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里的永恒主题
上周,我们的话题止于毕加索以几个不同流派完成的《草地上的午餐》,其实很多经典主题都是画家们创作的灵感来源,甚至有些画家还有以同一主题创作多幅作品的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西方绘画中的重要宗教主题——耶稣,单就这位基督教在人间的老大的一生就是画家们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有关耶稣的绘画,最早能够确认的基督教艺术作品,是2世纪罗马墓穴的壁画和天顶画,这种墓穴的装饰大体是按照古罗马印象主义所形成的一种简略风格,一直持续到4世纪。但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大多取材于《圣经》中的一些神迹,就耶稣受难,特别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经历,在基督教盛行之前一般避而不提。
早期基督教宣传作品
这种情况在基督教逐渐流行后出现了改观,在现存的许多始建于中世纪的教堂中,我们能看到一些拜占庭或哥特式风格的基督教艺术中出现了有关基督受难的作品。
受难,雅克伯·迪·乔内,英国国家美术馆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有更多的创作主题被搬上艺术家的画板,但耶稣的的一生也趁着这次复兴被人反复发掘,从圣母怀孕到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又复活,但凡是圣经中提到的耶稣这一辈子做过的事情,都能在艺术家的笔下找到相关的作品。
接下来就由小编借着这些作品给大家讲讲耶稣坎坷的一生吧,各位看官,且准备好瓜子饮料,搬个小板凳慢慢看。
天使报喜,罗伯特·坎平,普拉多美术馆
关于耶稣的父亲,按照圣经的说法,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在与一个名为约瑟的年轻人订婚后意外怀孕,这让约瑟好不苦恼,好在这时候上帝派出大天使加百利解释说这孩子是神的旨意,还预言这是一个未来将被世人铭记的人,让约瑟放心娶下玛利亚。
耶稣诞生,桑德罗·波提切利
当然,这孩子就是耶稣,加百利还预言耶稣会在一个畜舍里诞生,有些牧羊人来到这个地方探望他等等,这些内容都被画家们合理的画入了作品之中。
基督受洗,圭多·雷尼,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耶稣12岁时,曾随他的母亲到神殿去。他进了神殿后就不愿离开,连回家都忘了。他母亲来找,他反问道:“为什么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应在我父亲的家里吗?”大概这时候的耶稣就隐约意识到自己是上帝之子的事实了。
后来,长大后的耶稣在中东各地游历,当他到了约旦河边时,接受了传教士约翰的洗礼,这使得他的意识完全觉醒,接受了上帝的圣灵。
耶稣30岁时,开始出外任教,讲天国的道理。据说,他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人,他的头上出现了一轮巨大的光圈,使人民能在黑暗中清楚地看见他。耶稣不断地为人民做好事,免费为百姓治病,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崇拜他、信仰他。他也从信仰者中招了12位门徒,作为他的助手。
最后的晚餐,汉斯·霍尔拜因,巴塞尔美术馆
可是,耶稣的救苦救难善行,却遭到了官吏和祭司们的嫉恨,他们串通一气,用30块银币买通了耶稣的门徒——加略人犹大,这才有了这个著名的最后的晚餐的故事,由于上星期已赏析过达·芬奇最著名的那幅作品,今天我们就换换口味,看一下霍赛拜因对这一场面的描绘。
基督赴刑场,拉斐尔,普拉多美术馆
耶稣被捕后,被定以“谋叛罗马”、“自称犹太王”的罪名。他受尽了打骂和侮辱后,被处以死刑。在这个场景中,基督背着即将钉死自己的十字架,在艰难的前往行刑地。
复活,埃尔·格列柯,普拉多美术馆
耶稣升天,拉斐尔
据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了,他显灵在门徒的面前,第四十天,耶稣升入天堂。
受制于篇幅,小编没有讲到基督在受洗后传道的具体经历,若是感兴趣,也欢迎各位留言与我们公众号的小编一起探讨。
《世界艺术鉴赏库》一个满足互联网+时代全方位艺术鉴赏需求的产品,定位于为艺术教育提供资源、素材及方法的深度学习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