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玻璃陨石,你不知道的秘密!
玻璃陨石是与某种石陨石伴生的一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44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通称为"玻璃陨石"。它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但两者的成分、结构都不同。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它成群地撒落在大陆上或海底沉积物中。玻璃陨石的颜色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
玻璃陨石的外形多为球状、哑铃状、液滴状、纽扣状和不规则形状,内常含有气泡空腔。陆上找到的玻璃陨石直径一般几毫米到十几厘米,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则有些只有40微米大小。外观黑色、褐色或深绿色,半透明;易碎,断口常为贝壳状。
玻璃陨石多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体,通常无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淡黄 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
大陆上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大小,从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反射光下发暗,但薄的边缘透亮,并具有不同的颜色,从黄 色到绿色,从橄榄褐色到暗褐色。比重一般为2.3~3.0,折光率为 1.48 ~1.62。其组成,同一区域比较一致,不同区域差异很大。虽然SiO2含量很高,但其成份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有微弱性。微玻璃陨石只在海洋沉积物中有发现。其大小大小从数毫米到约40微米以下。,与附近大陆上的玻璃陨石具有同样的年龄、组成和形状。
玻璃陨石,我国古人又称为雷公墨。因其常于雷雨天中被雨水从岩层中冲刷脱落出来,以致古人误以为是雷电造成的,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遗 留的墨块。在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
玻璃陨石多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体,通常无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陨石冲击玻璃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所以它有明显的形成特征:玻璃陨石的外表上可以见到明显的飞行特征—熔流线,且多数陨石冲击玻璃的表面有大量的气泡爆裂后留下的小凹坑,手感较为粗糙。
“玻璃陨石”极为珍贵,近年来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如今在古玩收藏市场里,连最昂贵的石头,钻石也难以媲美。珍品玻璃陨石,一克就已经超越2300美元(约15000元RMB)。个别国家国家公园或其他公共土地发现的陨石,所有权属于当地国家。政 府介入搜刮“玻璃陨石”,导致“玻璃陨石”成为收藏界香饽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