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专门针对上皮样肉瘤的药物Tazemetostat获批上市!
上皮样肉瘤(ES)是临床比较少见的上皮样软组织肿瘤,其组织来源不明,部分学者认为它可能是起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叶细胞的肿瘤。
上皮样肉瘤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见,根据发病部位分为远端型和近端型,以前者多见。远端型好发于四肢末端,表现为生长缓慢的结节或斑块,近端型发生于头颈部及躯干,表现为深部多发软组织肿块。
2020年1月23日,美国FDA批准tazemetostat治疗16岁及以上患有转移性或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成人或儿童上皮样肉瘤患者。
商品名:TAZVERIK
通用名:tazemetostat
厂家:Epizyme
靶点:EZH2
美国首次获批:2020年1月
中国首次获批:尚未获批
获批适应症:上皮样肉瘤
规格:200mg*240
推荐剂量:每日两次,每次800mg,随餐或不随餐服用
研究人员发现,上皮样肉瘤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90%以上会伴有INI1蛋白缺失。这种蛋白缺失会导致一种称为EZH2的酶过度活跃,促使癌细胞的恶性增生。而tazemetostat正是一种EZH2抑制剂,能够重组异常细胞的生长通路,促进癌细胞死亡、分化,进而缩小肿瘤。
tazemetostat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一项多中心研究(EZH-202,NCT02601950)中的一个开放标签、单臂队列(Cohort 5)中得到证实。入组患者均为转移性或局部晚期上皮样肉瘤。
所有患者均接受tazemetostat(每日两次,每次800mg)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
本次试验主要观察终点为客观反应率(ORR)和持续反应时间(DOR)。
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为:中位年龄34岁;63%的患者为男性;76%的患者为白人,11%的患者为亚洲人;44%的患者为近端型;92%的患者ECOG评分为0或1,8%的患者ECOG评分为2;77%的患者之前接受过手术,61%的患者之前接受过系统性化疗。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ORR为15%,CR为1.6%,DOR≥6个月的患者比例为67%。
图注:tazemetostat治疗上皮样肉瘤患者的临床数据
所有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疼痛(52%)、疲劳(47%)、恶心(36%)、食欲下降(26%)、呕吐(24%)、便秘(21%)、咳嗽(18%)、出血(18%)、头痛(18%)、腹泻(16%)、呼吸困难(16%)、贫血(16%)、体重减轻(16%)、腹痛(13%)。
所有患者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有:贫血(13%)、疼痛(7%)、体重减轻(7%)、食欲下降(4.8%)、呼吸困难(4.8%)、出血(4.8%)、疲劳(1.6%)、腹痛(1.6%)。
图注:tazemetostat治疗上皮样肉瘤患者的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数据有:血红蛋白降低(49%)、淋巴细胞减少(36%)、甘油三酯升高(36%)、葡萄糖增加(33%)、血钠减少(30%)、磷酸盐减少(28%)、白蛋白降低(23%)、碱性磷酸酶升高(23%)、血钾减少(20%)、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18%)、血钙减少(16%)、葡萄糖减少(16%)、部分血栓形成时间增加(15%)、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4%)、肌酐升高(12%)、血钾增加(12%)。
所有患者最常见的3~4级实验室异常数据有:血红蛋白降低(15%)、淋巴细胞减少(13%)、部分血栓形成时间增加(5%)、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3.5%)、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4%)、甘油三酯升高(3.3%)、血钠减少(1.7%)、磷酸盐减少(1.7%)、碱性磷酸酶升高(1.7%)、血钾减少(1.7%)、葡萄糖增加(1.6%)。
图注:tazemetostat治疗上皮样肉瘤患者的实验室异常数据
接受tazemetostat治疗后,发生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在接受tazemetostat治疗的668名成人患者中,0.6%的患者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一名儿童患者出现T细胞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LBL)。
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及其作用机制,孕妇接受tazemetostat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孕妇注意对胎儿的潜在危险。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接受tazemetostat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治疗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建议有生育潜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治疗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参考资料:
www.tazverik.com
【重要提示】本公号【全球好药资讯】所有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