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中风中医诊疗方案(下)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1.中脏腑
痰热内闭证: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等。
元气败脱证:可选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2.中经络
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
辨证属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证或阴虚风动证,可选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三)针灸治疗
1.应用时机:病情平稳后可进行。
2.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和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腹针、梅花针、耳穴敷贴、灸法和拔罐等。
3.针灸方法
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主穴: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太冲、太溪;闭证加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在选择治疗方法的同时,根据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便秘、尿失禁、尿潴留、复视、语言障碍等加减穴位。
如吞咽困难可加翳风等,或采用咽后壁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也可按照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不同特点和治疗原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醒脑开窍针刺法、头穴丛刺长留针间断行针法、抗痉挛针法等,可根据临床症状选用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等。
(四)推拿治疗
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肢体功能缺损程度和状态进行中医按摩循经治疗,可使用不同手法以增加全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抑制痉挛和被动运动等。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按摩手法常用揉法、捏法,亦可配合其他手法如弹拨法、叩击法、擦法等。
(五)中药熏洗疗法
主要针对常见并发症如肩-手综合征或偏瘫痉挛状态,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予活血通络的中药为主加减局部熏洗患肢,每日 1~2 次或隔日 1 次。可选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
(六)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香疗、蜡疗等方法。可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及经络导平治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
(七)内科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八)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良肢位设定、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体位变化适应性训练、平衡反应诱发训练、抑制痉挛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内容。
(九)护理调摄
1.生活起居: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避风寒之邪,勿汗出当风;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状况,采取不同的良肢位,注意患肢保暖防寒;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烫伤等意外。
2.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适当饮水,避免肥厚之品及辛辣刺激食物;宜进食有利于胃肠蠕动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粗粮等;保持二便通畅;戒烟酒。
3.情志调摄:保持心态平和,可采用言语开导、音乐疗法、移情法缓解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学评价:通过《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
2.疾病病情评价
(1)通过病死率和血肿吸收率等评价急性期的治疗效果。
(2)通过 Glasgow 昏迷量表(GCS)评价神志状态,主要包括睁眼反应(E)、言语反应(V)、运动反应(M)等三方面的内容,记录方式为 E___V___M___,E3V4M5 表明神志清醒。
(3)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失语等。
(4)通过 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好,评分大于 95 分者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良好和功能独立,可以回归家庭或社会。一般界定 95~100 分为接近痊愈~完全恢复。
(5)通过改良 Rankin 量表评价病残程度。一般界定 0~1 分为接近痊愈~完全恢复。
3.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等。
(二)评价方法
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和辅助检查进行评价。
1.入院当天:可选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GCS 量表、NIHSS 量表等进行评价。同时评价常见并发症,如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等。
2.入院 15~27 天:可选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NIHSS 量表、Barthel 指数等评价。通过头颅 CT 定期检查脑血肿体积,必要时评价血肿吸收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