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收藏的味道(一)做为奖品的纪念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三毛和齐豫
手头有一本三毛的作品《倾城》,是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8月一版一印的简装版三毛作品。该系列三毛全集共计19册,这本《倾城》是第10册。在所有三毛作品版本中,这套哈尔滨版并不是很出彩。但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因为他的价格比较美丽。比如这本《倾城》当时的定价为13.6元。就学生而言,这是很妥当的定价了。即使是放到了今天,同版本下就算是换汤不换药,哈版若想同版下再版此书,即使是算上通胀也很难将价格抬高到哪里去。按照现行的书本价格,至多也就是保留书号放出22.5的同版价格。还要重新设置封面等,而改成精装本的费用同样不划算。依照市场预期和我个人的见解,不改变以三毛照片为封面的设计外,换成软精装会是再版的最佳选择!要知道,一本书想要再版,是十分难的。且不说是否畅销,即使是长期卖座的三毛、琼瑶的作品都还得考虑同质化如各种四大名著版本的命运。更不用说还要提防如今进化了的盗版书——武汉书的凌厉攻势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装着播撒出梦的种子。齐豫和潘越云的歌,尤其齐豫的歌总有老朋友三毛的影子。这种影子应该是当初他们聊文学的样子
作为一个偏爱文史的男生,去谈三毛其实多有赘言。虽然金庸古龙梁羽生这类新派武侠小说作品也没看过几本,琼瑶阿姨的原著也没瞟过几眼。但还是有过眼过温瑞安、倪匡的“板凳租书店明星书”,更不必说有点色色的《寻秦记》这样的黄易大师作品了。同时期流行开来的三毛作品大多辗转于那个年代向往“自由”的文艺女青年手中。因此,本着没有尝试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读过三毛作品的我还善属于可以拥有对同期的三毛的作品咬文嚼字的权利的人。
一直以来,女性作品都比较敏感,和女性本身总有点挂钩的阴气或者说sentimental(多愁善感)不无关联。但这是她们的文学的可爱之处。然而,唯独三毛,标新立异。女性的外表和多愁善感外,包装了一份男子气息。文字里也多了一些温柔以外的强势。于是乎,从她的作品诞生至今,一直给人一种活脱脱的有一股自我膨胀的女文艺青年鼻祖的感觉高高的列入许多文艺少女们的书架上的神明之列。
然,这样的她却是危险的。这种危险虽然犯不上于丹那种被人口诛笔伐的境地,却好比长辈们告诫莫在少年读三国一般强烈。三毛的作品之危险与她本人也有莫大联系。一位敢爱敢恨、做到后世“说走就走”的执行派,她永远会有一批拥趸,不为时代浪潮拍岸而亡,反而会因为每个时代里她的死忠粉担当弄潮儿,顶在浪头扯起三毛主义大旗。
哈尔滨出版社03年企划这本书时选用了绿色作为主题色,这本《倾城》选用了这张三毛的经典照片作为封面。
三毛的危险在于她身上的一股执拗劲儿。凡事未能从自己身上找到源头,而是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味道在里面。读者曾经津津乐道于她和荷西的爱情,但却忘了她生命末期痴恋西部歌王王洛宾而不得的痛心。有的人甚至还把她一缕丝袜上吊归结于此。虽然一生四次感情都不算顺利,那位叫荷西的男子却十足给了她一生的温暖。“任性”的她试图在王洛宾爷爷的才华中找到爱的感觉,却被王老爷子委婉的一封信予以拒绝。民国走回来的王老头果然至情至信还至理,他的人生经历早早的在文字中就把素未谋面的三毛这个“小姑娘”看的透透的。作为一个自私的去追求自我的女子,前两段婚姻是不可能的。她不是一个可以安分守己、规规矩矩过平生的女子。这也算是她一生唯一值得令人点赞的地方,至少她真的做到了一以贯之的个性。而且还遇到了荷西这样任着她的性子“一起流浪”的爱情男子。只不过,再多的陪伴也只是化作了她生命里的过客鸿帆。佛家四谛苦不得一语成谶的应验在她身上。当她选择肉色丝袜了却自己的时候,或许正是在认识自己的自私和希望继续享受自私而不得的矛盾中纠结的选择吧。
三毛 齐豫 潘越云 的经典合照
我们不能归咎于三毛自己的自私而否定她文字本身带来的文艺内涵。每个人心中都有三毛这样的文艺种子在身上挠痒痒一般生根发芽。她也最终没有活在一个好的时代。如果三毛熬到今天,她不会只是一个作家。更多的会有小鲜肉伴身,甚至有可能成为第一代网红。但三毛始终是三毛,是能写出《橄榄树》的流浪味道的三毛,是至情至性的三毛。每一个文艺青年都有自私自利的影子,每一个青年身上骚动不安的劲儿冒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令人忍俊不禁的“说走就走”。但只有三毛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贯终始终,一扎(渣)到底!后辈们只能望其项背,浅尝辄止。毕竟,生活和远方,始终生活在先。诗歌和米饭,消失了的是诗歌。正如王小波底下的狗们一样,这个世界王小波只有一个。但王小波的狗可以很多。三毛也只有一个,但三毛文字的追随者也一样千千万。文以载道,不为尧舜禹存,只为内心坚持。美好的文字从来都是渣男渣女而来,因为她们的情感最为细腻。远如徐志摩、老舍、郭沫若、郁达夫渣对方,情种戴望舒屡次被人渣。近如张恨水、琼瑶、金庸互相渣。没有细腻的情感,何以出华丽的文章?还是学者型作家靠点谱,只是“渣”字本无有,庸人何扰之?
封底里印有晓风书店的店章,晓风书店是福建地区特别是厦门地区知名的独立书店,浸润了几代学生的图书生活。这也是一家民营书店坚持下来最大的意义。书本拥有者的班级家委会在晓风书店买来作为运动会的奖品,是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的集体记忆。
雨在风中,风在雨里。你的影子在我脑海摇曳。
重读三毛的作品,因为Carin。在诸多追随三毛的步伐的信徒中,她算是中规中矩的。只是所有年轻过的心还是会对心中的撒哈拉怦然心动。当她徘徊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认为私底下的自己永远也找不到她的荷西时,却无法理解有一个傻傻的我甘愿做她的荷西。毕竟,我知道荷西的命。他没那么硬。而她也会早晚知道这个时代不会有三毛、也不会有荷西,只有一颗骚动的心,流浪流浪流浪远方,再回归。
2018年8月 潘越云与齐豫 做了一场纪念三毛的演唱会《回声》来回应91年过世的好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女子之交浅入音
当年,齐豫的《橄榄树》因为歌词有隐喻的味道被当局封禁,也因此有了曾经被大陆的同胞用高音喇叭对着对岸齐鸣,一时有了《七子之歌》的味道的历史故事。但最终这样一个时代的插曲早早的淹没在了历史潮流中。如今,我们重新去品《橄榄树》,既没有了政治的风波,也少了齐豫本人的影子。更别说三毛的雁过拔毛了。如能被提及是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外婆的澎湖湾》同时代的台湾校园歌曲,已经是难得的事儿了。想起齐豫有一年受访回忆起三毛和潘越云一起倒腾音乐的事,很让人觉得唏嘘。当年她们三个加上王心莲做《回声》时还是台湾地区第一张CD,甚至可能是全中国发行的第一张,可遇不可求的古董CD。2018年8月,齐豫和潘越云做了一场与三毛有关的演唱会《回声》来纪念好友,那个年代的音乐是和文学密切相关的。也正是这样,齐豫在台湾的音乐史、甚至中国的音乐史都有一定的位置(包括引入欧美流行音乐,那个年代正是吉他弹唱在中国的巅峰)。
2003.10.27,高考通常在六七月。想是主人在高考结束后重新拿出书本做的时间记录。有着自己回忆的味道。落榜?还是追忆往昔?又或者郑同学还只是一个高三上学期的女生。2004年的6月她即将完成她即将赶赴人生第一次大考。今天的她虽不知在何方,但有一天自己的孩子在校时,她会看到自己的模样
许多的藏书散去,手捧这本《倾城》,看着封面里三毛的“时尚着装”和嬉笑的眼神。那是中国另一个文字的黄金时代的过去。而这本书的扉页里那娟秀的字迹,也是今天敲字熟练,比划不清的我们又一种对过去的哀鸣。文字里最为受赠人的这位“郑瑛慧”同学,作为疑似85年的老学生,怕也是在现实中娇变为宝妈的小妇人了吧。而一以贯之的除了三毛的书和文字,应该就是与时俱进的“家委会”了。不知道这本书的前主人,这位郑瑛慧女士在自己子女的教育路途上重遇交委会,是否会想起自己高三那年在大家都紧锣密鼓地准备高考不太愿意参加运动会时成为班级的功臣并受领一本《倾城》的时刻?
这就是一本书收藏的味道,作为一本书的纪念味道。如今,她辗转在我的手里。看着被纪念的文字,除了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似乎也能抓到Carin的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