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什么样,看他的朋友就能判断出来。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千万不要忽略朋友对孩子的影响力。
孩子间的友谊,除了单纯和美好外,和大人世界一样,也会有争吵和冲突,甚至还会有孤立和排挤、嫉妒和伤害、欺侮和霸凌......
朋友间偶尔争吵没什么,但“毒友谊”就不行了,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到友谊的美好,反而会让孩子消极和自卑、伤心难过,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01
《教养的迷思》的作者哈里斯更是认为,同辈群体往往才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孩子性格的地方。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有可能会遇到“有毒”的友谊,从而让“同伴效应”对孩子产生负面和消极的影响,远比我们担心的早恋严重的多。怎么判断哪些是“毒友谊”呢?
在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艾琳伦纳德博士总结了“毒友谊”的几个特征:
孩子经常不开心甚至哭泣
自信心萎靡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为了让朋友开心一味讨好对方被嘲笑、轻视
提出的想法总是得不到重视
在一段友谊中一直没有进步产生了厌恶自己的想法最好的朋友突然有了“新欢”,于是就将“我”抛弃,“我”小心翼翼地去挽回,却无功而返;和朋友一直相处很好,但有次考试超过了他,他就开始疏远“我”,并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朋友总是对“我”挑三拣四,总让“我”感到无地自容,为了维持友情,“我”总是讨好他……总的说来,就是孩子在这段友谊中,受伤多,欢喜少,常常情绪沮丧、愁眉苦脸。
我们平时要多多留意,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如果孩子陷入“毒友谊”,要及时给予孩子引导和疏解。
只是,帮孩子结束毒友谊的时候,我们要讲究方法,不要粗暴地干涉。因为选择和谁交朋友,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是他重要的权利。且”粗暴干涉“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容易让孩子产生“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越阻拦,越牢固。任何事情的改变,都是从自我察觉开始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帮助孩子的第一步,是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宝贝,妈妈看到,有几次你们一起玩时,她总是说你做不好。可我觉得你是个很努力又上进的好孩子。你们每次在一起时,你都要听他的。你喜欢他这样做吗?在聊天中,只需用客观事实来描述事情,而不是直接给对方“贴标签”,告诉孩子,“他贬低你”“他命令你”。父母通过罗列事实,来帮孩子梳理思路,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判断这段友谊是否该继续下去。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承认这是一个坏朋友,而是要让他对这段关系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咱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会自己分析和判断问题。不贴标签的聊天方式,不容易造成孩子的抵触和反感,容易让孩子打开心扉,让他们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在和孩子谈论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留心,从言谈话语间,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孩子:“跟他玩我能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平时我都遇不到。”类似这样的信息,足以让我们反思,平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是遗漏了什么?比如,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限制太多,导致他无法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能吐露心声,我们也能发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当把孩子心理需求的“漏洞”补上时,他就不会再向外界索取了。他们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就会更加在乎平等、尊重、互爱,“毒友谊”自然也会渐渐远离。最后,一旦孩子已经决定要离开这个朋友时,这件事最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撤离”计划,帮助孩子顺利离开毒友谊的控制。比如可以用渐进的方式,进行冷处理,通过逐渐减少在一起的时间,来慢慢淡化友谊的浓度,让有毒的友谊自生自灭。帮孩子结交真正的朋友,摆脱了毒友谊,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更好地结交朋友,别成为被默默放弃的”毒朋友“。只有了解孩子各阶段友谊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育与发展教授罗伯特·塞尔曼(Robert Selman)对250多名3~45岁的人进行了访谈和研究。他发现,在我们的一生,对友谊的认识和理解是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相互重叠的5个阶段。初中生正好处于友谊的相互阶段,共享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他们眼里,友谊是一种持续的、亲密的、忠诚的关系,不仅包括为彼此做事情,朋友之间还会产生占有欲和排他性。所以,他们会说,“他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当我发现他还和别人交朋友时,我真的非常难过”。孩子信任、支持朋友,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同时开始学会尊重朋友的自主性,懂得给予对方自由。但我不会强制要求他,他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作为朋友,我会尊重他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