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新西兰之行,遭遇长有第三只眼的楔齿蜥
这里,曾被誉为白云之乡
南半球岛国新西兰,领土面积与英国相仿,是台湾岛的7倍。港台人按音译称其纽西兰。在荷兰语,新西兰的意思为“新的海中陆地”,最先登陆的岛民毛利人则称这里为“长长的白云之乡”。毛利人的这个美丽而浪漫的称谓,我觉得最贴切。
在16年前,也就是2004年7月底,我曾去新西兰进行科普考察。先从南岛的基督城向南,又从北岛的惠灵顿向北,在这修长的岛国南下北上,马不停蹄,“云游”的城镇甚多,考察的范围甚广,但绿色的草原、广袤的山野、澄澈的湖水、灿烂的星空,无不令人心旷神怡。雪山皑皑、河水滔滔、鸥鸟翻飞…蓝天白云,更是如影随形,这么一个处处田园牧歌、约30%国土为保护区的、既是现代、又天然的国度。其实,在一千年前,这还鲜有人迹,在二百年前还没有国家。
大约在公元1100年,一个叫库彼的波利尼西亚航海者发现了新西兰,他的妻子把这里取名“长长的白云之乡”,回到波利尼西亚后,向人们描述了这块美妙的土地,但直到1350年,作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毛利人,由于家乡食物的匮乏而开始移民这里。他们的独木舟船队浩浩荡荡,在北岛罗托鲁瓦附近的东海岸登陆,然后逐渐移居内陆。
罗托鲁瓦是我们途经的一个重镇,这里热泉喷涌,地热资源丰富,几乎家家有温泉可泡。想必当年毛利人也是由此而乐不思蜀了。在十八世纪,新西兰的毛利人约有十几万,他们与世隔绝,有自己的语言,无国家的概念,能歌善舞,醉心艺术,工于雕刻、编织等。在罗托鲁瓦,不但目睹了毛利妇女娴熟的剑麻搓绳手艺,还欣赏了他们美妙的歌舞表演,我还与胖胖的毛利女人合了影。有趣的是,据维多利亚大学科学家进行的基因分析,毛利人的祖先应当源自中国,原来“本是同根生”呀。
1642年,荷兰探险家阿尔贝塔斯曼乘船从爪哇、印尼南行探险,意外地抵达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发现这块土地的欧洲人,只是因为北岛毛利人的抗拒而登陆未逞。记得,我们的飞机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经过时,飞行图显示:塔斯曼海,原来就是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176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在考察澳大利亚之前,也发现了新西兰,经与毛利人沟通,登上了陆地,便成为第一个踏足新西兰的欧洲人。库克船长在新西兰人的心目中,可谓举足轻重,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他的塑像,全国最高的、海拔3764米的山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库克峰。
1840年,英国总督赫伯森从悉尼来到新西兰,与毛利人谈判,在当年的2月6日,签署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怀唐义条约》,以后,新西兰便将2月6日这天,定为国庆节。这天,英国人在新西兰的统治地位得以确定,大规模移民由此开始。在我们所经城市的显要位置,几乎都能见到记载最初定居者名字的纪念碑。
奇特的活化石——三眼楔齿蜥
在1.5亿年前,南半球的新西兰,尚与南极、南美、非洲、澳大利亚连在一块,组成冈瓦纳古陆。以后,逐渐分离,由于新西兰独立于其他陆地,在世界上所有动物区系中,属于最古老的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有中生代末期的动物类群。
新西兰也是一个相当贫乏的动物区,本地的哺乳动物,除了两种蝙蝠外,一无所有。两栖爬行类,少的可怜,蛇根本没有,但一种名为三眼楔齿蜥的爬行动物,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到位于惠灵顿山坡上的维多利亚大学考察,该校生物系的苏珊女士为我们做了有关“三眼楔齿蜥”的专题演示。正好在前一天,我从惠灵顿动物园的夜行馆,时隐时现地看到雄雌两只三眼楔齿蜥,正希望了解得清楚一些。听了专家的讲解,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