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格律诗创作“五步骤”
诗词有大美,美到不可言。大家好,我是大郭庄庄主,今天和大家聊聊格律诗词的一般写法。先来看一首五律。这是从《中华诗词》第二期(2020年)上摘下的一首诗,写的是黄山脚下塔川村的秋晨。塔川,距离旅游胜地水墨宏村不远,是个有牛有羊有人情的地方。
我们来借这首诗看看格律诗的写作。
红椒晒好秋 2019 国庆期间 塔川早晨
【塔川秋晨】
农家借山势,高下错檐头。
碧水捶新布,红椒晒好秋。
鸟啼风自远,竹静雾将收。
柴火仍然在,狸猫散漫游。
写诗,是件美好的事,是对心灵的抚慰,是对生命的答复。如果要分开步骤来讲的话,一般来说,可以五步走。
第一,立好意。杜甫说,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立意,就是要给诗歌做个定位、做个选题。可以写事、达情、说理。好的立意需要作者有感情、有见识、有格局。格局就是胸怀、境界,格局高不是说要唱高调,而是说要积极、健康、向上,要有真善美、广远深。这首诗属于旅游诗,写得比较实在,就是记录一下秋天塔川的早晨,记录下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好的诗歌是要送给未来的。
碧水捶新布
第二,选好材。选材需要构思。塔川的秋天,风吹乌桕红,到处都是油彩画。有人说安徽塔川、四川九寨沟、新疆喀纳斯、北京香山是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观光地。是大方向选材,拎出来几个代表,笼统地说一下呢,还是选择几个细节,把塔川的时光点凝固住呢。建议从小处着眼,对细节的深入刻画才是最美最真实最可靠最打动人心的。
第三,配好格。到了写诗环节,有时候是冒出关键词来,有时候是冒出警句来,当然也有文不加点、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的。这就牵涉到用格、用韵。律诗的两大格式,平起、仄起。两者都分首句押不押韵。我们可以看看五七律的基本格式。首句押不押韵不是很讲究,一般七律首句押韵,五律首句不押韵。要注意拗救,灵活运用。拗救用得好,诗有时会给人以生新之感。四联之间一般是起承转合的关系。韵脚就随意了,选择平水韵最好。当然,对诗词研究得多了,会发现不同的韵脚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这首诗,“红椒晒好秋”,写农家人晒秋的一个细节,句子还不错,就把“秋”字用在句尾。“秋”字属于【十一尤】,该韵部比较宽,可用字较多,比较好写。
第四,炼好句。这是最直接、最关键的一步。整体要通融,情景要交融。有些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文字要切题。这首诗里,“农家借山势,高下错檐头”,是说塔川的样貌。塔川的“川”,是一条溪水。塔川的“塔”,按照网上的解释,说的则是塔川村依山而建,古民居飞檐翘角,层叠错落,远望如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中。这就是“错檐头”之意。以上是总说。“碧水捶新布”,是说水边的居民早早地起来洗衣服、墩拖把、择青菜,一片生活气息。“红椒晒好秋”,则是写山路上层的人家借门前头下一层人家的瓦片晾晒辣椒,天光很美,时光很静,有暖暖的阳光味道,与上一句动静结合。这是细节。再次写小鸟,写竹海,这是远景。“柴火仍然在,狸猫散漫游”,则是说去人家吃饭晚了,八九点了,不过老婆婆和儿媳妇还等着游客们,煮鸡蛋,熬白粥,就小菜。至于狸猫,见的人多了,不知道你是谁。
这首诗里的颔联不错,其他几句尚可。八句中,有论者认为不要每句都以相同结构、词性的文字开头,容易犯“四平头”,令读者感觉诗里“太满”,撑得慌,或者句式呆板。比如高适的“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里的每句首的“巫峡、衡阳、青枫、白帝”四个词词性相同,陆游的“迹深惊虎过,烟绝悯僧饥。地冻萱芽短,林深鸟哢迟”里的每句首的“迹深、烟绝、地冻、林深”四个词结构相同,司空曙的“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四句干脆连词性、句式都一样,这些在清朝一些诗词大家眼中是应该回避的。避免“四平头”,主要是为了句式变化、效果出新着想,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说犯“四平头”的诗就一定不好,大家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五,改好稿。好诗不厌百回改,甚至有的时候为了一个字眼而放弃整句诗,尤其是韵脚的字,一个字不舍得,整首诗都要换韵。一首诗内最好不重复用字,甚至包括同音字(靠得比较近的),毕竟才寥寥几行。但也不能因词害意,必须重复的词语也不妨反复出现。一遍一遍地改稿,最后捋顺一下诗意,检测一下格律,就大功告成了。至于好不好,除了上述的基本功之外,还有很多注意的事项,比如角度、才情、寓意、技法等等。最终,还要看看读者是否能够和你产生共鸣。
以上只是一般步骤,还不够全面。聊供思路。
诗无定法,多读多写才能熟。
欢迎交流,下回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