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老虎,纯市场化不靠谱
近期,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公园发生一起悲剧:在野生动物园猛兽区内,有游客没有遵守公园规定,擅自下车而被虎攻击,导致游客一死一伤。这种事故在全球很多野生动物园内,早有记录。
国内外的野生动物园大多是在“通过可持续利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背景下建的。
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首席科学顾问孙全辉博士介绍,国外建野生动物园采用的是动物友好型的模式,以野生动物为主,人类只是访客,在不打扰野生动物情况下去观察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活。
在中国,野生动物园却是把野生动物捉来,放在人工环境中圈养,用它们去取悦游客,在安全保障、动物福利等各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野生动物园多次发生虐待野生动物的事件。例如,老虎从小就迫与母亲分开,不仅要接受残酷的训练,还要从事违背其天性的表演,已经完全背离了保护动物的初衷,是一种纯商业的行为。同时,游客对老虎等野生动物娱乐表演的需求还可能加剧针对这些野生动物的偷猎活动。
而在老虎保护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保护区,虎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如一头雌性虎的活动范围可以达到450平方公里,那里不但有供它可以猎杀的大量的食草动物,还有便于它休息的私密空间。
在野生动物园,园区总占地面积通常只有几平方公里。为了压缩成本,经营者经常把多只虎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无论是公园的游览车,还是游客自驾,又都频繁干扰虎的生活,如此一来,虎很容易陷入焦躁。 再说,虎天生的领地意识很强,闯入者都会让虎处于紧张之中。
目前,由于人类的猎杀,栖息地不断被侵占,虎已经极度濒危。我们不希望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伤人虎被击毙。虎没有错,错的是人。正如乔治·夏勒的告诫:“未来的一代,将为本世纪缺乏远见、缺乏同情、缺乏对未来慷慨的精神,使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激动而又漂亮的动物消失,而感到真正的悲哀。”
如何让大型猫科动物-虎能够种族延续呢?是把它们放在所谓的野生动物园,满足人们的需求继续过着憋屈的非虎生活,还是保护虎的栖息地?
请看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乌勒斯·卡伦斯的文章:店铺 or 圣地?
与美国相比,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其面积是美国的1/3,但人口却是后者的4倍。大多数人都很贫穷,很多没有受过教育。如果能够在印度找到解决保护野生动物,例如保护老虎的方案,在其他的社会与生态背景下就会更易做到。
过度狩猎和侵占栖息地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印度农业的扩张与商业的迅猛发展,森林持续不断地减少后退。片段的森林如今仅仅残留在被称为保护区的国有土地上。大约150年前,英国殖民者为了获取木材与薪柴,建立了诸如纳加尔霍雷这些保护区,这间接地保护了森林。
虽然没有伐木,但为促进放牧业和对大量森林产品的采集而进行每年大面积烧荒也十分普遍。多种多样的非木材森林产品,如树皮、果实、树根、树叶、藤蔓和动物产品等都遭到大肆开发,以满足工业和城市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之后,散弹猎枪和农业杀虫剂(用于毒杀掠食者)的广泛应用,导致公园里的掠食者几近灭绝。不仅如此,为获取象牙而进行的商业化捕猎也开始了,野生动物岌岌可危。
纳加尔霍雷地区的部落传承着根深蒂固的狩猎文化,人们以狩猎为荣。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猎人。部落成员在捕猎中利用了当地独创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套子和很多其他十几种方法都很常见。
例如套子,狩猎人最初使用天然纤维,但现在所使用的是钢丝绳。在60年代纳加尔霍雷的野生动物生存下去的希望似乎非常渺茫。以前,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制定了奖励捕杀老虎、豹子的方案。我的当地一位朋友,他在1948---1965年间射杀了28只老虎,每杀死一只获得100卢比奖金。
感谢甘地夫人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政治领导人——英迪拉·甘地夫人,她是一名坚定的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她积极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最终促成了纳加尔霍雷国家公园的建立,以及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更为严格的执行。
由于公园内散布着耕作区,狩猎在大范围盛行。耕作引来了野生动物,而动物又引来了偷猎者。这些动物对农作物和家畜的伤害使其与人类纷争不断,而它们的皮肉、骨头,还有鹿角或象牙对于偷猎者而言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偷猎者进入公园,同耕作者待在一起,伺机捕猎。
自从巡护开始,狩猎成为非法活动,动物对农作物造成的越来越多的损害使得公园里的耕作实际上已经无法继续下去。绝大多数的耕作者被迫带着家畜一同迁移出去。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非法狩猎的严厉打击使得不少定居点被荒弃,而大型动物的密度急剧增加。
印度国民也意识到,林业部门自身正在通过大肆伐木和采集森林产品而危害森林。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游说活动成功地迫使政府在1974年之后的20年里,陆续禁绝了皆伐、择伐,以及所有形式的森林产品采集。
这使得野生动物种群得以恢复。在20世纪80年代前,纳加尔霍雷已经成为大型哺乳动物数量繁多的地区。
在生态平衡中扮演的角色
纳加尔霍雷主要有三种大型食肉动物:老虎、豹子和豺。在亚洲,这里可能是这三个物种同时能以高密度存在的主要地区。
豺成群结队地生活,而一个群体几乎每天都要捕杀一只体型同鹿一般大小的小型猎物。一只豹子大约每10天需要一次类似的捕猎,老虎则是每周一次。
只要公园里存在农耕与家畜,掠食者同家畜所有者之间的冲突就长期存在。掠食者们没有其他的选择。而一旦冲突得到缓和,猎物种群得以恢复,掠食者种群就会重新繁荣兴旺起来。
从长远来看,如果想要拯救它们,我们必须掌握关于它们的生态需求的可靠数据。虽然我们对人类的利益相关者的各种需求了如指掌,但如果缺乏对野生动物的需求的了解,建立的保护策略不当,野生动物只能从保护区丧失。
在纳加尔霍雷,食草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堪与状况最好的东非大草原地区相比。每平方公里有蹄类动物的数量超过60只,加起来的活动物生物量(活体被掠食者的总重量)可达15 000千克。
在纳加尔霍雷,现有的老虎、豹子和豺这三种掠食者扮演着调控者的角色,使有蹄类动物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平衡的区间。在这一系统中,不能再增加另外一个食者!
一只繁殖的雌虎大约拥有15平方公里的领地范围。拥有20或25只繁殖雌虎的种群,长期生存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如果繁殖雌虎的数量下降至5或6只,这个种群很快就会消亡。
纯市场化驱动的保护行不通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偷猎要么是为了满足对于野味的奢侈消费,要么只是为了赚取零花钱。偷猎都不是生计所迫。
纳加尔霍雷周边地区大约生活着6万名居民。距离公园边界仅仅10千米的地方,人口数量可能超过12 000,或者每平方千米居住着200多人。
研究显示,像纳加尔霍雷等完好的野生栖息地在内的整个生物系统,它不应当被定义为保证一些产品的持续供应,这会导致生态系统日渐衰竭,即便是看似最为无害的资源获取。
一旦同全球市场相联,就有可能对森林和野生动物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有些产品,譬如虎骨,现在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不能适用于所有物种。如果想要拯救某些物种和生态系统,就必须使其免受市场压力的影响。
可行方案
在纳加尔霍雷,影响保护事业的主角包括进入森林、通过体力劳动赚取收入的贫民;雇佣他们的当地农场主和种植业主;管理公园的林业部门,以及声势浩大的城市中产阶级,促进人类利益的社会激进主义者,以及促进野生动物利益的保护主义者都源自这一阶层。
一个看似可行的方案是在公园范围将动物与人类隔离开,而在更大的景观区域推动两者的和谐共存。
林业部门通过挖掘壕沟以阻止象群接近农作物。同时,这些壕沟也将家畜阻挡在森林之外,森林也获得了新生。居住在公园里的部落居民需要农业用地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于是一项自愿的重新安置计划正在实施当中。
长久解决纳加尔霍雷所面临的问题方案是,合理利用保护区外的土地。保护区长久生存的关键是,使纳加尔霍雷脱离迅速发展的全球化市场,为那些仍然依赖森林为生的人们提供其他的谋生机会。
必须得考虑,在我们的“地球村”中,纳加尔霍雷应当被视为店铺(纯商业化市场运营),还是应当被奉为圣地(顾及野生动物福利的保护)?
如果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定义包括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那么广受欢迎的“通过可持续利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模式在南亚纳加尔霍雷等地区的生态与社会背景之下不可行。
为了激励当地利益相关者,而将生物多样性开发利用同全球市场联系在一起(这种保护方案常常受到吹捧),必定会导致一些脆弱的生物多样性形式的灭绝。
与其推行“到处可持续利用”作为唯一的保护方案,不如我们研究其他的模式:即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更大范围的全部景观,而不用牺牲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完整性。
我们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破坏了大量我们继承的壮丽的自然世界。许多自然保护者现在相信,消费者的贪婪和无限制的人类需求将残存的野生动物和野外栖息地全部扫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关于作者
乌勒斯·卡伦斯(UllasKaranth)是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Conservation Society,简称WCS)的一名资深保护专家和WCS印度项目主任。也是伦敦动物学会会员,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印度和伦滕博尔基金会的理事会成员。他的著作《老虎之路The Way of the Tiger》收到了普遍的赞誉。
特别感谢
保护地友好体系(http://www.baohudi.org)对本文提供的支持。
相关文章链接
为大自然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