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丨宫廷重器之胆瓶“愿有花与酒足以慰风尘”
冬日,草木萧条,总想引几株花木于室内,增添一点生机。
风雅的古人也是如此,有一折南戏《张协状元》里面有一句唱词很是应景,叫做“冬季赏雪,胆瓶簪梅数枝。”这便向我们透露了宋代南方人喜欢的冬日花器——胆瓶。
瓶|花|小|史
中国插花的风尚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前供花,在古籍《南史》晋安王子懋传上说,当时有奉献莲花来供佛的习俗,僧人用“铜婴”(大腹小口的瓶,本来是一种酒器)盛水,将莲茎浸入,花朵数日不枯。
△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第712窟莲花洞
△临朐北朝画像石墓青龙图上的 瓶花供养
△《五百罗汉像》之“阿弥陀画像供养”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可见中国较早的插花器物是瓶器,一般花梗长、花头小的花材多使用瓶器。而盛开和花头较大的花材,则会选择盆花的形式,即是用口沿较大的盆器。
△昭陵公主墓壁画四侍女
瓶花在唐代开始流行,至宋代,不仅是佛教供花之物,更成为文人士大夫和普通民众案头陈设之物。摆放在书桌、案头,为了和文房清玩相协调,自然应以小为宜。
在众多的瓶器中,胆瓶瓶口小而微侈,可捧出花束而轻轻拢住,腹部容水,修颈容枝,取来插花做案头陈设正相宜。
△明 袁宏道《瓶史》
中国插花艺术历史久远,但直到晚明张谦德的《瓶花谱》和袁弘道的《瓶史》才算有插花理论问世。后者影响深远,清初便已译为日文。日本如今插花“宏道流”,就是受《瓶史》影响的流派。
《瓶史》中的一节“论花器”曰:“养花,瓶亦须精良”。即指出插花除了选择好花材,对于花器的搭配也不可不察,否则就像好女嫁歹汉,蛮牛嚼牡丹,是非常不当的做法。
胆|瓶|插|花
在宋代的诗文中多有咏胆瓶插花之句,如南宋钱塘女诗人朱淑真曾填一支《绛都春·梅》,其曰:“独倚栏杆黄昏后,月笼疏影横斜照。更莫待、笛声吹老。便须折取归来,胆瓶插了。”
△南宋册页《采花图》故宫博物院藏
又有宋代词人王千秋一首《解佩令·木樨》曰:“花儿不大,叶儿不美。只一段、风流标致。淡淡梳收,已赛过、骚人兰芷。古龙涎、怎敢□气。 开时无奈,风斜雨细。坏得来、零零碎碎。著意收拾,安顿在、胆瓶儿里。且图教平声梦魂旖旎。”
还有杨万里一首唱和宴会之诗曰:“胆杨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莫空山里,唤如诗人几案来。”这三首诗词均是吟咏胆瓶插花,做几案摆设。
△宋 钧窑天蓝釉胆瓶-一色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