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共振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是二里头文化中最重要最典型的青铜器之一,它被视为青铜器上兽面纹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史前兽面纹到商周兽面纹的中介和传承

据学者统计,现存面世的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大概有16件左右,其中存于国内的7件,即河南偃师二里头3件,四川广汉三星堆2件,广汉高骈1件,甘肃天水1件。其余均散落在海外。

1981年于偃师二里头遗址Ⅴ区的M4中出土

1984年出土于偃师二里头遗址Ⅵ区的M11中

1987年出土偃师二里头遗址Ⅵ区M57中

四川三星堆1,长13.8厘米,宽5.2厘米

四川三星堆2,长14厘米,宽4.9厘米(未镶嵌绿松石)

甘肃天水博物馆藏品,长15、宽10厘米

赛克勒美术馆藏品1,长17.2、宽11.3厘米

赛克勒美术馆藏品2,长26.6、宽12.2厘米,铜牌饰顶端为圭首形

赛克勒美术馆藏品3,长15.9、宽9.8厘米

日本MIHO博物馆藏品,长15厘米,宽8.5厘米

伦敦埃斯肯纳齐行藏品,长15.5厘米

玫茵堂藏

造型和纹饰

铜牌饰的正面均近圆角长方形,有的呈亚腰状,长15厘米左右,宽度一般不足10厘米,体量并不大。

略微拱起的弧形铜胎上铸出兽面纹,再以数百枚细小的绿松石片镶嵌其上。绿松石片被琢磨成各种形状,勾画出神兽奇异的眼、鼻、角和其他部位;神兽虽形态各异,但均以浑圆的绿松石珠为睛。

铜牌饰表现的兽面形象大体可分为上下两个单元,下部表现兽面,上部则表现肢体或头部的某一部位。

大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的兽面纹图案,应当是龙的简化或抽象表现

新砦遗址出土残器盖的纹饰与后来的铜牌饰很像

目前普遍认为以新砦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是二里头文化的前身

另有学者认为以青铜制作装饰品,是北方族群长期延续的习俗,不符合中原文化的传统;镶嵌绿松石铜牌饰上的兽面纹应主要表现的是羊和鹿,其起源地应为河西走廊一带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的分布区,而新疆哈密地区出土的未镶嵌绿松石的青铜牌饰或为其渊源。

Eskenazi旧藏青铜牌饰细节

无论来源如何,这样的纹饰开创了商周青铜器上兽面纹的先河。

功能

铜牌饰作为随葬品,一般出土于墓主人的胸前或腕部附近,两条长边外侧各有两个穿孔的纽,或许是缝缀在衣物或其他介质上的。出土铜牌饰的墓葬往往还随葬响器铜铃。

Eskenazi旧藏青铜牌饰背面

关于其功用虽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类青铜牌饰不是实用器,没有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功能,很可能是一种与祭祀相关的礼仪用具。

制作工艺

二里头文化之前,绿松石已在中原、海岱以及甘青地区广泛使用,镶嵌工艺经出现。龙山文化晚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的丰富,镶嵌工艺得到继承和发展,青铜镶嵌绿松石渐成主流。

黄河下游的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玉文化高度发达,流行在骨器、象牙器和玉器上镶嵌绿松石,当时的镶嵌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与此同时,晋南地区的陶寺文化也可见在玉器上镶嵌绿松石的做法。随着琢玉技术和青铜铸造工艺的传播,二者在二里头相汇融合,产生了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出土龙山文化镶绿松石玉簪

二里头铜牌饰上绿松石的制作技术很大可能由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继承而来,主要使用了浅窝镶嵌和使用胶粘剂的平面镶嵌技术。器物上先铸成阴纹的纹饰,然后按照纹饰的规格制作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或块,再用树胶等粘着物将绿松石镶嵌至铜牌上。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