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红山玉系列(8)——一组别样神器(修訂2.0)

众所周知,红山很多典型器。大家耳闻熟详的有:玉猪龙、勾云佩、太阳神等等诸多图腾。现在公认的红山文化,从6800年前(也有说从8000年前的兴隆洼算起)到4300年前,时间跨度最少2500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长河中,玉器的传承和变异是巨大的。可以想象从汉代到如今约2500年,这2500年玉器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不单是器型的变化,更多是的思想的变化,文化的变化。在远古时期,变化可能没有现在这样速度大,但也是时间跨度也是2500年啊。再加上,众多的不同部落,不同的图腾,还有部落之间的融合,部落的消亡,部落之间的战争,所以玉器作为崇拜的图腾,一定是繁杂的,多样的。红山玉的式样一定是缤纷多彩,数量一定是巨大的。绝非某些人所说的“存世几百件”。我们就是终其一生,也无法窥其全貌。这需要打破原来的禁锢,动员全民的资源,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得以完成。

今天介绍一组别样神器,   一共七件。这七件之所以说是一套,是因为1、2、3、4、6等五件玉质一致;玉石皮、壳一致;玉石沁色一致;大小尺寸相仿。另外的4、5、6、7等四件玉诀开口形制一致;开口加工工艺一致;玉质一致;大小尺寸相仿。前四个和后三个只是外包浆有所不同(可能是把玩过,也可能环境不同),所以断为一组。

上图一:

直径:145mm;110mm;厚:30mm;重:1200克。硬度:6

上图二:

直径:85mm;厚:38mm;重:399克。硬度:6

上图三:

长:132mm;高:32mm;60mm;厚:mm;重:419克。

上图四:

长:88mm;高:30mm;85mm;厚:mm;重:391克。

上图五:

长:95mm;宽:75mm;厚:22mm;重:224克。

上图六:

直径:68MM;厚:32MM;重:246克。

上图七,

长:80mm;厚:23mm;重:260克。

这一组玉器为什么特别重要?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个问题是:图一这件神器是神马?

这一件器型最特别。我没见过第二件,哪怕相似的也没有见到过(也许又是一件存世孤品,国宝噢!)。硬度高,玉质也好。玉上的白色是正在变化中的“鸡骨白”,传统中称为“沁”(在我的鉴定秘笈里,定为“失水”的一种表现),是玉器老化的一种常见现象。

四角有四个凸起的小环。看着不起眼的小环,实际上,制作非常非常困难。特别是在那个手工制作的时代,加工要预留出突起,再手工打磨圆,太难了!!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别的器型都有流传,唯独它消亡的原因吧。

这种器型如何来解读是个难事。现在只有以这一组整体为依据,来做一个猜想(很不靠谱哦,愿听老师们的高见)。

第一个可以参考的是图二。这种器型在任南老师的收藏中有见过。任南老师定义为“太阳”。这种定义是非常形象。太阳的崇拜在远古时代是常见的。

有了太阳,配个月亮好不?第二个可以参考的是图三。传统称为“手握器”,但没有啥意义,肯定不是当石锤。这弯弯是“月亮”不?有没有对月亮崇拜的例证?

第三个是图四。我认为是女性崇拜器,是圆璧、方璧、双孔璧、异形璧等一切璧的原型。这种在红山可以找到很多相的。

有太阳和月亮了还缺点啥?我大胆的猜一个------“天”!!我发现这些图腾无论啥形状,有个共同的特征:系孔(穿戴孔),并且这些系孔内都有穿绳痕迹。这麽重、这么大东西挂在脖子上不现实,但一定是要悬挂的。观察这四个小孔内,也都有明显的穿绳痕迹。我设想会不会把“太阳”“月亮”“珏”“璧”都用绳子系在这四个小孔上。在祭祀的时候,这个大环安置在权杖的顶端,作为“天”在上面。“天”下面运行着“太阳”“月亮”等各种图腾。随着权杖轻轻地摆动或旋转,巫师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挺有画面感的哈)————故事是新攥,宝贝可是老滴。

最后给这个图腾起个名吧。老外习惯命名一个“星系”,俺命名一个石头好不啦?————“刘氏天体环”。爱咋地咋地,就是它了!。。。呵呵

第二个问题是:图七这个有四只眼睛四个耳朵是个啥?

这个是最有特点的。玉玦开始有眼睛和耳朵了。我认为是玉猪龙最最初始的形态(我们后面会专门讨论玉猪龙的演变过程)。

第三个问题就是这四个珏,应该好好研究研究。一是形制巨大,颠覆了传统的说法。这个形制的玦很多,但都是小的。这麽大的少见。这样大的,有别于兴隆洼出土的,不可能戴在耳朵上,必有其他用途。我认为年代比小型玉玦早。戴在耳朵上,多半已经成为一种饰品,不再是用来祭祀的图腾了。二是S型的开口。这使人马上想到的是“绳割”开口。有所不同的是:开口处精修过。已经看不到绳割的痕迹。为什么是S型?直线不是更简单吗?为什么精修?细说起来,又可以有很多猜测。

最后我们来谈谈年代。依据一是中心大孔:明显是从两面用梃钻加工的。加工接痕明显。梃钻是最原始的方法,没有之一!依据二是S型开口。这种形制应该和兴隆洼的年代相近,或早一些,或晚一些。我的看法是早于兴隆洼。理由上面已说:兴隆洼玉玦已经从图腾降低成为了饰品。依据三是器型简单粗大,符合早期加工的特点。另外,我认为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早于对人自身的崇拜,所以应该早于红山著名的女神像的年代。综上所述,最终推论这一组玉器为8000年到10000年,红山地区人类最早的图腾!!

下面就是俺滴私家鉴定秘笈:

 八字箴言:

          料、型、工、沁。

          皮、饰、味、壳

鉴定一定要讲科学,讲证据,讲逻辑。

一个玉器如何看新老,可以看玉石自身的老化程度。玉石在自然界和其他石头一样都会老化,只要时间够长,最后都会风化成砂砾。所以时间越长,越好辨认。红山玉看老化比较明显,明清玉基本上肉眼很难看出来老化。

现在仔细看看下面这张图。通过这道裂,就可以断定新老。

这条裂除了“开裂自然”外,还有两点鉴定的重要依据。考考大家的观察力?

如您感觉文章对你还有点帮助,

关注下期文章,

帮忙“转发”和点击一下右下角“正在看”

拜托——🙏🙏🙏

泛红山玉研究

红山玉遐想和乱猜。。。。
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请点击右下角“*在看”——拜托了🙏

(0)

相关推荐

  • 神性艳遇:红山文化的玉器!

    去国博看中国古代服饰展,有点失望,从资料到资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差点意思,但总之还不错啦.捎带瞧瞧隔壁的红山文化的玉,惊艳了,神器啊!祭祀用品,当然是神器.玉玦形龙(或兽,学术界未定论)如此之多,究竟是 ...

  • 未来十年、二十年后什么藏品升值空间最大?

    未来十年.二十年有十类艺术品升值空间最大.一是皇室艺术品:二是佛教艺术品:三是稀有材质艺术品,尤其是田黄.犀角.鸡血石.象牙.黄花梨.沉香.紫檀--四是青铜器,尤其是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青铜器:五是文人 ...

  • 千奇百怪红山玉系列(11)——初探玉猪龙发展过程(4.0)

    这个题目有点大哈.先来个"初探"",整好了再来"二探"."三探".左探探,右探探,人类就是在未知世界,不断地探寻发展的. 很多人都 ...

  • 收藏杂谈系列(1)——红山阴线内“非”字纹探讨(修訂2.0)

    在出土的红山玉器中,有一种阴线,底部有很多径向的细纹.业内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专用词:"非"字纹(在这里谢谢网友"阿汤").这种带"非"字纹的 ...

  • 千奇百玉红山玉系列(10)——古人如何制作玉猪龙?(2.0)

    不多说了,欣赏照片吧!! 第一个:下料,也就是将整块玉石切开,切成玉猪龙的外形.有意思的是早早的就打好了'穿戴孔'.这时,古人已经知道:在一个斜面上打孔,远比在平面上打孔困难!上面那一个小坑可能是发现 ...

  • 收藏杂谈系列(7)——红山阴线内“非”字纹探讨(四)(修訂3.0)

    上次谈了一般的"非"字纹,都是加工时候留下的.并且画出了示意图. 下面這兩張示意圖,上图是"坨辊",下图是"坨轮". 我们结论是:在等转速的 ...

  • 揭开 红山玉勾云佩 之谜

    揭开 红山玉勾云佩 之谜 梁坚 玉勾云佩是红山文化标志性的器物,其外形怪异,令人难以琢磨,玉勾云佩的内涵是红山文化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在<红山玉勾云佩 的本源浅析>一文中,包头骨器馆浅析了 ...

  • 【浙】杭州半山石塘出土众多“地方玉”系列图览

    继1990年半山石塘小溪坞M1抢救性发掘之后([浙]杭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1999年因绕城高速公路建设,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又在半山石塘村黄鹤山西麓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 ...

  • LAC Portfolio 系列|一组体块分析的蜕变

    文中所涉及素材已得到原作者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者按:很久没有教大家做东西了,最近有不少同学反应希望能教点大家能学会并且上手操作的,采纳大家的建议,应邀,我们的干货分享再次回归!本期特别邀请Yiw ...

  • 高古红山玉

    古玉的经典就在于它的永恒不变,凡我们今天所见的上古之玉,无论其打造的是通灵之玉还是帝王之玉,无疑都是当时古人精神与技艺的结晶. 这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几件来自于清宫旧藏的古玉,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 ...

  • 红山玉猪龙演绎'破镜重圆'

    精彩原创,收藏鉴赏,特价古玩,应有尽有! 2006年夏天,小弟在雅昌发了一个红山玉的玦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帖子,其中贴出了今年春天猿首居士老师帮我买的一件玉猪龙的尾巴标本. 后来,醉石斋主人梁兄看到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