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锋 | 中医治咳嗽,你不知道的这里都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本症鉴别
(一)咳嗽的声音特点(性质、程度)
咳声重浊——痰、湿停聚
咳声紧闷——寒、湿闭阻多属实证,是浊停聚于肺,肺失肃降。咳声清脆——风、燥、热扰
咳声轻清——正虚、邪微
咳声有力/洪亮——多属实证,
咳声短促——风、热上冲
咳声高亢——火热、气逆。
咳声不扬/沉闷——湿热、痰热
咳声连续、冲气感——风痰、痰火。
咳声带痰鸣音——痰浊阻滞
咳声带水鸡音——水饮阻滞
咳声频作,咳后有回声——痰饮与风、热搏结
咳嗽嘶哑,病缓程长——阴虚津伤。
咳嗽嘶哑,病急程短——痰与寒、热搏结
咳声嘶哑,如犬吠——肺肾阴虚,疫毒攻喉。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顿咳,风痰、热饮搏结(白日咳)咳声咯嗽,不急不剧——湿、痰留连,多夹有热
(二)咳嗽的部位特点
咳点在咽中——病在肺窍(表),多有风
咳点在喉管——病在肺窍(半表),多有风
咳点在胸口——病在肺道(半表),多有痰
咳点在胸膺——病在纵膈(半里),多有痰、或饮
咳点在胸胁——病在胸腔(半里),多有饮、或痰
咳点在胸中——病在肺叶(里),多有痰热、或寒饮
咳点在一侧——病在胸肺之一侧(里),多有瘀、痰凝结
(三)咳嗽的时间特点
卒然咳嗽,持续不断——,多因外感邪实,或异物刺激
缠绵久咳,时作时止——正多内伤正虚,或病久邪恋
晨起阵咳——痰、湿恋肺
卧睡即咳——水饮、火气逆肺
咳嗽昼作、或昼甚——外感风寒、或风热
咳嗽夜作、或夜甚——寒饮闭肺、或痰火郁肺
咳嗽午后或黄昏加重——湿热蕴肺、或阴虚肺燥
间断性发作、或周期性发作——风痰、郁火,肝胆乘肺
咳嗽阵发频作——风邪袭扰
咳嗽疏发缠绵——湿邪流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四)咳嗽的感觉特点
咽痒作咳——风气上扰
咽干作咳——燥伤于上
咳而咽痛——热灼于上
咽梗作咳——湿、痰阻窍
胸闷欲咳——痰、湿阻肺
气逆欲咳——火、气上攻
胸紧欲咳——寒、饮闭肺
咳多嗽少,痰不易出——肺病偏燥
咳少嗽多,稍咯即出——脾病偏湿
(五) 咳嗽的诱因特点
见风易作——风邪上袭、内风上攻
受凉、生冷易作——寒、饮束肺
油腻、腥荤加重——湿痰阻肺
辛辣、煎炸易发——火热、痰热蕴肺
郁怒易作——肝火犯肺
运动易作——痰滞郁热
闻及油烟易作——湿、痰与火、热相搏,或阴虚有热、血虚生风劳累、汗出后加重——气虚、或阳虚受风
活动减轻——气滞、湿阻
热敷减轻——寒、湿、痰、饮在肺
进食、得饮缓解——肺胃阴虚燥热;肺胃气逆
咳痰得出则缓——痰、饮、水、湿阻肺
饭后咳即减——伴中虚而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伴症鉴别
(一)咯痰情况
但咳无痰或痰少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燥、火伤肺或 肺阴亏
损咳即有痰,或痰多易出——痰、饮、水、湿犯肺
痰白如沫或稀薄色白——多属风寒
痰白清稀水样或如蛋清牵丝——多属水饮
痰白粘聚,色浊不净——痰湿、寒湿所致
咯痰多泡——多属风邪袭扰于肺
咯痰稠、黄——多属火热煎熬肺液
咯痰色白,少而粘稠——风燥所致
咳而有痰,痰不易出——寒、湿阻滞,肺气不宣,或痰饮、水湿滞于膲膜
痰稀色灰黑——肾经寒饮
痰稠色灰黑——脾经湿痰
痰中带有血丝——火邪伤络(含郁火),或阴亏肺燥。
痰黄脓浊,或有腥臭——湿热生痰蕴毒
咳唾涎沫,色白清稀——虚寒肺痿,津气不布。
(二)气息情况
咳而不喘——病在肺窍、咽喉,或牵涉胃经
咳而并喘——病在肺道、肺脏,或牵涉肾经
咳而气短——病在胸中、胸腔,或牵涉心经
咳而气少——病在胸中、胸腔,或牵涉脾经咳而并 哮——内外相引,风寒、风湿引动痰饮咳而喘憋——或肺及心肾,或水饮上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胸部躯体情况
咳而胸闷——痰湿阻滞胸中
咳而胸板——痰浊痹阻胸中
咳而胸紧——寒饮凝滞胸中
咳而胸痛——寒痰、热结、瘀血闭阻胸中
咳而胁痛——痰火窜扰、热饮滞留,胸腔肋膜咳而背痛——寒饮凝滞胸中
咳而腰痛——寒饮凝滞肺肾
咳久而伴腹壁痛——肺胃肝胆气机不和
(四)苗窍情况
咳而鼻塞——外邪上犯肺卫、肺窍之表
咳而出涕——寒饮外束,郁热上攻
咳而喉塞——风寒与热饮相搏于喉间
咳而头晕——风湿与痰热相搏于头窍
咳而耳闭——风湿热痰相搏于耳窍
咳而口苦——郁火刑金
咳而口干——燥火刑金
咳而口淡——寒水射肺
咳而头痛头胀——寒闭火热,病涉阳明、厥阴。咳而呕逆——病兼胆胃
(五)寒热情况
咳嗽经伴寒热——外邪所犯在表
咳嗽未经寒热——痰湿郁热内生
咳嗽身冷背寒——寒、湿、痰、饮、水、郁偏甚咳嗽身躁心烦——火热、虚热、郁热偏亢(五)其他情况
咳而遗尿——肺肾兼虚
咳而面赤——肺胃有热
咳而背寒——水饮伏留
注意症状鉴别与病种的证候鉴别:
咳嗽症状——方药举例
咳嗽病种——分证主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声无痰曰咳,有痰无声曰嗽,声痰俱有名曰咳嗽。
咳非尽无痰,痰不易出,其病在肺,肺主声,故声先而痰后,嗽非尽不声,痰随嗽出,声不甚响,其病在脾,脾主湿,湿能生痰,因痰而嗽,故痰出而嗽止。
二者病常互见,论难强分,但当察其现证,求其为六气偏胜、抑正气偏虚而为治不同耳。
(一)感寒:
1 咳嗽声重,痰白而稀,鼻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感受寒邪(三拗汤)
2 咳嗽,痰多白而稀,(或噎或呕,)短气而喘——外有寒邪,里有水饮(小青龙汤)
3 咳嗽,痰白而稀,不思饮食,(少气,脉沉迟)——上中二焦阳气不足,寒动于中(加味理中汤:理中、二陈、细辛、五味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受风:
4 咳嗽,痰多浮泡,鼻塞声重,(头痛),脉浮——风邪犯肺(杏苏散)
5 咳嗽频剧,咯痰不爽,痰粘稠黄,鼻流浊涕,头目昏痛——风邪夹热(桑菊饮)
6 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微寒,身热——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桑杏汤)
7 咳嗽,口干咽痛(或声音不出)(小便短赤,脉浮而数)——风火闭肺(《本事》利膈汤:薄荷、荆芥、桔梗、牛蒡子、甘草、僵蚕、玄参)
(三)热迫:
8 咳嗽,痰黄而浓,口渴气促,胸膈不利(脉洪数)——热邪逼迫,肺不主降(竹叶石膏汤)
9 咳嗽,痰黄而浓,胸高气粗,目如脱状,不得卧——热气上壅(泻白散,葶苈泻白散)
(四)受湿:
10 咳嗽,痰多声少,滑而易出,面黄身重——湿痰(加味二陈汤:杏、桔、苏梗)
(五)伤燥:
11咳嗽,声多痰少,艰涩难出,咽干而渴——燥气偏亢(清燥救肺汤)
(六)化火:
12 咳嗽,声多痰少,心烦面赤,辟辟连声不得卧——势欲化火(黄芩知母汤)
13 咳嗽,痰稠,甚则带血,脉数——火刑肺金,兼伤血络(咳血方)
14 咳嗽,痰稠,甚则带血,喉痛便秘,小便短赤——肺火劫阴,(养阴清肺汤加清宁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八)气虚:
15 咳嗽声低,痰多泡沫,少气懒言——肺气不布,津聚为痰(补中益气汤加半夏,橘饼)
16 咳嗽声低,痰如鸡子清,四肢倦怠——脾气不运,津停成饮(归芪异功散)
17 咳嗽声低,风则咳甚,得温而减,乍寒乍热——久咳不已,中气受伤,营血亦随之不足,以气偏伤为主(归芪建中汤)
(九)血少
18 咳嗽声低,干咳无痰,咳则噪杂似饥——以血偏伤为主(四物汤加阿胶,枇杷叶,紫菀)
(十) 阳弱
19 咳嗽,背恶寒,四肢不温,甚则咳时佝偻——肾阳不足,寒饮内凝(橘附汤,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十一)阴亏
20 咳嗽,动则气浮,自汗而喘,小腹烦冤——肾阴受伤,不能主纳(都气丸主之)
(十二)气逆
21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伴胸胁胀痛——肝气郁结化火,上逆侮金(加减泻白散和黛蛤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刘英锋教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江西南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西岐黄国医书院副院长,省级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分会、名医研究分会常委,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中医专家组成员。先后师从江西中医泰斗姚荷生、经方名家陈瑞春,注重经典理论与名家经验的挖掘运用,从事中医杂病临床,坚守以辨证论治特色诊治疑难杂症,发挥独到疗效,弥补现代医学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