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完美兼容的个体与群像塑造
我们常见的影视作品,要么专注于个体角色的塑造,要么专注于人物群像的描写。这两种手法但凡其一做到深入深刻,都能成就经典。在同一部作品中能够兼顾个体与群像的不是没有,而是罕见且难以纯熟。强行把个体与群像放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打扰,比如黄渤的长片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就因没能权衡好个体和群像间的比例而显得有些尴尬。今天囤儿推荐一部在兼顾个体与群像方面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佳作——已确定于10月12日在内陆上映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
印度电影人一向喜欢做杂糅和嫁接,各种类型元素常常混在一部戏中而不乱。这次《嗝嗝老师》也具备传记、青春、励志等。传记元素,决定了影片需要做足够深刻的个体塑造;青春元素,决定了影片需要做足够鲜活的群像塑造。影片开篇很传记化,几乎所有镜头都给了影片的唯一主人公——患有Tourette综合征(即抽动秽语综合征)的Naina(拉妮·玛克赫吉 饰)。这种病的视觉表现和听觉表现很鲜明,就是会不自然地发声或抽动,很像打嗝。说实话,囤儿在电影前10分钟里完全无法适应Naina的这种发声和抽动,就和那些拒绝聘用她为老师的面试官一样,生理反射出不适感。
主创显然是知道观众会生理不适的,但他们却依然坚持让Naina继续,因为他们有信心通过后边的故事来消除观众的生理不适。一旦他们做到了,对于Naina这个个体而言,塑造也就成功了。也就是说,Naina身上是典型的克服自身障碍来获得人生成长的个体塑造,属于大部分传记片、励志片的主人公塑造方法。
随后,当Naina终于成为教师后,她被分配的班级竟然是学校中的F班。这个班有独特的,因为社会因素所造成的问题。这个F班并非咱们中国好多学校设立的“加强班”,也就是把学习最差、最调皮捣蛋的学生搁置一处自生自灭的那种班。这个F班的学生都来自于贫民窟,只是因为有“受教育权”才被“公平”进学校的。学校把他们置于末流,是源于社会鄙视链。天啊,印度电影还真是超喜欢现实关照。换言之,这群孩子并非天性差,而是在公平的幌子下被不公平地对待了。
于是对于这群F班的学生的塑造,主创就采取了青春片、校园片所常用的群像描写。班上十几名学生,能给观众留下清晰到足够分辨出的角色差不多能有十名。这得益于主创对每个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表现。比如一开始班里都很破罐子破摔,但在一群普通丧中竟然有一个沉迷rap和freestyle的小哥。他便是第一个被观众从群体中分辨出的。随后爱用自然知识恶作剧的、因为总赌钱而展现出非凡心算能力的、被老师从责任心中培养出进取心的...... 一个个学生开始因为不同的性格、背景、特长从群体中脱颖而出。随后,Naina又用她独特的不拘泥与教学大纲的方式,把这些野蛮生长的个体凝结在了拼搏向上的群体中。作为个体的Naina和作为群像的F班同时存在、同时成长,一起为观众奉献了精彩的人生逆袭,也为个体与群像的兼容提供了优秀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