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墩爸略忙,一堆事实在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导致对舆情课的思考出现偷懒苗头,更新不及时、思考不到位,对读者极度不负责,诚恳接受各位留言的批评。
这次,我们讲讲因混淆“目的”与“方式”而造成的舆情之争,或许对诸位今后处置类似舆情有些帮助。
前不久,一些高校的留学生优待措施引发了全网质疑,在全民义愤填膺地情绪作用下,不少人将矛头对准了教育部,炮轰这种局面的形成都是因为教育部出台了留学生制度。其实,这是典型混淆了“目的意图”与“工作方式”是两个独立问题之后形成的舆论误解,也是造成后续很难引导理性舆论氛围的重要原因,因为教育部出台留学生制度的目的意图与各高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意图的方式方法,其实是两个独立的讨论问题,不能简单地以“个别高校在落实过程的错误做法”就认定“教育部的留学生制度是错误的”。就现在网上情况来看,以“方式”否定“目的”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大家应该记得,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刚出来那会,各地公款公务消费都上了紧箍咒,本是件好事,但当时有地方在贯彻落实时搞了“扩大化”“过度化”,念歪了经,把原本正常的职工福利都被按下了“没收键”,导致一些人将埋怨、质疑直接对准了出台八项规定的初衷。对于我们来讲,当这类舆情出现这些苗头的时候,就要通过适当的评论引导和有技巧地澄清解读进行人为干预,最大限度帮助吃瓜群众、围观网民分清楚这里面容易混淆的讨论边界,要提前、要趁早,不能任由后续情绪引爆起来之后、舆论误解形成之后再去做引导,那样最佳的舆论时机已失。一是显性干预。显性,即直截了当的表明意图,以政务账号、党媒账号或带有职务认证信息的个人账号为主要发布主体,一般是在出现大量恶意账号故意以“方式”评价“目的”攻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可能引发后续政治负面影响之时使用。比如,2016年,一篇《盛世中的蝼蚁》在极短时间内刷爆了全网,舆情发酵成为热点之时,就有一批灰黑账号以“杨改兰悲剧”折射出个别地方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中的错误做法为由,诱导大量围观网民攻击精准扶贫政策,出现政治攻击意图。这时候,就需要有党媒央媒、政务账号、职务身份认证账号站到台前,十分清晰而明确地向舆论表明“精准扶贫政策不该为个别地方落实过程中的错误做法背锅”的观点,强行进行舆论纠偏。二是隐性干预。隐性,即温和语言跟评沟通或以委婉方式对话引导,以一般普通账号为主,是在舆情整体讨论未明显出现偏离态势,但有出现被误导苗头的时候使用。比如,2017年9月,上海发生交警“摔抱小孩妇女”舆情事件,当时出现了一些以“抱小孩妇女违章停车在先”为由认定妇女被摔活该的错误倾向,因为当时总体舆论并未因这些言论而偏离转向,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对话得出错误判断的网民,点清楚其中的问题即可,即讲明白不能以“交警执法目的的合法性来认定采取的方式方法就一定合理合法”。当然,上述应对方式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参考,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总之,把道理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