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中)

在中国的历史上,被封为“汉王”的一共有28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他不但奠定了400年江山基业,还把“汉”的王号变成了国号,汉族、汉人传名海内。元末,著名的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就自封“汉王”,朱元璋也曾封第14子朱楧为“汉王”,不过后因行为不轨受到处罚。朱高煦是历史上倒数第二个“汉王”,而史书上最后一个“汉王”,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侄子洪釮(qí)元,灭国时不到十岁。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汉王都与造反有关。而到了朱棣一朝,把“汉王”赐给自己最喜欢的二儿子朱高煦。在军事作战方面朱高煦是他的好帮手,可以参谋军机帮他驰骋疆场;在忠诚度方面,朱高煦又几次为朱棣解围,甚至救过父亲的性命。多年的战场厮杀,二人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父子之情,也有师生情、战友情。但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因为朱高煦言语轻佻不肯学习,朱元璋很讨厌这个孙子,因此亲自指定朱高炽为燕王世子(《明史·朱高煦传》)。朱棣“造反”夺得天下却自认为继承老爹正统,当然不敢公然反对父亲的意见,而朱高煦又真的救过自己命,打仗也是好帮手,朱棣对这个儿子心怀愧疚。

封朱高煦为“汉王”,不得不让人猜测,朱棣是否在暗示或者鼓励这个儿子“如果有想法,要自己努力实现”。《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意思是说,朱棣行军遇到危险,朱高煦带兵前来解了燃眉之急,朱棣非常高兴,用大斧子的轻轻拍着朱高煦的后背说:“你自己努力呀,你大哥身体不好!”文字表面,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朱棣“仗钺拊其背”的这个“小动作”,钺是礼器,代表王权,以此“拊其背”是不是更有着深意。

汉王朱高煦始终不愿就藩,逼得朱棣一次次把他的封地向京城附近靠近,一方面群臣已经对朱高煦明目张胆的胡作非为“民怨沸腾”,另一方面朱棣也在后悔,开始提防这个儿子。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终于去了位于山东的乐安州就藩。

我们再说说朱棣第三子朱高燧。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永乐二年(1404年)封朱高燧为赵王,命其常居北京,主管北京政务,因此慢慢培植起来一些亲信,尤其朱高燧组建的赵王亲卫,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与汉王朱高煦一样,也同样拥有一个皇帝梦。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北征凯旋回京后,发现朱高煦“阴养死士,招纳亡命”,并私造兵器,操练水战,其篡位夺权之心昭然若揭。朱棣就是以此发家,当然更清楚朱高煦的野心,于是将其召来痛斥一番,囚禁于西华门。太子朱高炽出面求情,才算保住了他的汉王爵位,但封地被改封为乐安州,并令其马上就藩。

朱高燧看到父亲朱棣对太子大哥不喜,二哥朱高煦又被打发到封地就藩,他愈发觉得自己的皇帝梦或许可以成真。于是在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居于北京,太子在应天监国期间,朱高燧秘密与朱棣近侍黄俨勾结诬陷太子,一时间大臣近侍皆是造谣构陷太子之言。

朱棣本性刚愎自用且行事偏激,再加上多病、多疑、多怒,听到如此多关于太子的负面消息,恰巧有一位陈千户曾霸占民财,被朱高炽将其发配戍边,幸而交趾立功,所以太子便宽恕了他。此事被黄俨得知,即密报朱棣说太子私放皇帝贬谪罪犯。朱棣闻后大怒,下令将陈千户处斩,并将辅佐太子监国的侍读梁潜、司谏周冕下狱,不久后处死。

为了彻查情况,朱棣派礼部侍郎胡濙(yíng)暗中调查太子朱高炽是否有不臣之心。胡濙此人,曾有多年调查建文帝下落的经验,拥有较高的侦查水平,所以他以出巡江浙的名义赴应天调查,经过仔细查访,胡濙被朱高炽仁明所打动,写下了自己所见所闻的“诚敬孝谨”七件事密奏朱棣,朱棣阅后才释疑。

既然离间朱棣与太子父子关系不成,那么朱高燧就准备破釜沉舟。永乐二十一年(1425年)五月,年迈的朱棣因病不能临朝,国家政事皆托于太子,由于太子对宦官干政不喜,遂多次裁汰宦官,被裁汰之人中有黄俨徒子徒孙若干,使得黄俨心怀不满到了极点。于是黄俨与朱高燧及其其党羽孟贤、王射成等密谋伪造遗诏,图谋毒害朱棣,废立太子,立朱高燧为帝,等一切布置妥当后,黄俨将其计划告知于外甥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王瑜听后大为惊恐力劝舅舅不要参与这种灭九族的勾当,哪知黄俨不听,王瑜急速报知朱棣。朱棣听后大怒,遂派人抓捕朱高燧及其同党。

史载: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得为伪诏。贤等皆伏诛,陛瑜辽海卫千户。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朱棣问朱高燧:“你做的吗?”他十分害怕,吓得说不出话。但太子极力为他辩解:“这是下人的所为,弟弟一定不知道的。”自此,朱高燧行为日益收敛。自此,朱高燧的皇帝梦终于破灭,如果不是他太子哥哥求情的话,恐怕项上人头也难保留,更别说王位了。

朱高炽登基后,朱高燧就藩至彰德,为表示恩宠,仁宗皇帝加封岁禄为两万石。朱高燧投桃报李,主动卸掉两卫护卫,以示臣服。朱瞻基即位后,汉王朱高煦欲谋反,曾联络赵王一起出兵,但朱高燧最终没有随其谋反,并将最后一卫护卫交于朝廷处置。朱高燧在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过世(终年五十),葬安阳县寿安山,今属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李家坡村。朱高燧得善终,谥曰“简”。朱高燧识时务,主动示好是保其善终的重要原因,因为不管怎样,活下来才是最大的成功。

(0)

相关推荐

  • 战功卓著的朱高煦为何没当上太子?背后有什么原因?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因为使用的年号叫做永乐,所以人们也称呼他为永乐帝. 永乐皇帝在历史上颇有作为,在政治上,他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此外,他还有着疏 ...

  • 三杨内阁:三个和尚没水吃?这里有另外一个版本

    文|<那些年>悦悦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儿歌.大致讲的是,三个有能力的人,若各自为政.互不配合.甚至互相推诿,就 ...

  • 朱棣儿子也想夺侄子皇位,结果被烤成了肉干

    明成祖朱棣像 来源 眠眠冰室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为了对付朝廷的削藩,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 历时四年,于1402年7月攻破了都城南京的城墙,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 ...

  •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却为何被史学家评价为功绩堪比文景?

    大明洪熙元年五月,刚刚登基不足十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由于服食大量春药和纵欲无度,使本就虚胖.羸弱多病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下来,竟撇下他熬了二十年才好不容易得到手的皇帝宝座一命呜呼了. 明仁宗在北京驾崩的 ...

  • 明朝汉王朱高煦,生动演绎了如何花样作死,不作成灰烬怎能罢休?

    说起明朝永乐帝朱棣的次子朱高煦,简直是一生动的明朝版"作死教材", 他有多能作呢? 从爷爷朱元璋在位时期就开始"作", 他老子朱棣称帝后又不停地"作&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三) 汉王朱高煦之死

    (六十三) 汉王朱高煦之死 靖难之变中,汉王朱高煦堪称功勋卓著.因为有好几次,燕王陷入困境,都是汉王朱高煦及时出现而摆脱.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 ...

  • 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下)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 ...

  • 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上)

    昨天我们说到,朱高炽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与朱棣喜欢孙子朱瞻基有着很大的关系. 前一阶段,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不少观众都感叹,老朱一家人实在太有趣了. 朱家三兄弟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各有 ...

  • 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利游戏(上)

    昨天我们说到,朱高炽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与朱棣喜欢孙子朱瞻基有着很大的关系.前一阶段,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不少观众都感叹,老朱一家人实在太有趣了.朱家三兄弟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各有心事 ...

  • 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下)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 ...

  • 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利游戏(上)

    昨天我们说到,朱高炽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与朱棣喜欢孙子朱瞻基有着很大的关系.前一阶段,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不少观众都感叹,老朱一家人实在太有趣了.朱家三兄弟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各有心事 ...

  • 历史故事——朱棣强行收编宁王朵颜三卫

    朱棣听闻建文帝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伐,喜出望外,因为耿炳文虽然兵败,但立足防守,朱棣连攻三日都无法突破,现在来了个"纸上谈兵"的李景隆,朱棣大喜.<明史纪事本末 ...

  • 历史故事——朱棣第五次北伐病逝归途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初,朱棣亲率五十余万大军征讨鞑靼.五十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引起鞑靼君臣的惶恐.明朝内阁大臣金幼孜曾写过一首朱棣北征的诗<过禽胡山>,足见当时明朝军队的士气:六师严 ...

  • 历史故事——朱棣接连亲征北伐

    上一回说到,朱棣御驾亲征北伐鞑靼阿鲁台.1410年(永乐八年)明军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五万蒙古铁骑,于是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从朱棣首次北伐作战可以看出,明军在每一次作战之前,都首先弄清楚蒙古军队的位置. ...

  • 历史故事——朱棣称帝后的大屠杀(上)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后,曾多次击败朱棣的盛庸深感无力回天,于是率余部投降.朱棣奉命盛庸驻守淮安,看住还死守在山东的昔日战友铁铉.接着朱棣派兵北上复攻济南,铁铉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朱棣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