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为啥要临帖?
打从开始学习书法,就被告知:学习书法, 当从临帖开始。最初不理解,就是被告知后,傻头傻脑地跟着照猫画虎地临帖。最近忽然就有了这个想法,学习书法为什么就一定要临帖呢?
我们打个比方,比如学习武术,俗话说学拳脚,不拜师,自己摸索,自己钻研,不断地从实践中寻找规律,不断的一点点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经验,最后也能练出来厉害的拳脚,有很多没有拜过师的武术宗师,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悟性高,因为练习勤,遇到大阵仗,也能“乱拳打死老师傅”,因为没有现成的框框约束,很有可能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的创出自己的独立门派。那些最开始开山立派的大宗匠们,有可能就是这一类人,比如武当的张三丰,比如少林的达摩老祖,他们或者前有师承,但基本都是苦心孤诣许久,才悟出一派武术。
(面壁悟道的达摩)
书法或者也是类似的,同样是肌肉记忆,同样是需要结合自己过去的一些见识和经验。
因此,也有很多民间的书法大师,他们从开始写字,就全无临摹,自己摸索,自己不断地书写,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常用字的经典写法,这些写法在实践应用中写出来具备很好的书法美感。这样的书法大师,我亲眼在一次书法大赛上见过一个老先生,须发皆白的一位老人,让他在宣纸上写字就写不好,但是拿到一般的白纸,或者一般的红纸上,就写出很好的字来,这当然是宣纸的特性没有掌握的原因,可是仅只观察他写在白纸上的字,就能看出他的书法功力来,一方面叹息他的成就,一方面惋惜他的经历,要是他早早临写前人书法,并到这个年岁,不知道书法水平又将到何种境界。
(在芭蕉叶上练字的怀素)
前几天看怀素和尚的练习书法经历。十岁出家,一生心心念念的就做这一件事,就是把字写好。近30岁左右,一直处于自我摸索阶段,书法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好到李白愿意写诗称赞的地步,当然也不易。而到30岁后,接触王羲之、王献之等晋人书法,这才书艺大成,终成一代大家。可见,有些前人的书法经验借鉴之后,是很有益于大幅度提高书法水平的。
(怀素的《自叙帖》)
这大致是从大的方面说,主要是缩短学习书法的时间段,少走不必要的弯路。下面说点小的方面,比如某些点画的写法,前人有好的经验,为什么不借鉴呢。
书法,在中国可能不简单是字的书写方法,另外可能还包括字写的具备美感的方法。这大致是书法的美感在评价时有很多种评价标准的原因,因为审美是个非常主观的事情,某人的字,可能甲看着很美,乙却认为不过了了。即便王羲之的字,也有很多人认为写得不好,反正他是看不上眼。
(王羲之的《兰亭序》部分)
于是这就出来一个问题,如何把一个字写的“大部分”人认为美?方法很简单,向前人借鉴。
这倒不是说,前人的一定是好的,但大部分情况下,经过历史检验的,公认的书法碑帖往往是真的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书法学习者可以在这些碑帖中寻找出某个字的具备公认美感的写法,这个公认的美感的写法是经过长时间历史检验的,比照着写,通常就可以缩短自己再去摸索这个字的间架结构,笔画处理等细节问题,因为前人已经写好了,并且大家都认为“美”。
(《化度寺碑》局部)
比如翁方纲的字,他一生固守《化度寺碑》,也就是说,他把《化度寺碑》上的字一个一个临摹精熟,在实际自己书写过程中,但凡遇到这个字,就完全依照原样子,写出来,因此,我们看翁方纲的小楷,每个字都精熟老到,为什么呢,就是他把《化度寺碑》上的每个字都掌握熟练的原因。再看他的行书,就差的远,因为《化度寺碑》上没有行书的写法。举翁方纲的例子,不是说翁方纲的书法水平高下,而是说,依托前人的书法成就,可以使书法学习者的学习,有法可依。
(翁方纲的楷书)
所以,我们平常经常会说,某某的字一眼上去就是欧体,某某的字,一看就是柳体这样的说法。学了前人的书法,至少可以让学习者的书法法度谨严,不至于在无规律的道路上摸黑前行,这个角度说,前人的碑帖(指那些公认的书法碑帖),是书法航程中的指路明灯。
在我们的书法实践中,特别是创作实践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写某个字,怎么也写不好,越写越不好。解决的办法就是可以到碑帖中去寻找一些现成的方法,比如,某碑帖中有这个字,它是怎么书写的,笔画长短、如何避让,搭配等,大致都可以找到些依助,待到这个字写会了,又会由这个字的写法联想到同结构、同偏旁的字的写法,由此不断发散开去,直到常用的汉字都可以寻找到极具美感的写法,毕竟由《说文解字》开始起,字典上所列出的、现在常用的汉字,是有限的,并且,在书法创作中常用的汉字,更是有限。
临帖的作用可能还有在碑帖的考证、掌故中学习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美学知识的作用,还会由此学习到一篇书法作品的布局、章法、印章的使用等更多的知识,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临帖都大有好处。
(书法杂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