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的“无可无不可”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作为集大成者,不但具有高远的政治理想,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情商,大丈夫能屈能伸,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做到张弛有度,进退自如,能够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至高境界。

0

1

【原文】
18.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
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与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评析】
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都是贤人仁人,孔子分别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孟子通过对一些贤人的评价,得出了孔子是“圣之时者”,也是“集大成”者。本章中孔子在评价其他贤人之后,对自我进行了评价,认为自己是“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说,孔子作为集大成者,不但具有高远的政治理想,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情商,大丈夫能屈能伸,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做到张弛有度,进退自如,能够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至高境界。

0

2

【原文】
18.9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译文】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评析】
大师挚:大同“太”。太师是鲁国乐官之长,挚是人名。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干、缭、缺是人名。鼓方叔:击鼓的乐师名方叔。鼗:小鼓。少师:乐官名,副乐师。击磬襄:击磬的乐师,名襄。
本章记载了鲁国礼崩乐坏以后,各种音乐人才外流的现象。所以《乐记》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0

3

【原文】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评析】
鲁公:指周公的长子伯禽,姓姬,封于鲁,是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以周礼治理鲁国,使鲁国很快成为礼乐之邦。本章是周公对其子伯禽的谆谆教导,主要有三点:第一,不要怠慢亲族;第二,要信用大臣,不要遗弃了古旧老臣;第三,对人不可求全责备。
“求全责备”这个成语源于此。

0

4

【原文】
18.1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             【译文】
周代有八个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
【评析】
本章中所说的“八士”已不可考。一说为周代的八位贤士;一说为一个母亲生的四对双胞胎。[1]殷纣王三仁不能用,毁掉大业;周有八士,延八百年基业。
人才乃国家兴旺发达之关键和屏障,决不能等闲视之。

[1]刘德林:《<论语>新解》,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79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