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的博物馆
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98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北京看博物馆,在大馆饱览历史,在小馆“闹中取静”。穿行在树荫交错的胡同里,望着斗拱屋檐,目光落在现代的商业建筑上,耳边听着蝉鸣古乐,恍惚间有种“穿越”的感觉。这样的享受就在二环边上的一座古刹里——智化寺,距今已有577年的历史啦。这个地方不大,进入后顺着中轴线往里走就行。快速走一圈半小时也就出来了,但我希望你可以慢慢的在里面收获安静,以及一份惊喜。今天,就把这份「二环边上闹中取静」攻略给你,空闲时可以来看看哦~🚃44、750、800、810、820特2路雅宝路下;24、713路禄米仓站下。🚗东二环金宝街出口向西100米至小牌坊胡同,向北100米,第二个胡同。入口很好找,在门口扫健康码,出示购票二维码,在闸机上验票后进入安检。门口左侧设置有购票处,但以防预约人满,还是在公众号“智化寺”预约购买吧。智化寺建成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是由明英宗赐名的。最早它是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的家庙。直到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前,数百年间这里都香火不断。但曾参与《明史》校对工作的御史沈廷芳深知明代王振专权害国,于是上奏皇帝请求摧毁王振塑像和石碑,从此,这里就开始荒废了。之后这里又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拆毁,寺院变得更加残败,后来更是无人问津。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先生对智化寺的调查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它的历史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整修,才使它重新焕发生机。它完整保存了四进殿宇,集造像、佛经、壁画、音乐等佛教艺术为一体。🙈友情提示:这里没有宗教场所的功能,请不要带奇怪的东西做奇怪的事…… 建筑布局
山门、钟楼、鼓楼、智化门
智化殿、藏殿、大智殿如来殿万佛阁
共同组成以殿为中心廊院式布局
梁架结构、天花彩画是典型的明代特点
上接近宋元的做法,下靠近清代的形制
智化寺建筑的瓦面全是黑色琉璃
在一般寺庙中非常很少见
黑色琉璃瓦等级仅次于黄、绿二色
五行中黑色属水,有镇火的意思
故宫收藏皇家档案的文渊阁
也用的是黑色琉璃瓦
钟鼓展、故事展、藏殿文化艺术展
京音乐文化展、如来殿原状陈列展
明代建筑展、馆藏精品文物展
光影遗珍--摄影师镜头中的智化寺
刚到大门口时别急着进来,仔细看看面前这道山门,黑琉璃瓦装饰着单檐歇山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你仔细看门额中间那块匾,写着“敕赐智化寺”五个楷书大字,“敕赐”就是皇帝御赐的意思,“智化”是建寺者希望以佛的智慧来度化众生。知识小卡片: 山门,为何不见山只有门?因为古代大多寺院都建在山间,所以大门统称山门。
在钟楼里可以看到钟鼓展,展厅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图文并茂的让我们对钟和鼓的有了基础的认知。看展时你会听到悠扬的钟声,抬头看去,顶部有一口大铜钟,它是建寺之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铸造的,钟身铸有二十余种梵文经咒。鼓楼是寺院起居行事的场所。晨钟暮鼓,鸣扣各有常度。这里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天王殿,原先应供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等造像,但在历史中遗失了。现在这里展出着《智化寺故事》展,可以了解智化寺整体的来龙去脉,并观看博物馆的宣传片。在殿前,可以在这里看到京音乐的乐谱、曲牌、乐器等不同类型的展品。抬头虽然看到是“一篇空白”,但可以想象,原先这里的天花藻井是多么惊艳,可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失到美国,现藏于费城艺术博物馆。😭在殿前看完可千万别急着走,一定要到殿后看看,这里藏着一份大惊喜:明代木板壁画——《地藏菩萨与冥府十王》。壁画被保护的很好,而且是“裸展”,可以仔细观察线条色彩、人物神情。几乎是整面墙壁的大小,现场看非常震撼。如果你和我们一起看过永乐宫和法海寺的壁画,你会发现这幅画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仰视的角度,还真有种身在天宫的感觉,一定一定别错过呀!藏殿是智化殿的西配殿。这里有一具北京仅有的明代转轮藏,极为罕见。它高约4米,每面有9排5列的抽屉用于存放佛经,每个抽屉表面都浮雕一尊释迦像,雕刻彩绘工艺非常精湛,是明代建筑的艺术瑰宝。顶部的藻井因为被遮挡了一些视线,难以看到全貌,但从侧面也能看出它的高超工艺。顶部的天花彩绘虽然已经有些褪色,但仍能看出它的精致。这里是参观智化寺最后一个殿宇。一楼如来殿,二楼万佛阁,是智化寺最大的建筑。楼下供奉释迦如来本尊,梵王、金刚相对为侍;楼上供奉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在内壁遍布佛龛,供奉木质漆金小佛像9000多尊,所以叫万佛阁。万佛阁顶部藻井也是让人叹息的一处,和前面智化殿的藻井一样,同样惊艳绝伦,也同样流失到美国,目前保存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从这里出来后,在周围露天处的展板上,是《明代建筑》展。在这些展板上详细介绍了智化寺建筑结构、剖面视图、彩画艺术等整体内容。如果你在上午10:00、下午15:00这个时间来,还能看到京音乐的演出。智化寺京音乐主要由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佛教音乐组成,与西安都城皇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以及福建南音齐称为中国“五大古乐”。570多年连绵不断传承至今,到今天已经是第二十七代传人。曲调空灵典雅、曲谱珍贵神秘、曲牌古老丰富,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