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彩照:再现百年前社会实况,百姓流行穿青色或灰色衣服|骆驼|青色|缠足|灰色|冰床
荷兰一家网站在线公布了一批美国摄影师雷尼诺恩的作品。作为资深摄影师,他有一项绝活,就是对黑白照片进行手工上色,使之更接近自然色彩。今天咱们选取一部分他的上色作品,寻找它们所透露的历史信息。
挑扁担卖水果的老汉正在称重。
这些老照片拍摄于1910年的京城,反映了清朝即将灭亡之际的民生及社会风貌。
庙宇里的孩子。
这些加了色彩的照片,不再那么灰暗沉闷,能让我们更加逼近100多年的社会实况。比如说,我们看到,广大普通老百姓流行穿青色或灰色的粗布衣服。
北京城内街道上运输货物的骆驼队。
老北京的“早高峰”,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堵骆驼”,就是每天早晨大量运送生活用品的骆驼排队进入城内,导致交通不畅。骆驼往返于北京和外埠之间,运送煤炭、山货、皮毛、布匹、药材、茶叶、粮食等物品。
父亲带着两个孩子骑骆驼。
由于骆驼在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京郊很多农家都喂养骆驼,京西的八里庄、五里坨等地甚至形成了“骆驼专业村”,一个村的骆驼数量超过一千头。街上开设着很多出租骆驼的店铺,就像现在租货车一样。
京郊正在耕地的农民。
这是一幅非常原始的耕种农田的场景,全部采用人力作业。清朝末年,广大农民还没有摆脱粗放低效、靠天吃饭的耕种方式。
母亲带着女儿在农田搂草。
清朝女性缠足现象很普遍,可以说不缠的占少数,一旦缠足走路都走不稳,更别提干农活了。照片中的母女没有缠足,是一种幸运。
隆冬时节出租冰床的小商贩。
每到冬至前后,人们就在河道、湖面上玩起了溜冰床的游戏。据《春明旧事》记载:“冰床以木为之,长方形,无栏杆,长约五尺,宽三尺余,可乘三四人。”玩冰床的人“在前牵绳急行数步”,待冰床滑行起来,便跃坐在床沿上,任冰床借助惯性滑行。
卖水果的老人。
用竹篮挎了一点东西(可能是自家果树出产)摆摊,真是名副其实的“小生意”。摆在她面前的色彩鲜艳的果子,你看是山楂还是大枣?
出租毛驴的男子。
这种出租牲口的小生意在旧社会很常见,可以驮人,也可以拉货。他们旁边的墙上贴着《京津时报》的海报。
一群人在围观留声机。
留声机在清末可是稀罕玩意儿,也是寻常百姓难得一见的奢侈品。在街头摆出留声机,可能是商人想出来的某种收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