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这么美,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心动

与桂林的渊源,仿佛是上辈子的事。

第一次与她邂逅,我更想用初恋的感觉来表达我的心动。无需多言,犹如电光火石的相遇,就那样的一见钟情,没有理由,没有任何世俗的强加。她的存在,就是为了唤醒你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爱的感觉。

2004年3月,与先生从南宁乘火车去桂林。一觉醒来,正是黄昏。列车呼啸驶过窗外的山水画卷。夕阳的光浸染整个水面,戴斗笠的渔民,竹排上静卧的鸬鹚,远处是绵延到天尽头的圆润细腻的山峦。好一个渔舟唱晚!那样的唯美,我的脑中蹦出的竟然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千古名句。

这不是在我的家乡,北方没有这样的水;这也不是江南,江南没有这样的山。上苍是偏心的,他的大手笔精心雕琢了两个成功作品:一个是西藏,一个就是桂林。他毫不吝啬地赐予了这两个地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常常以西藏巍峨的雪山对比桂林隽秀的乳山,我以磅礴的雅鲁藏布江对比婉约的漓江,我以西藏大大小小的寺庙来对比桂林享誉天下的溶洞。不仅仅如此,他还为这两件得意的作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藏传佛教之于西藏,就如山歌之于广西,或者,可以这样说,仓央嘉措是西藏的代言人,那么,刘三姐就是桂林的名片。如此一来,人文的渗透才让整个自然风景有了无可比拟的生命力。

2008年春节刚过,和几个朋友专程去游漓江。在奔赴阳朔的路上途经十里画廊。当地的朋友开始绘声绘色地描述,前方右面的山峰是“大圣摘桃”,左后方是“八戒小憩”,再往前,就会看到“唐僧拜佛”,车里的我们一次一次惊呼“太像了,太像了”。车子穿行在三月的阳朔,小雨下起来了,道路两旁的植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尽情舒展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绿的晶莹剔透。一会儿天又晴了,我们下了车准备上船,就看到大片大片的云雾从山顶缓缓升腾起来,犹如少女用面纱遮住了俊俏的面容。朋友高兴地介绍说,知道吗?这就是真正的烟雨漓江。船开了,我们尽情倘佯在鬼斧神工的山水间。记得小学课文里的佳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真正地名不虚传。两岸的山倒影在清澈见底的水中,绵延到水天相交的尽头。给人无穷无尽的遐想。当年陈毅元帅来桂林,曾留下“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晚上应邀观看大型实景山水剧《刘三姐》,“鬼才导演”张艺谋依托漓江的实景山水,辅以千变万化的镭射灯光,就在水面上排出了一场大型歌舞剧,上百人的群众演员将漓江之美演绎地淋漓尽致。这是他实景剧的开山之作,也是尝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他以后的实景剧拍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刘三姐出场,对歌的唱腔响彻天宇,老中青三代扮演者同台献艺,整个演出达到了高峰,真是一场宏伟的视觉饕餮盛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面对此情此景,我常常会将自己想象成一位多情的少女,在寻寻觅觅多年终于等到意中人的惊喜与眷恋;又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世家公子,与一位琴棋书画俱佳的红颜相遇;又或是一位饱经沧桑的父亲,对自己掌上明珠的宠溺。总之,汇成一句“你念,或者不念,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去年,又陪母亲去了一趟。印象最深的是夜游两江四湖,夜晚的桂林被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水系贯通。五彩斑斓的灯光描绘出整个城市的倩影。一路欣赏名桥,建筑,名花名树,亭台楼阁,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老人山等。湖上传来阵阵熟悉的歌声“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一路上的亭台楼阁里有多处这样的真人原景重现,勾起了我再次温习影片《刘三姐》的冲动。在杉湖观赏“日月双塔”也是印象颇深。日塔为铜塔,月塔为琉璃塔,两塔之间以十八米长的水下水族馆相连。日塔获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玻璃桥也算桂林的一个小小象征吧。它在榕湖上,是我国第一座采用特种水晶玻璃桥承座体系的实用性桥梁。白天,整座桥晶莹剔透,和湖面倒影相呼应,晚上,灯光穿透整座桥,桥下是一片橘黄,桥两侧则是采用梦幻般的色彩,加上湖面的彩色倒影,美轮美奂。桂湖景区则是集榕树,银杏,雪松,水杉,木兰,棕榈各种名树与西清桥,宝贤桥,观漪桥,丽泽桥等新景桥与一体的博览园。两江四湖共有十八座桥,座座都精美异常,座座都有故事,又被称为世界名桥博物馆。所有的桥,都可供行人通过,这是桂林与其他城市的江河夜景最大的不同。人在岸上走,船在水中游。置身其中,倍感清新优雅,舒适恬静,这是何等的“神仙生活”,无处不体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钟灵毓秀的山水养育了这里纯朴善良的人民。从秦始皇修建的灵渠,到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的“靖江王府”,从宋人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到桂系”小诸葛”白崇禧,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千年岁月的洗礼中,在一代又一代缔造者的手中,正绽放出愈来愈瑰丽的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