你威风扫地方肯罢休。他们从来不愿意思虑自己的所作所为。
亲巴亲好邻盼邻优,只有具备这种思想,大家才会都好。一个政府、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如果心胸狭隘妒贤忌能,那么所属事业肯定不会蒸蒸日上、一片光明。
还有那些让人望而生厌“崇洋媚外”的人,难道说是与生俱来的吗?就像去年下楼街有个私人办的辅导班请了两个黑皮肤的外国男人,他们每一次从大街经过,都会吸引很多的目光,一些很漂亮的女孩子,竟然主动上前握手合影,然后目送他们直至消失在茫茫的人流中,那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神情,其心里的优越感不可言表。这两个黑种人很有可能是他们国家的人渣。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是,经过咱们国家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齐心协力,结果战胜了病魔,令那些心术不正、动机不良、落井下石的外国人膛目结舌。现实逼迫着他们不得不向中国学习、模仿,甚至低三下四地求救。因此,让那些在国内捞足金钱,然后更换国籍的“外国人”后悔不迭!天生的“贱骨头”,难道说,你们就没有发现中国的强大、中国的人道,中国的美好未来?
针对这次“疫情”的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最好,所以说,中国医学绝对不可忽视。但事实在中国,西医早已成为治病的主导力量。普通的伤风感冒,一杯白开水,或者一包“三九感冒灵”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当踏进医院的大门便会小题大做起来——验血、做心电图、肺部拍照,等了几个小时,单子出来后就开始住院治疗,一瓶接着一瓶的水滴人病人的血液。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我们农村人肯说的“箍腰蛇”,也有的说成“老鼠疮”,在医学上称为带状疱疹、或者病毒性疱疹,患者皮肤溃烂化脓,疼痛难忍。
大前年,我岳母眼部就出现这种情况,我带她去医院治疗两个星期没有好转,后来一个有年人告诉我,长这样的疮,打针吊水枉花钱,你就用烧酒把生石灰融化,涂上去几次就好。我似信非信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不曾想效果明显。可治疗的那个医生却说,好的原因还是在医院我们给打下的基础。这种说法,我不是很赞成,因为邻居老王和岳母是一样的病情,纯粹是从他家属吃的老烟袋锅里扣出的烟油抹好的。
我个人认为,作为医生应该去研究这些“偏方”所含有的成分,为什么有那么好的治疗效果,绝对不能呈现轻蔑鄙视的眼神去视而不见。
还有因不小心崴着脚的,仅仅一根银针扎下去,就可以抛除心里的后顾之忧。这足以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到医院治疗的。
凭着仪器检查结果,然后去对症下药,的确简单方便,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治疗费用增加了,医生们也丧失了钻研专业知识的动力。根据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用指头把脉问诊,妙手回春,拥有神奇功效的中医先生或许在今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好多医院的院长,说的形象贴切一点,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虽然打的是治病救人的“旗帜”,实际所走之路,从思维上倒产生一种经营理念,都是以赚钱为目的。试问:假设国家没有出台合作医疗政策,那么咱们老百姓还能看得起病吗?
是的,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应该接受,也必须去学习,但绝不可一味的去追求!
现在,民间真正的“江湖郎中”已不多见,即使有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当实际接触,稀松平常,甚至只知皮毛,有的连最起码的中医知识,“望闻问切”都不太了解。“把脉”只不过是故意做作的一种表现,信口雌黄,他们所研究的只是心理学知识,正如一个,“懂易经”看“风水”的先生,罗盘都使用不当,就那也能日进斗金,这恰恰是国人耻辱的一面。
“易经”与中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凡是把易经研究很透彻的学者,不可能不精通中医;凡是真正懂得中医的人,不可能不了解“周易”。这说明了中医的源远流长,中医的深不可测。那么中医没有被推崇起来,没能够发扬广大,也许是人为的心理变态吧!
我对中医的特殊感情,并不完全因为,中医治好了父亲的老胃病;中医外治(推拿、拔罐)使我的腰疼得到缓解直至痊愈,关键是对中国古代名医医德的佩服,还有漫山遍野,随处可见,伸手便来的中药材料。
去年,我在地摊上论斤买了几本中医书籍,遗憾的是,因人到中年负担超重,为了养家糊口,始终未能安静地去潜心揣摩。
呜呼!笔者只能向社会呼吁:中医是咱们的国之瑰宝,人人要学,况且从小就要培养这方面的兴趣,遗弃真的有点可惜了!
叶紫 2020年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