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贾海作品】ll总第190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大姑的刀削面

/贾海(四川)

差不多五、六岁的时候,我被父亲送到了大姑家住了几日。

我至今仍不知道父亲为何要将我送到那里去,据说是大姑想看我吧。我记得,当时我很不情愿到大姑家去,曾用了各种啼笑皆非的方法来抵制。但最终,我还是被父亲拖去了那里。虽然我为此愤愤不平了三天之久,然而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应该感谢父亲的决定。

上个世纪70年代,大姑那里还没有通公路,我和父亲这一路便好一阵走。待到怀揣糕酒、手携娇儿的父亲走了个七折八回、人困脚乏之际,却看见满头白发满面红光的大姑一路小跑着接了出来。她“嗯,啊”地应着父亲的问候,伸手挡开父亲双手捧过的糕饼,蹲下身拉我到她怀里去,硬硬的手指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海娃又长高哩。”我却嘟着嘴,老大不高兴。我不喜欢这里,我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

然而,我最难忘的,还是大姑精心调制的刀削面。

第一次吃到大姑的刀削面是在父亲走后不久。自小生活在父亲身边的我,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感到了莫大的委屈,嘴一张,大姑的给我吃的糖块剑拔弩张地飞了出去,还未等大姑反应过来,我已哇哇地痛哭起来。

大姑一声不响地看着我,然后悄悄走进了厨房,在那里叮叮当当地忙了起来。当我哭到荡气回肠之时,大姑也颠着小脚送出一碗面来。一阵异香使我不由自主地停止了哭泣。“吃吧,孩子。”大姑挑着面往我嘴里喂。迟迟地,我咬了一小口。这的确是一小口,小小的嘴,轻轻地咬,但就是这一小口,却足以令我破啼为笑。我吮着舌头,响响地嚼着面,双眼再也离不开那碗和筷子。

从此,每当我哭闹的时候,大姑总会做刀削面给我吃。

我至今也无法知道大姑是如何将一碗普通的面做得如此好吃的。听父亲说,大姑年轻时便擅长做面,尤其是她做的刀削面,更是出名地好吃。我曾亲眼见过大姑做面,那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来的。首先,必须要有一身的力气,否则,单是做面条的面便揉不来。揉得小了,面软,刚一出锅便粘在一起,缩成一坨面糊,吃不出任何味道。大姑揉面的时候,总是用着全身的气力,使劲地压下去,又用力地揪上来。直到那面硬到当当响,大姑才去揭开那口特大号的铁锅。

削面更是一个细致活儿,完全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大姑把笨拙的菜刀灵活地上下飞舞,飞动的刀片仿佛翻飞的蝶翅,刀刀都险险地擦过手指,却永远也不会削上去。闪着寒光的刀口吞吐着粉白的玉片,飞花溅玉地落入滚开的水中;晶莹的水花落到锅沿上,啦啦叫着滚回锅里去。

面虽要精揉细削,精华却全在汤中。大姑所用的汤料,不过是紫菜、海米和葱姜蒜白之类,最多加一个鸡蛋,这一锅的鲜味儿就齐全。滚滚地煮一会儿,热热地捞上来,再浇一大勺油花四散的面汤,画龙点睛般地点几滴香油,无上的美味就热气腾腾地横空出世了。

抱着大姑家特大号的海碗,一路倒着手到屋里去,趁热呼啦啦地吞一气,那滋味儿,玉帝都坐不稳。

举着那碗面,吧唧着嘴去逗邻家的孩子,是那时我最爱做的事了。做得多了,没出息的孩子就哭起来。这时候,慈爱的大姑便叫邻家的孩子进屋来,要我分一半给他吃。我若高兴,便挑几根给他;若是心里烦,我就把碗抱在怀里,死也不松手。笑眯眯的大姑只好另做一碗。

如今,大姑已老了,老得眼已花了,再也不能做刀削面给我吃了。但大姑把她绝好的手艺传给了表嫂。表嫂开了个面馆,生意红火得很。

一种手艺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能够为世人所接受,肯定它的价值,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实属不易。大姑手艺的流传和继承下来,于他人,于社会,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从吃面的人们的笑脸中仿佛就能读出来。

现在想起来,在大姑家的那几天,大约是我这几十年的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光了。

故乡的山,故乡的河

/贾海(四川)

听母亲说过,远离故乡的人,都有“乡魂”在身的。是的,自从在外求学到参加工作,对故乡的一切,我都深深地眷恋:那山,那河。

我的家乡在南充嘉陵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叫西城沟。小山村在一座大山下,村民的住房在半山腰。山很大,很高。山顶叫螨洞崆。螨洞崆有许多山洞,历史很久远,据说是远古的藏人居住的地方。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经常在山上放牛、割草、钻山洞。因为危险,经常遭到大人的责骂,不允许我们钻山洞。山上有土地,一年四季种着庄稼,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刀耕火种,很辛苦。山里树木青翠欲滴,小路纵横。有红的花、飞的蝶、跳的鸟。我们小孩子爬树掏鸟蛋、摘山果,帮大人干活。就在这里,村民们在期待的微笑里摇摇晃晃地迈开人生的步伐。

村里有一条弯弯的小河,自然的把山分为这边山和那边山。小河在春秋冬季节很浅,慢慢地流淌着,流向远方。我们小孩子甚至大人也喜欢在河里摸鱼或是在河边钓鱼。如若无收获,便不停地谩骂。夏季,河里涨水。这是捉鱼的极好时机。我们往往把衣服脱个干净,光着屁股边游泳边捉鱼,有时还用虾耙接鱼。多少次我们都是满载而归。我不喜欢吃鱼,但有着鱼情结,这都源于小河的馈赠。不知怎的,那些年,特别爱涨洪水。洪水咆哮着从山顶流过山腰,再到小河里。河堤垮了,稻田被冲了。但山里的孩子爱山,爱小河。就是这山,这小河哺育了小山村一辈又一辈人。

如今很多村民都外出求学或打工去了。山里一片孤寂,土地荒芜,只有密匝匝的树木婆娑,没有了庄稼。也许,穷怕了的村民们再也不想过那辛苦的生活,才毅然离开这大山,去寻求自己的未来。那条小河也干涸了,再也不能游泳和捉鱼了。枯草连天,村舍寥落,水瘦山寒。没有繁华,没有暄闹,只有一种恬静的清寂。那次回故乡,我发觉各种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只有不时传来的鸟鸣。我顿时感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人是多么渺小。有时候,我很迷茫。村子里为什么如此寂寥?人们为何纷纷涌入城市?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根,自己的魂?也许这些都不是。是现代文明,是现代文明的生活深深吸引了人们。他们在这山、这河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每逢清明节等节假日,总有人回山里烧香祭祖,回老家看看。这就说明,山里人虽然身处城市,但他们的心里还牵挂着故乡,他们的根、他们的魂还在故乡,他们对故乡没有忘记。人,怎能忘记自己的根呢?我从哪里来?哪里属于我?村民们仍在不断地寻找着。或许,他们早就找到了答案。

曾经,我怀着渴望的心情,离开大山,离开小河,去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痕迹。我也试着去融入这个城市,去熟悉,去习惯。但是那与我心目中的故乡还是相差甚远,我无法忘记我的故乡。

人总是在寂寞的时候才思考。如今,故乡的山,故乡的河同样寂寞。故乡没有路灯,没有喧嚣,有的,仅仅是青松翠柏以及凋落的花草。每次回故乡,我就会想起许多许多的心事,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如果你还热爱着故乡,如果你还深深忆念着生你育你的故乡,就该记着:不要忘了回故乡走走!

有一种力量叫震撼

/贾海(四川)

我不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因为它太长,会耽误很多时间,而且会搞得人心存牵挂,心上心下的,很纠结。

但最近,我看了,而且很投入。我想再也没有别的东西能像这部电视剧一样吸引我的眼球。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英雄使命》,贵州台和北京台等电视频道近期正在热播。每天七点半到十点,我会扔掉一切活儿,早早地端坐在电视机旁,全神贯注地收看。我的思想、我的情感跟着惊险刺激、错综复杂的剧情一起震撼。这部抗战大片好就好在歌颂了正义、智慧、勇敢,揭露了邪恶、背叛和残忍,具有超强的震慑力。每每看完一集之后,我都被深深地震撼着,久久难以入睡,对人性、人情限入了深深的思考。

其实,在我不同的时期,还是有那么几部电视剧影响着我,至今历历在目。

小学时,家乡的生产队很落后,没有一户人家有电视。记得在一次寒假,同队的幺叔从城里的女儿那里借来一部黑白电视。当时正在放映《再向虎山行》,是一部武打片。80年代的武打片在当时很流行,而且该电视剧特别惊心动魄,我们小孩子特别爱看。每天吃完晚饭,我们就打着火把,到幺叔那儿看电视剧。冬天的寒风吹得我们脸青鼻红,坐在地坝里也特别地冷,但我们却从未错过一集电视剧,风雨无阻,坚持到全剧终。至今犹记得,看了电视剧回来,我们还久久无法入睡,在自家的地坝里舞拳弄棒,口中还念念有词:“南苍海,北铁山。”龙苍海和江铁山两个主人公的武技高超和行侠仗义,使我们幼小的心很震撼。

中学时代,也是一生中的花季。当时暑期播放了一部青春剧叫《十六岁的花季》。剧中描写了几个青春少男少女花季的生活,有微笑,有哭泣,也有迷惘。剧情很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易引起中学生们的共鸣。而且是在假期,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看,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午休。多少次,为剧中的人物及其命运不住地感动、震撼。这部电视剧,伴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大学我读了三年,大半部分是在学校度过。当时晚上没法看电视,只能在周末出去看点录像和电影。在大二的一个暑假,记不清是哪个电视台播放了一部偶像剧《东京爱情故事》。该剧写的是东京几对青年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剧中演员青春亮丽,帅、靓气十足,而且剧情繁杂、感人,深深地牵动着青年男女的心。这对于我一个崇拜青春偶像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震撼,这仿佛写的就是生活中的我们。多少次,我曾欢笑,我曾哭泣,因为爱情。那年,我与梅相识。我们都在学校音乐辅修班,又都参加了学校的交谊舞培训班。在音乐辅修班,我们是同桌,一起听课,一起练钢琴。记得在一次交谊舞会上,我与燕跳了一曲舞。在休息时,梅走过来,很有礼貌地对我说:“海,你跳得好好哟!带我跳一曲吧!”梅很大方,又特真诚,我答应了。两人便跳了一曲。梅跳得舒展大方,很有气质。自然,我们两人便成了当晚舞会的焦点。而后,我们接触便日益频繁。由于梅在数学系,我在政史系,平时见面不多。有时,我们也偶尔相约看一场电影或者一场录像,或是相约在校园里散步。记得在元旦节,我给梅送去了我给女孩子的第一张贺卡,上面写着:亲爱的梅,我们相知得无所顾忌,浪漫得近乎荒唐。在节日之际,祝你节日快乐,心想事成!毋容置疑,我与梅的感情是纯真的。虽不惊天动地,但已令人难以割舍。由于梅读的是委培,只读两年,我需读三年,梅先我一年便被分配到米易老家了。虽有书信联络,但总找不到在一起时的亲切和自然。在我毕业分配到老家川北任教时,我们的联系渐少。时间、距离使我们彼此消失在各自的世界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梅离我而去,结婚了。我也压抑了这段情感,找了一个与自己不在同一层面的女子结婚了。我和梅都很伤感,相约在十年后再相见,毕竟,我们相爱过。可是,十年,二十年,我们都未曾见过面。听远在米易的同学说,梅与一名医生结了婚,过得很幸福。我终于释然,我祝福她,那个同桌的你。就是这种爱情的力量支撑着我,使我学会爱别人,爱自己,爱生活。虽然,后来,我离婚了。但我还是那样坚守自己的那份天空,我不停地写作,不停地工作。我在不停地震撼着自己!我坚信爱,坚信爱的力量!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老家川北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任教。教学任务重、信息闭塞,由于工资低,经济拮据,我没有购买电视,每晚除了上晚自习外,就是备课、看书、写作。因而我几乎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电视剧。写作便成了我自己震撼自己的一种方式。我的文章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我有了名气。在老家或朋友、亲戚家看电视,我只是粗粗地看过一些综艺节目。渐渐地,我与电视连续剧失之交臂。

现在,我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衣食无忧,买了一台25英寸的大彩电,学校也给教师安装了有线电视。我在工作之余看电视,但更多关注的是文艺节目和专题片。直到那天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我邂逅了电视连续剧《英雄使命》,我被这部电视连续剧震撼了半个月。

生命中,有些东西难以忘怀,难以舍弃,因为,它震撼人心,打动心灵。

作者简介:贾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散文学会会员、南充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20余万字。


《作家新视野》大型文学季刊

《作家新视野》纸刊由《作家新视野》杂志社、编辑部主办。大16开本,130页码。

《作家新视野》以大容量、大视角、大格局的发展理念,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

一、文学体裁栏目:

【非 虚 构】(5000字内)

【小说前沿】(5000字内)

【散文天地】(3000字内)

【诗歌先锋】(单首20行)

【赏析评论】(5000字内)

【作家方阵】(仅限 诗歌)

………………………………………………

二、投稿方式:

1、微刊作品投稿邮箱

1654335435@qq.com(注:微刊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并在标题前注明。)

2、凡小说、散文、诗歌专辑(5首以上)投稿作者,请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提供相片一张,便于后期微刊推送时备用。

3、纸刊作品投稿邮箱

1027659893@qq.com(注:纸刊投稿必须是其它纸刊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限首发,严谨抄袭。)

4、以上所有投稿作品,统一在标题前用【】标注所投文体栏目+标题+作者名+省份,文末标注百字内个人简历以及详细通联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

……………………………………………

三、纸刊上刊要求

1、微刊作品初选通过稿件先在《作家新视野》公众号推送发布,后期根据读者阅读量和作品质量优选上刊。

2、纸刊作品初期审核通过后,先在作家新视野网站予以发布展示,后期根据作品质量综合评审予以优选上刊。

……………………………………………

……………………………………………

……………………………………………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90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作家新视野》关联公众号:

朔州文艺界

朔州双月刊

朔州作家

逸飞文学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作家新视野》网站详细资讯….

(0)

相关推荐

  • 【西南作家散文】郑友贵 / 钓鱼乐

      钓     鱼    乐 白酒醪糟   巨   变 写给碑山之行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若没有垂钓,就不会知道钓鱼之乐. 近日与两好友相邀,想去离家五十多公里小山村垂钓.好友说,那里远离城市,一 ...

  • 梧闽札记:故乡,有一条梧桥河

    故乡叫梧桥,有一条故乡的河叫梧桥河.其实,在漳州城里人的印象,处于漳州平原靠云洞岩的丘陵地区,叫山场的,那儿的人就是山场人..我是农哥伢的儿子··小时候,我心中的城市就是漳州,早市帮父亲推着小板车去市 ...

  • 朔州作家(转

    摸着石头过河.朔州在这两种文化背景下,如何走好自己的文化之路?建市之初,朔州的文化是从文艺起步的(受李尧老师委托经采访得知).地方小戏小品舞蹈的一路调演和获奖,让外界从此知道了朔州,群众文化十分繁荣. ...

  • 【推荐诗人】张红艳|故乡扎根在心中

    诗人简介 张红艳,笔名小草,1962年出生,黑龙江省依兰县依兰农场,现居住河北省廊坊市,本人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学习,是一个在文字海洋里舞蹈的人.平时,喜欢养花,旅游,唱歌跳舞爱好广泛.愿和平台的各位老 ...

  • 乡情散文:故乡的小河

    乡情散文:故乡的小河 文:张树根 村边的小河在涓涓流淌,轻轻涌起小小的波浪,一路在欢奔地歌唱,目标在大海的方向. 小时候我挽起裤腿尽情在小河游赏,水清澈见底可见沙粒的模样,水软软的,绵绵的,凉凉的,润 ...

  • 牛年故乡行----冬日小河

    牛年新春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故乡的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那浓浓的乡情.忽然想起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无该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故乡的小河是儿时嬉戏的地方,现在依然在 ...

  • 故乡的小河,

    三十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携家人重游故地, 浮想忆当年. 塆同伴畅游, 随父柴禾担 今溪水潺潺依旧, 萧蔬鬓已般.

  • 【西散原创】陶玉鑫作品 | 情系山水间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记得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说"美 ...

  • 《作家新视野》||散文天地·辛冬妹专辑||总第479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联盟网站 中国唯美诗歌网与美洲文化艺术之声 www.ap0001.com 一只猫的过往 文/辛冬妹(江西) 有过一段养猫的经历,猫的影子挥之不 ...

  • 《作家新视野》ll小说前沿·碧云天作品ll总第586期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征稿资讯 大型文学期刊(双月刊)<作家新视野>面向全国以及海内外作家隆重征稿 本期制作:孟新龙 大型文学双月刊<作家新视野>同时拥有国际.国内正规双刊号.邮 ...

  • 《作家新视野》ll秦岭酷狼作品ll总第124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制作:孟新龙 桃之夭夭 文/秦岭酷狼 一 土路蜿蜒曲折 也不妨碍一竹篮浆洗好的衣服,沿途滴答水珠 从温水泉到家的这一截早晨 被母亲滋润得草色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潘海洋作品ll总第832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新年有歌(外一篇) 文/潘海洋(广西) 生命中,有来来去去的人,有的人去了又来,有的人来了又去.而时间呢,却永远是一去不复返.无论你是在旅途中奔波,还是在窗门前驻足,时间都以一样的速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潘海洋作品ll总第813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抢! 太好看了吧! 买它,就是我 武鸣,一个走在歌的行板上的民族 文/潘海洋(广西) 石上种竹石下阴,海底青松万丈深. 山歌越唱意越浓,爱情越交越同心. 当你听到这些情意绵绵清丽洒脱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张瑞清作品ll总第807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抢! 太好看了吧! 买它,就是我 林海探秘 文/张瑞清(陕西) 在镇巴,风雪巴山林. 极目远眺,雾气萦绕,树木茂盛,竹海浩瀚,天坑成群,风景秀美,地貌醉人,物产丰富,远近闻名,宛如世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六月竹子作品l总第804期l

    本期制作:孟新龙 抢! 太好看了吧! 买它,就是它,买它! 用刻刀雕刻的人生 文/六月竹子 上海,人杰地灵的宝地,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从这里走出来. 从上海走出来的李人雄,现为国际注册艺术家,设计师协会常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潘海洋作品ll总第735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中秋好月 文/潘海洋(广西) 阑珊的岁月如梭.无眠的夜晚独倚窗口,抬头望天,一轮月亮已圆圆挂在天空,微风吹过,凉意满怀,猛然想到,中秋又到了!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啊!人至中年,虽不知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潘海洋作品ll总第669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散文二篇 文/潘海洋(广西) (一)秋意 秋意阑珊.浅蓝的天空,白云懒散地四处飘着:淡淡的风,轻悠悠地吹送着清爽:就是那不逊于夏天的秋日,也像打不起精神似的晒在苍凉的草地上,让平时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