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随笔】浍沟濉河上的鸬鹚捕鱼文化

 濉河上的鸬鹚捕鱼文化

文/卜凡



千百年来,鸬鹚捕鱼一直是中国劳动人民传承不朽的古老技艺,早在唐代便有杜甫诗云:“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这其中的乌鬼,便说的就是鸬鹚。而这在濉河上临水而居的灵璧县浍沟镇郭许村许闸庄的农业文化里面,当属是最具有特色的重要内容,训练鸬鹚捕鱼便是这儿的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

浍沟镇位于灵璧县城以北25公里,居灵璧县城中心,与东西两侧的灵双路、灵房路各相距8公里,南与禅堂、东与大路、西与尹集,西北、东北分别与朱集、渔沟接壤,交通便利,中部有河流(濉河、托尾河、三渠沟),北有凤山,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正所谓“背山面水”,更衬的景色秀美、民风淳朴、资源也甚是丰富,鸬鹚捕鱼文化便是这儿郭许村许闸庄人们自迁祖扎根在这里生活,至今近一千余年来世世代代一直延续、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神秘而又十分有意思的捕鱼方式。

隐隐晨曦初照,画里枕水人家,辰时的光景,十余只船、近百余只鱼鹰在渔人们的月牙状小舟两侧,似是将要出征的战士一般迎着日光背身排排站立着。此次受邀于浍沟镇政府,在县作协周恒主席、卜献华副主席、高西梅副主席等一行作家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这个自然风光秀丽、民风古朴,商业发展还未过度的郭许村许闸庄观看鸬鹚捕鱼文化。难得这日的天气也是天公作美日光和暖,迎着日光,那鸬鹚的羽翼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着紫绿色的光泽,眼睛也呈现着晶蓝色的光。随着捕鱼人一前一后的荡着舟身和水面,以及吆喝着一声长、两声短的命令,这些得到命令的鸬鹚迅速散开,一个猛子便扎入水中,时而颈项向上伸得很直,时而头微向上倾斜,半跃出水面,再翻身潜入水下,只不消一会便离我们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其后就跟着一位渔人上了一艘小船,紧随着去追那些鸬鹚和捕鱼人,临的近了,也见那有的鸬鹚短暂滑翔于水面上,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向后,两翅扇动缓慢,飞行较低,直掠水面而过,速度之快,让人不禁拍手称赞。在我们的船快要靠近一位捕鱼人的小舟旁时,一位捕鱼人满面喜气的不断挥动双手向我们展示炫耀着手中刚从鸬鹚嘴里拿下的两条大鱼,好家伙咧,这么短的时间,这些鸬鹚竟纷纷捕到了鱼,那位捕鱼人站在小舟中间,脚下仍是一前一后的荡着舟身,嘴里还不停呦呵着我们听不懂的只属于他们和鸬鹚的号子。在这中间,我们所乘的船主人告诉我们,鸬鹚捕鱼的做法至少可追溯到9世纪。训练它们的渔人们也有着一整套不外传的方法,从选种、交配、孵化、饲养以及驯化训练到配合默契的过程,这是几千年不断地总结和摸索得到的,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已经形成口语秘诀,代代相传下来。鸬鹚是拥有特殊能力可以深入水中捕鱼的鸟类,靠着灵敏的听力能够熟练的潜入水中深达10米,捕捉重达15公斤的鱼。在下水捕鱼前它们的脖子上会被捕鱼人系上一根特殊的绳子,这样鸬鹚就不会吞下它们捕捉到的大鱼,而很多时候,它们的记忆力也是好到惊人,会记住它们捕到的鱼的数量,这个时候,捕鱼人就必须给它们一些小鱼来奖励,这样它们便会潜入水中继续卖力的捕鱼。鸬鹚素来拥有“鹰的眼光、蛇的诡异、箭的速度”,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更有不虚此行之感。随后忽见一只鸬鹚在水中衔着水草快速朝岸边游动,心下实在好奇,忙寻问了身边正撑蒿的船主人,原这四月至六月是鸬鹚的繁殖期,而孵蛋是雌性鸬鹚和雄性鸬鹚共同完成,故而见着水中这么可爱的一面。那雄性鸬鹚嗷嗷的大声叫着,旁边的雌性鸬鹚却是没有声儿的。在去看眼前这热闹的景象,那矫健的鸬鹚、迅捷的鱼儿、黝黑的渔夫以及不远处的浍塘沟闸口,潋滟波光荡漾在这浍沟镇,正是构成了一幅灵动、诗意的和谐画卷,无不体现着浍沟镇人民勤劳与勇敢,技艺与传统的象征,正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午饭过后随徐镇长一行到许长月(谐音)渔民家中参观鸬鹚孵化生长繁殖的过程,初生的小鸬鹚们肉肉的一团,个个伸长着颈项大声叫着,并没有绒羽附体。那喂食的鱼糜却是十分精细讲究,鱼鳞是要辞去的,鱼肠也是,直洗的个个干干净净,才送入机器中积成鱼糜,随后才给初生的还有半大的也嗷嗷待哺的小鸬鹚们喂食。鸬鹚是没有食道的,许老汉告诉我们,喂下去的鱼糜会直接进入胃里,也就是所谓的“直肠子”。待这些小鸬鹚们饱食后,便不会在伸长脖子,只安安静静地晃悠着脑袋,好生俏皮。许老汉拿着昨日刚孵化出来的小鸬鹚叫我们看,还展示了鸬鹚的蛋壳,蛋壳上分别记录着数字,那许老汉扬着眉毛自豪的说:“每一只鸬鹚蛋刚生下来时都会在蛋壳上写上日期。”谈笑间,曙光老师拿过蛋壳笑着道:“原来这鸬鹚也是有身份证的呢!”人群顿时散发出一阵哈哈大笑。

傍晚申时许,我们一行人再次回到了濉河岸边,黄昏落日下的镜面水波,稀疏几叶小舟于水面上悠哉划行,水下仍见鸬鹚捕鱼的身影,正对上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作的那句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此绚烂耀眼的黄昏景象,让人不禁脑海中想象着“一叶小舟渔人立,执蒿水上画中行”的场面,对应着濉河两岸临水而生长的翠绿色乔木倒影,恰是“渔郎借得鸬鹚力,半篓鲜鱼自空灵”。在这样四月芳菲的季节里,若不是置身其中,见得如此佳境,让人流连忘返,恐真难寻觅和相信,原在如今这处处且是钢铁水泥、灯红酒绿的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桃花源!

本文作者:心素如简FLOWER店主

(0)

相关推荐

  • 绍兴一绝:敲敲棒槌,鱼就到兜里了!这些捕鱼捉虾耙螺蛳手艺,啧啧称奇!

    作者丨沈锡盛 我的家乡是水乡,那里江河纵横,到处是河.鉴湖的一条支流从村东流过.另一条支流又从村西流入,向南百步之遥便是绍兴的母亲河鉴湖.有河便有鱼虾,我们那里的鱼虾又特别多,村人们便常常在河里捕捉鱼 ...

  • 卞阿根 | 捕鱼高手

    捕鱼高手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秋天的那个日子,河岸上围满了不少人,在看鸬鹚捕鱼.鸬鹚,我们家乡这 ...

  • 笑到鹅叫与想得喉哼

    中国语言真的丰富,尤其是网络时代,新词频出,让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跟不上节奏. 年轻人经常在网上发"笑到鹅叫",估计是指特别开心的意思.我查了一下,这个词具体的意思是说,大笑时,因 ...

  • 【灵璧风情】悠悠濉河情(上)

    悠悠濉河情(上) 文/出泥不染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悠久而美丽的小河,它是我生命的河,我的血液中时刻流淌着家乡河水的成份,直到如今,甚或是永远,我都不会忘记. 说它悠久,是因为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有了这 ...

  • 【灵璧记忆】灵璧那些扒沟扒河的岁月

    "扒沟扒河" --致伟大的母亲 文/陆桥印象 记不清从几岁开始,每年冬天生产队都会有"扒沟扒河"的任务.我家五口人,每次都分到几米的"扒沟扒河&quo ...

  • 【灵璧风情】悠悠濉河情(下)

    悠悠濉河情(下) 文/出泥不染      五.小鳖精 由于环境条件的特殊,这让一个十几岁的我不但过早承担着女姓的所有繁忙性的家务,而且还要如男人一样承担着繁重的田间劳动.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的打磨下,便 ...

  • 【灵璧风情】悠悠濉河情(中)

    悠悠濉河情(中) 文/出泥不染  三.艰难求学路 由于母亲去逝的早,于是小小年纪的我,便成了家里的生活主力,一边要学着做饭,干活,做针线,而且还要兼顾带比我小两岁的妹妹.到了九岁那年,有人实在看不下, ...

  • 春,在河上【神州诗词文化传媒265期】文/王德彬

    春,在河上 文/王德彬 春 用热吻 唤醒了 沉睡一冬的冰河 给 南来的雁客 开辟了 一方情场 让它们在这里 谈情说爱 生儿育女 春 高喊着 多情的野鸭 你们嬉戏吧! 嬉戏吧! 这是 给你们创造的天堂 ...

  • 黄永玉:“无愁河”上盛大迷人的文化漂流

    2021-06-18 08:47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谷海慧 阅读1307次 这是一种缓缓推进.轻拢慢捻.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黄永玉先生十二卷<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系列作品(以下简称 ...

  • 【灵璧随笔】最爱濉河鸬鹚美

    最爱濉河鸬鹚美 文/春江暮雪 暮春时节,夕阳晚照,一江春水,碧波荡漾.一叶扁舟从远处慢慢荡来,渔家的汉子,头戴斗笠,手拿长篙,站在船上,悠闲地划着竹篙,哼着小曲,夕阳照着他古铜色的脸庞,露出淳朴而灿烂 ...

  • 【灵璧随笔】前天浍沟鸬鹚捕鱼节开幕式里,这些人出现在人群里……

    印象浍塘沟 再续不了情 文/卜凡 4月29日辰时,再一次站到浍沟镇这一方土地上,角色已是不同.第一次是和作家协会的老师们一起参与采风.创作,用手中的笔杆为浍沟镇的一方水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这一次 ...

  • 【灵璧随笔】浍沟游子的那一抹乡愁

    浍沟游子的那一抹乡愁 --写在"印象浍塘沟"民俗文化节开幕前 文/张振亚 喜闻浍沟镇首届鸬鹚捕鱼民俗文化节盛幕在即,身为土生土长的浍沟人,听闻家乡即将举办如此盛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