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丛水仙将会取代肉桂?从马头岩老丛水仙说起....

《1》

春季做岩茶时,在武夷山呆了几天。

听到一个关于水仙的好消息。

当然,如果你是喜欢喝老丛水仙的人,估计不会认为这是个好消息。

猜到了吧,对的,茶农们都在传:今年老丛水仙要涨价!

坊间的传言是:“去年就有老丛水仙冒尖的苗头,不少客人在去年(2019)年底来找老丛水仙,结果空手而回,因为好的老丛早就卖光了。”

欧买糕,什么时候老丛水仙这么抢手了?!

有知根知底的业内人士跟我们八卦,说,“好的老丛只会越来越不愁卖,核心山场的老丛价值甚至会超越那些被炒得虚高的肉桂!”

确实,比起肉桂,老丛水仙是绝对的稀缺资源。

放眼整个武夷山,树龄上了60年的水仙茶树极其有限(谁要反驳,请提供碳十四检测报告)。

而能算得上百年老丛的更是少之又少,更别提那些深藏于正岩里的百年老丛,那根本就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肉桂就不同了。

肉桂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面积推广,加上后期茶农们不断地挖掉其他树种改种肉桂,可以说,到今天,肉桂的产量,有些过剩了。

尤其,喝肉桂并不要刻意追求树龄,甚至部分茶友还觉得年轻的肉桂茶树所产的茶叶,香气高、滋味烈,更具备肉桂的品种特征。更得他们的欢心。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老丛是没法冒牌顶替的。

这是上天赋予老丛水仙的金牌护身符。

一款标明是“老丛”的岩茶,有没有丛味,一喝便知。是不是真的老丛,一尝便知。

但是肉桂就不同了。

君不见市面上香气稍有些特别的茶,都敢冒充‘牛肉’,被识破的概率还非常之低。

SO,基于这些竞争上的优势,核心山场的老丛水仙绝对要超过‘牛肉’,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2》

想起早些年,还在报社的时候,去采访一个知名茶人,他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岩茶是喝茶人的最后一站。

这很容易理解,相信岩茶老饕们亦深有体会。

因为,喜欢上喝岩茶的人,基本不会回头去找寻绿茶、铁观音喝了。即使会,也只是作为口感上的调剂——就像天天吃米饭,偶尔会想吃盘饺子。

就像李麻花吃腻了水煮鱼,偶尔会想吃白粥配荔枝。

人的口味总是在不断加重,岩茶醇厚,喝着够劲,喝惯了舌头就会产生记忆力,回头再喝口味小清新的茶,便感觉索然无味,如同嚼蜡。

尤其在红茶把市场份额让出来的这些年,喝岩茶的群体在不断壮大,岩茶的市场热度也在不断攀升。

像福州,走到哪里,都是一群人在喝岩茶,斗岩茶,聊岩茶,约岩茶。

写到这里,李麻花突发奇想。

她说,如果说“岩茶是喝茶人的最后一站”,那老丛水仙是岩茶的终点站!

就像米高梅的电影,在开始的时候,有只狮子在吼;在结束之后,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大大的“The end”一样。

如果用文化人的话语来形容,那就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就像看过所有美景、踏遍山山水水的人,眼里便不再有浮华,内心归于平静。

当你看过尘世繁华,喝过肉桂的辛辣与浓烈、小品种茶的多彩芳香,回过头来反而想喝些纯朴自然、香气内敛的茶。

而老丛水仙,则恰好拥有这样的气质——它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雅。

喝着老丛水仙,质朴的木质香、软糯的茶汤犹如缓慢流泻的时光,可以治愈一切。

无论悲伤,还是喜悦。

它可以伴你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

在往年,茶农们要为家里没有好肉桂发愁,而现在,却要挖空心思保一款老丛水仙。

今年下半年,岩茶大上市的季节,我们去武夷山的次数明显比往年多。

通常是早晨去武夷山,晚上回福州。

每每在武夷山茶农家里喝茶,如果说想喝肉桂,他们可以拿出五六款甚至十来款肉桂,让你一次喝到饱。

不,喝到撑。

而如果提出想喝老丛水仙,如果不是武夷山于和伟这种拥有大面积慧苑坑山场的大户人家,普通茶农顶多拿个两三款老丛出来招待你。

并且,还不能保证每款老丛都是精品。

遇到工艺欠缺的,喝着嘴疼,想着心疼——边喝边为这上好的茶青做成这种味道而扼腕叹息。

偶尔好不容易选中一款正岩老丛,只是犹豫了一下,隔天就有可能已经被别人包圆了。

毕竟小几十斤的茶,随便一个茶商都可以轻松拿下。

李麻花认识一个黄柏村的茶农W先生,主做肉桂。家里满仓大箱小箱装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肉桂。

今年,他居然破天荒买了不少老丛水仙的青叶来做,而且还一口气做了3款出来。

问他原因,答曰:“我们茶农得跟着市场风向标走,肉桂市场已经露出疲态了,下一波能上位的高端岩茶是老丛水仙无疑了。”

看看,老丛水仙已经成为市场风向标了!!

黄柏村的茶农W先生,还特别羡慕那些家里有老丛水仙茶树的人,他们都不必担心茶叶的销路——从做青开始茶叶就早早被人预定了。

我们一边笑他的“得陇望蜀”,一边感慨,确实,现在市场上,好的肉桂易找,而好的老丛水仙,真心难求。

一方面,武夷山现存的水仙茶树,的大多数年龄不足,称不上老丛;另一方面,又有很大一部分老丛水仙茶树被修剪矮化,或者,老死。

纵观三坑两涧,能一动不动、完完整整地沐风栉雨、在丹山碧水间站立60年以上的老丛水仙茶树,真真是极为难得的。

不,是极为罕见的。

当年,上了60年树龄的水仙茶树可以称之为老丛,近些年,大家经过慎重考虑,统一口径放低标准,把树龄降低到了50年。

但即便如此,老丛水仙茶树并没有增加多少,甚至每年,还在不断消亡和缺失。

《4》

我们喜欢在武夷山的正岩茶区寻找老丛水仙,那是因为这些茶区的资历足够老,能承载那些老丛所经历的风霜。

至于那些半岩、外山的茶区,很多地方被开荒出来,种植上茶树的时日尚短,更不可能有老丛水仙的身影。

而正岩茶区的老丛水仙,又具备两种风格。

正岩的坑涧和岩上两大山场形态,赋予了茶叶不同的两种气质。

慧苑坑老丛属于坑涧茶,以木质香为主,水感绵柔。

马头岩老丛则为岩上茶,日照时间长,生成芳香物质丰富,茶香更张扬,除了木质香、粽叶香,还有水仙的花香,水感也略有烈感。

在猫耳石附近,那一片长得高瘦的茶树就是老丛水仙,它们在周围低矮的灌木茶树中尤其显眼。

但是,不要以为长得高挂满青苔的就是老丛,究竟有没有达到60年以上的丛龄,关键要看它的树墩。

茶树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我喜欢用“横生枝节”来形容它,它的枝干是从树墩向四面八方长出,它们更偏向于一种横向发展的状态,久而久之,长满了枝干的树墩显得立体而饱满。

为了承载那些不断长出的枝干,树墩也日渐变得粗实,所以,老丛茶树的树墩一定是宽大而粗壮的,我们会用矿泉水瓶作为参照物,来测量老丛茶树的树墩。

以此来记录时光岁月所赋予它们的成长、蜕变、坚韧和忍耐。

【马头岩老丛水仙品鉴笔记 】

干茶:条索粗大,叶脉粗壮。褐色为主,偶有咖叶。嗅之有酵香、焦香、药香,整体风可成熟圆润,有慧丛之韵,有老丛之姿。

第一冲:

热闻香气略淡,只有草木味。

略凉约80度-70度时闻,花香,丛香,药香混合而出。几种香型关系好到分不出主次来,更凉一点闻,水中药香浓郁,极致到要爆炸。

汤水浑厚,浆感稠滑,回甘中丛香(木质味)与中药香亦是强烈。

第二冲:

依然是丛香,药香的天下,别的气味极难突破这两香织就的大网。

从热到凉,足足两三分钟的时间,丛香与中药香一直牢牢的占据着根据地

药香在汤水中恣意张扬,丛香牢牢跟在药香之后。

衬在药香底下的,标准绿叶,但它又是老丛水仙的根基所在。

水细滑,劲很足,水中的中药香滑腻,沉甸甸地潜伏在汤里。

在你喝入口中的时候,这丛香与中药香悉数释放,强劲有力地击中了你所有感官。

第三冲:

自古华山一条道,这款马头岩老丛水仙,也终归只有一种香,那就是木质味丛香+中药香。

微凉,木质味丛香成为盖香上的主角,汤色橙红,香气飘扬,木质味丛香在汤水中饱满又丰盈,多汁又多姿。

这浑厚的丛香,带着沉郁的中药味,瞬间就俘获了喜欢老丛水仙的人,那浆,那香,分分钟令人沦陷。

跟慧苑不同的是,马头岩老丛水仙的丛香,是更沉郁的,更浑厚的,更劲道的。

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却以润物细无声之姿,缓慢地就浸没了我所有的感官。

仿佛湃在一汪丛香浸透的温泉水里,懒洋洋地,慢慢地也变成了一株藤蔓缠绕的老树。

第四冲:

盖香已经不用再描述了,除了丛香,还是丛香。除了带中药味的丛香,还是带中药味的丛香。

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个著名的梗:大当家是老普的,我们竞选二当家就好!

是了,丛香药味是肯定有的,我们只消去感受它的浑厚滋味便好!

略凉之后的汤水中,丛香愈发浓厚而深长,像极了广袤而深远的武夷丹山碧水,云雾缭绕间,植被丰茂,林深树长。

马头岩老丛水仙的丛香,是冷却后更加明显的,在汤水尚热的时候,丛香是活泛,飘扬的。

在汤水渐冷之后,丛香是沉静的,安宁的,浑厚的,霸气的。

偶尔还带点老树的辛辣感,在汤水咽下之后,在喉咙处,悄悄刺你一下,把整个雄浑有力的喝茶体验感,又增加了点睛之笔。

这与慧丛,是完全不同的风味,它的水不那么稠,浆感不那么浓,醇厚度不那么强。

但它的丛香,带着极浓的中药味,尤其冷却后,丛香药香冷冽沁人,直入胸臆。

与慧丛相比,另具一股风流婀娜之态!

【后记】

对于老丛水仙多年的际遇,我们内心生出极大的保护欲。

当然,也想让更多的热爱武夷岩茶的茶友,知道它们生存的不易和存世的难得。

在这个冬日,岁月静好地认真地冲泡一碗老丛水仙,细细欣赏它优雅的丛味,是我们对老丛最好的致敬。

(今天要好好点赞一下这款马头岩老丛水仙)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