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灶台
冯俊田
在我们老家,生火做饭是靠灶台来完成的。
“尺八的灶台,二尺的炕”,指的是高度。老家的灶台又宽又长,灶台上面一般埋设着一大一小两口生铁锅,大锅用来烧水蒸饭的,是主锅,小锅用来炒菜热饭,叫小灶。两口锅是相通而又独立的,共用一个灶膛,炭火先从主灶下穿过,然后再到达付灶,最后,把余火送进炕洞,通过烟囱直接排到屋顶。饭熟了,炕也热了,一举两得。
“家暖一条炕”。老家的冬天特别漫长而寒冷,但一般人家都生不起炉子。为了取暖,秋天,各家各户就备足了过冬的秸秆荒草。冬日的晚上,烧炕就成了最大的乐趣。母亲坐在灶膛前,用火铲不停地往灶火里添加各式各样的柴草,熊熊燃烧的柴火,映红了母亲慈祥的脸庞,我们便浑身暖意融融了。此时,母亲会在火铲上放上一把黄豆粒或者是玉米粒,伸进灶火里,不一会灶膛里就会传出“噗噗”的响声,满屋便散发出阵阵清香,玉米粒开花了,儿女们也乐开了花。有时,母亲会把山药蛋埋在烧完的余火里,听母亲讲上一个美丽的传说,灶灰里的山药蛋也就烤熟了。用烧火棍把外焦里嫩的山药蛋拔拉出来,拍去柴灰,掰开来,烧山药的香味就会弥漫整个房间,那种香甜可口的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在那特殊的年代,各家都比较困难,我们的主食一般是蒸玉米面窝窝头,天天如此能不腻?母亲常会给我们粗粮细做,变换一下花样。用发好的玉米面,和上一些葱花香油,加上一点点咸盐,锅底添上水,把做好的玉米饼贴在锅边,用慢火慢慢地烤。吃着酥香松软的玉米饼,心里不用说多美了。此时的小锅也不闲着,在里面添上水,放上一点点小米,主灶的饭出锅时,往往付灶的粥也就熬熟了。
每年春天,集攒了一冬天的灶灰已经堆成了小山,这种灶灰富含多种磷氮钾,送到自家的地里,又是很好的肥料。
时过境迁, 世界日新月异,现在的人们早已不在用大灶生火做饭了。不过,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永远不会忘记那苦难而充满乐趣的童年。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