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杏坛,虔诚“点灯”
他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
却从未因迟到耽误学生一堂课;
他不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也能把三尺讲台演绎得精彩绝伦;
他把一批批农家学子培养成才,
自己却满头青丝已花白。
他,就是万载县株潭镇上坊小学
四十多年一直痴心杏坛虔诚“点灯”、
深受当地百姓尊敬的老师——阳锦文。
一生只为教育来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上坊小学是土木结构校舍,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处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中。有人是这样描述的:“上坊小学,阳光灿烂;校舍环境,破破烂烂。”因条件艰苦,民风欠佳,好多老师都不来上坊小学教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没有老师愿意来,可怎么搞教育?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年仅十七岁的阳锦文主动请缨:“ 我来!我是土生土长的上坊人,也是上坊小学的首届毕业生。上坊娃娃们的课,我去上!”
就这样,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来到了上坊小学。
一年、五年、十年、十五年……乡亲们的生活都慢慢变好了,可阳锦文仍拿着每年几百元的民办教师工资。热心的高中同学对他说:“ 锦文啊,九十年代是下海经商的好时机,遍地是黄金。你有文化又机灵,要是和我们去深圳,一定能闯出名堂来的,比呆在破学校强万倍啊!”
阳锦文听了只是笑着摇摇头。他知道这个村子、这些学生需要他。
上天总会眷顾每一个认真努力的人。阳锦文对教育事业的付出与奉献也得到了回报。1999年,36岁的阳锦文以高分考入宜春师范学校,从此吃上了“皇粮”。这时,他已经在上坊小学当民办教师近20年,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所学校!
现在的他年近花甲,却依然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和学校总务两大重任。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阳锦文默默地为乡村教育事业作着贡献,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与赞赏,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
一个都不能少
“ 阳老师,丁盼背着书包要回家了,你快去看看!” 阳锦文正在批改作业时, 几个同学匆匆跑到办公室说。这时, 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迅速放下笔跑到教室。
一番了解后,阳锦文得知丁盼的父亲前段时间在一场花炮事故中意外身亡。父亲的去世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加上家中还有年幼的弟弟,生活上不堪重负,学习也开始“分心”。
小小的丁盼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阳锦文有些不知所措。他自己当时也只是一个拿着微薄工资的教书匠, 常常捉襟见肘。“不行,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瞬间,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和对学生满满的关爱霸占了他的整个心房。
于是他便做丁盼和她家人的思想工作。“丁盼,这学一定得上!学杂费,我出!”“小学是基础,如果因家庭条件不好而厌学,就会导致一步落下步步落后,这辈子就可能荒废了。”……阳锦文关爱的阳光温暖了小丁盼幼小的心灵。此后,阳锦文非常注意学生思想动态,关爱过很多学困生、贫困生,没有让一个学生辍学。
后来, 丁盼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宜春中学。
丁盼的家人每每提及此事时,都忍不住赞誉:“阳锦文真是一位负责的老师, 是学生的 ‘点灯人’,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
一心做个好老师
阳锦文自从任教来就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八十年代的小学毕业班晚上要上两节课,那段昏黄油灯下的艰难岁月,是阳锦文内心最深刻的回忆,但每每想起,他都觉得是一种独特的幸福。
当时没有电灯,办公只能用煤油灯;没有黑板,就地取材一块木板漆上黑漆便是黑板;没有试卷,教师就亲自手抄试卷。
夜晚,教师、学生都一起在煤油灯下工作、学习。煤油灯的烟熏黑了师生的鼻子,熏红了师生的眼睛。
在一盏盏煤油灯袅袅上升的煤烟和红黄光晕中,一个个温情的故事也在上演着。
一天上着夜课时,一位同学发高烧。因无通讯设备无法联系家长,他便立刻背起学生,在黑魆魆的乡间小道上朝着镇卫生院一路小跑。打完吊针,已是黎明时分。回到学校后,他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为学生无偿补课,对阳锦文来说是家常便饭。
“有时双休日在田地里干着活,都会有学生拿着题目过来问,讲着讲着就慢慢在田埂上坐了下来,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有时连呷口茶的工夫也没有。嘿嘿,别人都笑我,说我把课堂搬到了田埂上。”阳老师开心地回忆着,脸上满是自豪。
在一盏盏煤油灯袅袅上升的煤烟中和一串串学子留在田间的脚印里,学生们的练习簿慢慢地变厚了,成绩慢慢地提高了,学生们也一批批走进了高一级的学校。
上图为阳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解题答疑
一人护校十余载
2000年,上坊小学的条件还较为落后,没有高高的围墙与坚实的大门,这时阳锦文自告奋勇,选择成为校园的守护人。此后的十多年里,他长年夜宿在学校,成了学校的“守护神”。
每日晚饭后,他来到学校第一件事情便是清点校园资产,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如此。
寒暑假里,老师们都回家相聚,其乐融融,阳锦文却像往常一样只身坚守在校。一晚有心怀不轨之人来到校园内盗窃物品,阳老师见状大声呵斥。幸运的是偷盗之人内心还存有良知,也未持凶器伤害他,最终校园还是归于平静。
事后,有人问他:“你当时怕吗?”他只是淡淡地说:“说一点都不怕是假的。我若是不护校,学校资产一定会有损失。我在气势上首先就不能输,必须要把这些盗窃者的猖狂之气给压下去!”
十余年里,任凭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阳老师都守护校园。夏日,草窠里的虫鸣声伴他入眠;冬日,呼啸的寒风与他同睡,但他从未觉得守校是一件多苦多累的事情。于他而言,守校十多年,护校平安,是他的本分。
阳老师仍然习惯在每日放学后巡视教室和校园四周,以保证所有学生都安全离校。
现在,阳老师仍坚持不定期家访,以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痴心杏坛的四十多年里,阳锦文虽然失落过、犹豫过,但从未放弃过、敷衍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每年都被评为镇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还获得过万载县第十一届人民教师晨兴奖。
阳锦文老师的部分荣誉证书。
“你给我一个微笑, 我就浑身是力量;
你给我一个眼神, 我就找到了方向;
你放开双手让我翱游知识的海洋,
老师啊老师,你像我兄长,
老师啊老师,像老朋友一样,
老师啊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悠扬的歌声在上坊小学校园里萦绕。正如歌中唱的一样,痴心杏坛的四十多年里,阳锦文虔诚地已为近两千名学生点亮心灯,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走出了乡村,而他自己却逐渐变得衰老了。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交谈快要结束时,阳锦文动情地对笔者说:“回首来路劲不松,叩问初心永不改。我这辈子能钟情于乡村教育事业,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