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她,究竟是怎样把自己的骨骼「整」成70多岁的?
上周门诊,来了一个53岁的李女士,她说近期颈部酸痛,想来看看“颈椎病”。询问后发现李女士有坐在床上看电视的习惯。
我说既然目前仅有颈部酸痛,没有明显头晕和手指麻木等不适,不妨先调整生活方式看看,比如不要长时间坐在床上或沙发上看电视、多参加室外活动等。
但体查发现,李女士头发稀疏、体型消瘦。其身高1.54米,但体重只有40公斤,计算出体重指数仅为16.87公斤/米2。
我说,你如此消瘦,易患骨质疏松,最好先检查一下。
李女士答应了。
53岁女性骨密度竟达70多岁水平!李女士的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示,腰椎1-4骨密度T值为-3.1(见图1)、左侧股骨颈T值为-1.3、总髋部T值为-1.8。
确实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T<-2.5)!
图1 李女士双能X线吸收法腰椎骨密度测定结果
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示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为526pg/ml,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为19.38ng/ml,提示患者骨质丢失较快,且伴有维生素D缺乏。另外,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正常(46.2pg/ml)。
血生化检查示,肾功能正常(肌酐54μmol/L)、肝功能正常(谷丙转氨酶10U/L),但有高脂血症(总胆固醇7.41mmol/L)(参考范围3.11mmol/L-5.96mmol/L)、白蛋白偏低(白蛋白38.2g/L)(参考范围40.0g/L-55.0g/L)。
医生思考:李女士出现骨质疏松,是否与既往疾病或家族史有关呢?
询问病史:
既往史:患者5年前上山挖笋时曾因用力过猛出现右侧第7肋骨骨折(无特殊处理),但否认有腰椎和髋部骨折史。否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类风湿关节炎和恶性肿瘤等病史,否认有慢性肝病和肺结核病史,无卵巢切除史,无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1]。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不喝咖啡。
月经婚姻史:育有1子1女,43岁绝经。
家族史:母亲于30岁因“肺病”去世,父亲健在,父母均无髋部骨折史。
绝经早、又消瘦,骨质疏松没得跑!
李女士骨质疏松主要与其过早绝经有关。
这是因为女性进入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迅速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质丢失加快,就容易诱发骨质疏松[2]。李女士43岁绝经,又未及时接受绝经激素治疗等措施,骨质疏松的发生也是意料之中了。
李女士骨质疏松还与其过分消瘦有一定的关系。
这是因为体重对人体骨骼系统来说,是一种机械负荷因素,骨骼负重可转化为机械应力,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表面的机械应力感受器,从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进而增加骨密度,因而形体消瘦(体重指数<19公斤/米2)的人,就容易患骨质疏松。
医生思考:李女士为何过早绝经?为何如此消瘦?莫非是某种遗传因素在作怪?
追问病史:
患者有一个同胞妹妹,今年51岁,身高1.55米、体重55公斤(体重指数:22.89公斤/米2),尚未绝经,骨密度检查正常。如此看来,遗传因素可能性不大。
但李女士提到,她本来也是“胖嘟嘟”的,40岁时想减肥,每天早餐只吃一个苹果,坚持了近半年,结果瘦是瘦了,但出现了严重脱发、月经不调等症状。即使后续恢复了正常饮食,但体重也一直不见增加,脱发也无好转,并在3年后绝经。曾经辗转就诊于多家三甲医院,中药也吃了几年了,但收效甚微……
原来是盲目节食减肥诱发了卵巢早衰,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啊!
药物饮食齐上阵,也只能缓解病情
目前,李女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mg,1年1次)或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1次);
· 坚持服用骨化三醇胶丸和钙片;
· 12月后复查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
· 服用调脂药物。
生活上,建议李女士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蛋、牛奶)的摄入,减少食用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并坚持参加室外活动,但一定要注意避免跌倒,减少在雨天或雪天外出。
经上述处理,李女士的骨密度会有所回升、骨折风险也会下降,但其骨密度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
如果她不盲目节食减肥,现在可能尚未绝经,骨密度可能还是正常的。
如果她在绝经后及时接受绝经激素治疗或使用双膦酸盐类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其骨密度也不会下降得这么低。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
各位正在或准备节食的姑娘,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摘自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浙江省人民医院边平达教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