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创新:中国“制造创新”的秘密

智见

制造与创新的关系,是近几年美国学术界最为关心的话题。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要把制造业拉回美国,除了增加就业之外,背后还站着一个坚实的理论支架:没有制造,创新大河就会干涸。

然而,近年来,中国制造对创新所作出的贡献,却几乎被抹杀了。在全球化分工的格局中,制造,似乎只是创新链条上一个最低端的配角。真的是这样吗?

过时的曲线

制造业最广为流传的经济学曲线,莫过于“微笑曲线”。它的基本内涵是,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制造”被定位在底部环节。

微笑曲线所隐含的潜台词是,“加工和组装,与创新无缘”,这是对制造创新的一个最大误解。

日本在全球独具特色的“母工厂体制”,坚持“研发在本土、最先进的工厂也留在本土”,形成“研发—制造”相互哺育的策略。尽管日本制造企业在国外不断投资建厂,但日本的母工厂,包含了丰富的制造创新。

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能够崛起,是因为在制造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中国式创新。微笑曲线,加剧了全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偏见。

灰度创新

制造强国的工业拥有强大的源头创新能力,这是工业化时间很短的中国最为人艳羡的地方。而且,中国制造业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路线。在研发与制造的过程中,有一个结合部。这个公共交集,正是“灰度创新”,这是中国“制造创新”最大的秘密。

苹果制造,是否真的可以离开中国?其实这也要看富士康的脸色。富士康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快速反应工厂,它的精密制造,达到了独步武林的高度。但超大规模的制造,须靠“灰度创新”来实现。苹果的研发创新能力首屈一指,但如果没有富士康的精密制造,苹果的产能问题,也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缺憾。

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研发”与“制造”中间部位的灰度创新。那些一味看轻“制造环节”的角度,缺乏了对这种灰度创新的尊重。

研发上的源头创新,并没有自动解决制造的难题。中国工程师发挥了巨大的创新能力,为“研发—制造”的连接和结合,奉献了前所未有的“灰度创新”。这其实是一种“工程化”的能力,“以速度换深度”,为中国制造赢得了上游的尊重。

走向“兔耳朵曲线”

灰度创新,还有一个重要的战场,就是“制造与市场”的结合部分。这得益于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用户市场。

潍柴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公司,在过去十年大手笔地并购了诸多国际强势品牌。在“逆向工程”思维中,如何把国外发动机学得更像,就是极致的目标。因为关注用户心声,潍柴发现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隙:如何适应中国多层市场的复杂性,大江南北,气候、交通、地形和司机偏好。而这些,都与外国师傅的配方有着很多不同。潍柴发动机在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突出对“本土适应性”的理解。这种从市场倒推回来,和制造相结合的“可靠性”理念,就是一种靠近市场、结合制造的灰度创新。

从这个意义而言,也许我们需要重新修订“微笑曲线”,换成一种“兔耳朵曲线”,才能真正描绘出一个真实的、生气勃勃的工业生态。而各段区域交界处的创新,正是中国制造所形成的独有优势。

林雪萍

(作者系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