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相关腹痛腹泻,合用这两方
经典案例举例
邢某,男,46岁。初诊日期:2018年5月5日。
主诉:上腹部隐痛时作2年余,伴腹泻。
病史:2年余前,因工作压力大渐出现上腹部隐痛时作,与情绪有关,伴大便不成形,3~4次/日,便后腹痛减,腹部怕凉,吃凉易腹泻,寐欠安,纳可。舌淡黯,苔薄白,边齿痕,脉弦。半年前肠镜、彩超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腹痛(脾胃虚寒)。
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治法:温中健脾止痛。
方宗:理中汤合小建中汤。
处方:党参20g,干姜1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桂枝10g,白芍15g,五味子5g,防风15g,陈皮15g,沙参15g,吴茱萸5g,元胡15g,桑寄生10g,茯神15g,山萸肉5g。7剂,水煎服。
二诊:2018年5月13日。腹痛缓解,大便2~3次/日,较前成形,吃凉易腹泻,寐欠安缓,时烦躁,纳可。舌淡黯,苔薄白,边齿痕,脉弦。上方加炒扁豆10g,炒山药15g,土茯苓25g,焦栀子5g。10剂,水煎服。
三诊:2018年5月23日。偶因情志不畅时腹痛,大便1~2次/日,基本成形,烦躁缓解,纳可,寐尚安,舌淡红,苔薄白,边齿痕减轻,脉稍弦。上方去焦栀子,减干姜为5g,加生姜5g,大枣5g。14剂,水煎服。
按语
患者以上腹部隐痛时作2年余,伴腹泻为主症,中医诊断“腹痛”。腹痛,大便不成形,怕凉,吃凉易腹泻,舌淡黯,边齿痕。中医辨证“脾胃虚寒”。
该患者既往长期饮食不节,伤及脾阳,并于2年前工作压力大,体质偏弱时发病。脾胃虚寒,脉络凝滞,故腹部隐痛;脾虚寒不运,湿渍大肠,则大便3~4次/日,不成形,吃凉易腹泻;舌淡黯,边齿痕为脾胃虚寒之象。
脾胃虚寒,治以温中健脾止痛,理中汤合小建中汤化裁。方中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温中健脾;茯神健脾安神;桂枝、白芍温阳养阴、缓急止痛;五味子安神止泻;陈皮、元胡行气止痛;防风胜湿;吴茱萸温中止痛;沙参微寒,助党参益气,两者合用不但增强了补气作用,且避免了党参大量使用后可能引发的滞腻助火作用;桑寄生、山萸肉补肝肾、祛湿止痛。
二诊腹痛缓,大便仍不成形,遂予炒扁豆、炒山药加大补气健脾止泻力度,加土茯苓健脾利湿;时烦躁,考虑为本有肝郁,温药助其化火,故暂予焦栀子清虚火除烦。
三诊,诸症缓解,去焦栀子,防日久苦寒伤胃,加生姜、大枣鼓舞胃气,减干姜用量,防久用伤津助火,实以四君子汤平补,益气健脾为主。
张仲景曰:“理中者,理中焦”;《金匮要略》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有言:“如腹中痛,恶寒而脉弦者,是木来克土也,小建中汤主之。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为君。如脉沉细,腹中痛,是水来侮土,以理中汤主之。干姜辛热,于土中泻水,以为主也。”
理中汤与小建中汤都有温中补虚、治疗中焦虚寒的作用。不同点在理中汤以治虚寒性下利、呕吐为主,病位在脾胃;小建中汤则侧重于虚寒性腹痛,还可治疗心悸而烦,病位在肝脾。
为什么合方?第一,增强温中健脾力量。第二,患者因压力大发病,每因情绪有关,脉弦,有肝郁之象,故以小建中汤调和肝脾,缓肝之急,补脾之虚。而理中汤则可治其下利。该患用药,师首以温中为主,继加大补气健脾力度,终以补中益气善后。