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森级攻击核潜艇,俄罗斯水下舰队的中流砥柱
外观较苏联上一代潜艇并无明显变化
本文是【武器百科】系列第1篇文章。
研发历程|二十年磨一剑
苏联长期并行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三种核潜艇,如第二代核潜艇,核心型号包括3种:670型(C级)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671型(V级)攻击核潜艇(SSN)和667型(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核潜艇种类划分过细,不仅造成各类潜艇型号复杂、种类繁多,给后勤保障带来很大压力,还降低了军费的使用效益。随着巡航导弹的智能化、小型化、模块化,苏联也开始探索将攻击型核潜艇和巡航导弹核潜艇合二为一。
855“亚森”级攻击核潜艇首艇K-329北德文斯克号
1980年,红宝石中央海事技术设计局(即第18中央设计局)接受了研究新型多用途潜艇的任务,随即着手展开总体设计,负责685型核潜艇(又称M级,建成1艘“共青团员”号)设计的U·N·库尔米利齐担任总设计师。1985年,苏联政府正式批准新型核潜艇的建造计划,设计编号被定为885型,北约代号亚森级(YASEN);因首艇名为“北德文斯克”号(K-329),20年前还被称为“北德文斯克”级。
吊装并试验逃生舱
1987年,苏联获悉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即将开工建造,敦促军工部门加快项目进度。终于到1991年底,历时11年的研制工作画上句号,可就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了!885型(亚森级)成为苏联攻击核潜艇的绝唱,遗产的继承人是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大不如前,体量庞大的红海军陷入困境,核潜艇部队成为唯一的倚仗。885型首艇“北德文斯克”号建造工作始于1993年,最初计划在1998年之前服役。相较于水面舰艇,潜艇的研发生产获取的资源还多一些,即便如此,受累于资金、技术问题,3年后就陷入停工境地,直到2001年才实质性恢复。“北德文斯克”号最终于2010年6月完工下水,2011年10月完成首次海试。
水面航行时,试设垂直发射筒里的巡航导弹
武器装备|大洋深处的倚天长剑
根据塔斯社提供的数据,885型核潜艇长139米,宽13米(外壳直径),水面排水量8600吨,水下排水量13800吨,水面吃水深度10米。与971型核潜艇相比,除了长度略长,排水量几乎相同。相较于971型核潜艇,885型核潜艇采用了类似美国潜艇的艇首球形综合声呐阵列。类似的球形声呐在美国1960年下水的长尾鲨级核潜艇上就已出现,只是AN/BQR-6球形阵直径略小,3.81米。之所以将鱼雷舱从艇首移至中部,就是为艇首巨大的球形综合声呐阵列腾出空间。
苏联对于球形阵的研究始于60年代的657、693项目,并延续到之后的958项目上。为做好苏联第四代核潜艇的技术储备,从80年代开始,苏联海洋物理仪器中央设计局就开始研发MGK-600“额尔齐斯河”数字式综合声呐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直径8米的“双耳罐”大型球阵、舷侧和拖曳声呐阵列。到了885型的第2艘“喀山”号,艇首大大缩短,最好的解释是直接上了更为先进的艇首共形阵。
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及盖板细节
相较于球形阵和柱形阵,艇首共形阵是更为高端的追求。在海狼级还在设计阶段时,就设想过使用类似弗吉尼亚的先进共型阵声呐基阵系统,但由于艇载计算机无法应对该系统不规则的波束而作罢。如今,计算机技术大大进步,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从Flight II开始,就用先进共型阵声呐基阵系统替代了原本的BQQ-10球形基阵。在单壳体潜艇的试水之作677型(拉达级)上,俄罗斯也尝试了共形声呐阵列(“天琴座”综合声呐系统),结果比较苦涩。该级首艇“圣彼得堡”号因声呐系统、低频永磁电机迟迟达不到预定使用状态被俄海军拒绝接收。由此可见,共形声呐不是那么简单的。
拉达级常规潜艇上的艇首共形阵
普遍认为该艇在中前部每侧设有5根鱼雷发射管,呈一定角度朝外发射。指挥围壳两侧靠前位置还有专用的鱼雷反制发射装置。除了大口径的鱼雷发射管,885型潜艇装备了8个接近垂直的导弹发射筒,几乎能够发射俄海军武器库中所有潜射巡航导弹和火箭助推鱼雷。装填P800“缟玛瑙”超声速反舰时,每个发射管可容纳4枚,一共可携带32枚,可用来摧毁300千米外的敌军大型水面战舰。885型潜艇未来还将装备“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用来穿透对手的防御系统。
图片来源见水印
肩负重任|取代阿库拉成为中流砥柱
俄罗斯第一艘阿库拉级核潜艇是在1984 年开始服役的,总共建造了15艘。1991年苏联解体后,有些建造计划被取消,有些核潜艇已经退役。俄罗斯海军希望购买至少8艘亚森级攻击核潜艇,其中3艘已经建成。2019年12月25日,俄罗斯885M型潜艇(从第2艘开始升级为M型)3号艇“新西伯利亚”号在北德文斯克市北方造船厂下水,有消息称,2号、3号艇将配属俄太平洋舰队。
信息化程度与老旧潜艇存天壤之别
看样子是声呐系统综合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