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290: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段的风水交互侵蚀动力过程
2021年湖南省高考地理试题:
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和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
A.3月、5月 B.9月,7月
C.8月、6月 D.5月、9月
16.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 )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
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
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
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河流中游示意图来源于论文中的图6,如下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者选取图6时,关于河道的信息,只是选取了10月河道 的信息,在第16题的选项设计时却出现了9月。其他的信息保留,同时,为保持原有的读图习惯,将原图中的方向标注由“W”,修改为“N”,在中学地理课本与教辅资料书中,都是给出向北的标注。试题中河流的图像右上角有风频图,这个风频图是论文中图6没有的,命题从论文图4中选取而来,将其绘制在河流中流示意图的右上图,如下所示:
试题中的L月和M月河道截面图来源于论文中的图9,如下所示:
根据文字材料的提示: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言外之意就是两幅图中,一图表示雨季的河道,一图表示雨季之前的河道。降水对河道的影响是径流对河道产生冲刷,使得河道拓宽,这点不难理解。而风力对河道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仔细阅读图像可知,虚线框内的河道西岸分布有半流动沙丘,灌丛沙地等,该地西风频率较大,文字材料已提示冬春风较大,冬春季节并非雨季,降水少,风力大,西风将西岸的沙丘搬运至河道堆积,因此河道较窄。如下所示:
论文中对图9的分析如下:
根据上述分析,L月河道截面较窄,风积物较厚,应该是雨季前的风季,M月河道截面较宽,风积物厚度较小,应该是雨季后的受流水侵蚀,变宽了的河道,第15题D项正确。
如果说第15题是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那么第16题则是一个关于空间的问题,两道试题综合起来看,就是通过时空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区域。这也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面,或者是综合思维中的时空综合。现在网络上能看到关于第16题的几种解释。经过反复阅读论文与思考,以下提出个人的理解,同时附上从网络中查找到的解释,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就由朋友们自行查找了。
第16题,图中的M河道在第15题的分析中已明白是雨季的河道。有一个观点认为,可以将图逆时针旋转90度,如下所示:
对照图例可知,图示可段北部西岸分布着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可以推测,在西风的作用下,大量泥沙会被搬运至河道,因此河道较窄。而图河流的南段西岸分布着灌丛沙地、半流动沙丘、林地等,植被覆盖率较北段高,可以推测风力搬运至河道的泥沙量较北段少,同时河流从南流向北,雨季的洪水从上游带来了泥沙,并将南段河道中的泥沙输送至北段,因此洪水含沙量较大,至北段时,由于北段河道泥沙堆积较多,径流的冲刷能力减弱,泥沙大量沉积,因此河道较窄。由于第15题已分析出M月是雨季,因此风力作用,包括堆积和侵蚀作用都可以排除。南部受流水侵蚀作用,河道较宽,这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北部为什么在雨季时受到流水沉积作用呢,没错,流水沉积作用造成泥沙大量堆积,河道变窄,这样的分析应该是正确的,但问题是,为什么南部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北部是流水沉积作用呢?由图中的比例尺可知,这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区域,降水量的差异不大的。结合图例信息可知,南部与北部植被覆盖率的差异造成了风力搬运河流西岸泥沙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以上是个人思考了一段时间的想法,正确以否,有待检验。
参考答案:15.D 16.B
以下是从网络中查找到的试题分析,供大家参考:
15.由图2可知,L月的同地点风力堆积物较厚,根据材料信息,该地的冬春多大风,河流的堆积物经过累积,到5月份达到最厚,加上这时段河水少,侵蚀作用弱,故可推出L为5月,而M月可能是9月,因为夏季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经过长时间侵蚀,风积物被侵蚀,厚度减少,故M应为9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由材料可知,河流由南向北流动,南部位于河流上游,河水流动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大于风力沉积,河道宽阔,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上游带来的泥沙到下游河道沉积,河道变狭,①④正确,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