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理解不了别人的伤痛?你是不是天性冷漠?

1

今天中午,柠檬在看一部剧,剧情是回顾女主初中时被同学霸凌的场景。

这时候我看到弹幕上有这样一条评论:

就这样,这没什么呀。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很难过。虽然我知道,网友说这句话时可能是真的不理解,在他看来,就是一群同学开一些玩笑、也没有打她,怎么就给女主造成那么大的心理阴影呢?

他的发问可能就是在单纯地表达好奇,但如果这样的话是对他的朋友、对亲近的人说,我可以想象,这会对那些想对他倾诉的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生活中,你是不是这样,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看个视频就能哭的稀里哗啦?

不懂那些被欺负的人,明明可以告诉家长老师,寻求帮助,怎么就非要那么胆小、默默忍受?

不相信那些经历能对一个人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更不理解都几年了,怎么被害者还会害怕那群人,一直走不出来?

其实柠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本心不一定是坏的,她们也可以很和善,但对她们而言,理解别人太难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们共情能力不足。

2

之所以缺乏共情能力,首先可能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 我们一出生就可以分为不同的气质类型,就像抑郁质的人天生就比较敏感、多愁善感,这种特质就会让你很容易与别人产生共情。

  • 而胆汁质的人天生热情冲动,这样特质的人敏感性相对抑郁质的人来说,肯定低的多,也就显得共情能力差一些。

其次,就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可能在你需要被理解的时候,你的家人、身边的人忽略了你的种种需求,为了减少自己受伤害的脆弱内心,慢慢地你找到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那就是隔离。

什么叫隔离?

专业解释,就是将一些不愉快的事实、情景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心理上的尴尬、不愉快或焦虑。

比如,小时候你很难受,哭了,但你的父母并不会来问你怎么了,你深切感受到了这个事实——“父母不会关心我的感受”,你对此当然感到痛苦。

于是你为了不让自己那么难受,开始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都摒弃在外,想着“他们不关心我,就不关心吧”,然后这些情绪就影响不到你了。

而正因为你感受到隔离可以帮你规避痛苦、焦虑,让你更好地适应生活,所以你开始频繁长期采用这种方式。

长此以往,你就形成了这样的感知和行为模式。

所以,可能一件痛苦的事发生在了你身上,旁人替你感觉难过,你自己心里却好像并不觉得多痛苦。

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搞不清楚,那就更难理解别人的感情了。

因此当你的朋友受到伤害,鼓起勇气跟你说,而你听完后却回她:

这没什么呀!你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对于你来说,这件事确实激不起你太大的情绪,但对方可能正处于非常焦虑、无助的状态中,她认为你是她可以信赖的人,想要寻求你的帮助,你这轻飘飘地一句话可能会成为压垮对方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希望,在你不能与别人产生共情的情况下,你可以尽量保持倾听,不要过多评价。

如果对方寻求你的帮助,你满足不了对方的需求,那你可以坦诚地告诉对方: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需要帮忙,但我没有经历过你这样的事情,可能不能真正体会你的感受,我怕我做的不好,反而更加伤害你,让你失望。

这样即使你最后可能并没有真正做什么,但对方会感受到,你的内心是对她好的、想给她支持的。

这也能适当地给她安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